佛教音乐的特点是什么
佛教音乐
佛教音乐是用以礼佛、赞佛,宣传佛教,扩大佛教影响的一种宗教音乐。又称“梵呗”,意谓用古印度的梵文音调来唱颂佛经和赞礼佛陀,有“清净之音”的美名。据说,释迦牟尼在世时,就有佛教徒作伎乐供养佛,见佛欢喜。僧人们在诵经时,使用了鼓、螺、笛等作伴奏。以后,随着佛教的向外传播,而逐渐流布各地,并形成民族化的风格。
北传佛教的中国佛教音乐大概始于三国时期。魏太明帝太和四年(230),曹植在渔山依《太子瑞应本起经》创作了“鱼山梵呗”,是为中国梵音之始。东吴僧人支谦依《无量寿经》和《中本起经》创作了《赞菩萨连名梵呗》三契。康僧会也依双卷《泥洹》制《泥洹梵呗》一契,遂成一代定式。东晋道安将梵呗与法事活动结合起来。帛法桥、支昙龠等再造六言梵呗“古声”。南朝梁武帝崇佛,在宫内大造法乐,召集僧人整理焚呗,是为“新声”。又在社会上举行水陆道场和无遮大会。寺院僧人有以唱导为业者。北朝僧人也在寺院演奏梵乐法音,“丝管嘹亮,谐妙人神”。这时由于佛教音乐的流行,又由于译经的关系,对韵律的研究也非常活跃,还兴起了对佛乐理论的探讨,影响了后来的中国乐理学和音韵学。
唐代时中国佛教进人鼎盛期,佛教音乐也盛极一时,除了传统的梵呗继续流传之外,大量的西域和天竺佛曲也传人,同时也出现了一批新的民族化佛曲。佛教僧人的音乐造诣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连宫廷的乐师和全国高手也比不过僧尼的演奏。在民间盛行俗讲,即把佛教的内容通过唱导师以说唱的形式而表达出来,听者感动。佛教音乐亦于此时传到国外。宋代,佛教更加民间化,佛教音乐与曲牌、小令填词结合。明成祖朱棣作御制佛曲,收佛曲 4500 首。清代佛教音乐完全定型化,以丛林腔为物色,每支佛曲都有固定的基调和旋律,同时又明显地带有地方的特点。中国佛教音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还一直存在着南北地方的差异,南曲清绮,北曲高亢,形成了南北二派之不同的风格。在藏传佛教里,佛教音乐与藏族传统相结合,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浑厚雄壮回沉有力,与汉地佛教音乐完全不同。在南传佛教里,佛教音乐也得到充分的发展,声音委婉,回旋起伏不大,表现了佛教清净的特征。
佛教音乐在佛事活动中使用的更是非常频繁。不管在盛大的佛事里,还是在一般的日常课颂中,都离不开音乐。按照它的用途,大致有这样一些内容。
1、用于做法事的音乐,如赞、颂、祝、礼、咒几类。“赞”是指赞美佛、法、僧三宝和其他事物,有大赞和小赞二种。大赞又有十句赞和八句赞两种,重要的曲目有《佛宝大赞》、《法宝大赞》、《僧宝大赞》、《弥陀大赞》、《观音大赞》、《药师大赞》、《五方赞》《戒定慧解脱香》等。小赞只有一种六句赞,曲目有《华严会海》、《炉香赞》、《香云盖》、《戒定香赞》等。“颂”为歌颂,与“赞”大致相同,也包括一些诵经的音调。“祝”是指祝福一类的歌曲,亦称“祝延”。主要有《嘛呢叭》、《捺摩巴葛瓦帝》、《阿穆伽》、《人民万岁》四大祝延。“礼”指礼拜忏悔,有《三皈依》、《礼佛忏悔文》、《拜愿》等。“咒”是念唱咒文,用梵音唱出,分为有韵咒和无韵咒二种。这些佛曲是佛教音乐的主体,也被称为寺庙音乐,通常在佛事活动中必不可少,同时也是佛教徒日常课颂的主要功课之一。因之也被称为法事音乐。
2、在佛教活动中使用乐器进行演奏的器乐音乐。这类音乐流动通常在一些大寺院和盛大的佛事活动中举行,所演奏的曲子往往是套曲,由多个曲牌组成。主要使用的乐器有笙、管、笛三大件,同时又用木鱼、锣、鼓、铛、铙、钹等伴奏,有的地方还增加了箫、琵琶、胡琴等。在藏传佛教的寺院里,佛教音乐的演奏乐器有各种号,更加烘托出庄严的气氛。
3、一些与民间音乐有密切联系的“杂曲”。这类歌曲通常不在寺院里演唱,但在民间流行极广,影响很大,有着明显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