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虚舟禅宗概论3009-2 圆觉经普眼菩萨
3009-2 圆觉经普眼菩萨
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从脐轮就到了心轮,心轮通常是爱憎:我喜欢不喜欢。我们的爱都是基于自我的爱,我想要我不想要。相对别的人来讲,就会有冲突:我喜欢,你不喜欢;你喜欢,我不喜欢。或者你的喜欢伤害到了我,这么就会有新的冲突。
当我们从到脐轮到了心轮之后,这个空性的展开,我们的爱变成:由调柔能够去承载进而理解大家的不容易;也理解世界本来的清净;人心本来的清净。我们说本来清净,本自具足。他开始有一点儿体证,信解行证,已经从知识层面到了已经有感受了。这时候自然对其他人,才会谈到慈悲心。这个慈悲不是口头上的慈悲,慈悲是次第,到这个时候你对众生真正升起调柔,能够接纳他们。这接纳并不是认可他们的对,而是你知道他不容易,你知道他做不了主,你知道这个世界的无奈。但是你同时也知道世界本来清净。这些整个展开,使我们真正的慈心和悲心的展开。那么从我们对内心本来清净的安住,进而带来其他人的清净。
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
从这个心的慈悲的展开的之后,那么才会生出爱语。我们一直讲语言,身、语、意。就到语言的层面,因为心的感知不一样,语言系统会改变。从粗大的世俗语言到精细的修行的语言。那么我们和外界的交流当中,我们也会善用语言。会恒顺众生,怎么去引导,怎么样去打开对方。怎么样完成超越他表层的一种深层的沟通,这是语的展开,到了喉轮。
翻过来喉轮的问题,刚才讲:地水火风空。海底轮、脐轮,心轮。如果倒过来,以后如果讲疾病的话就是医方明。我们在其他的课程当中去讲。
喉轮就是沟通表达,如果我们的心柔软之后。我们的语言对他人的伤害、侵犯、乃至恒顺,甚至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乃至到后面的说法,这些展开是要有过程的。
我们讲到喉轮,讲到这些语。我挑两个《维摩诘经》的部分,让大家来意识到语,到底这个语和我们日常的语有什么差别?我们修行当中看到的经文,这些和我们日常的语言会有多大差别。
我们看《维摩诘经》的开篇,佛国品宝积这段:
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真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我们不知道怎么念,于是念经就和“切西瓜”一样念过去了,但实际上这是道次第。
说到直心,起码是到脐轮了。到脐轮,你能够和事情摘开来。真的修行才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这就到了心轮。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这又到了喉轮。随其回向,则有方便,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从喉轮到了眉心轮。我们看待世界,才有那种通透。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从眉心轮,到了顶轮。随真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里面实际上是次第,一格儿一格的修。整个儿《维摩诘经》里面,大篇大篇的都是这样的文字。当你真正修行,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你和一般人的理解就完全不一样。《维摩诘经》以后再细说,因为太细了。我们只是呈现语言和修持经文背后的东西。
我们再分享一个:《维摩诘经》的《菩萨品》:
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
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
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
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
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
精进是道场,不懈退故;
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
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
慈是道场,等众生故。……
这儿是不是很熟啊,直心-发行-深心-菩提心。这个和刚才是对应的,这都是修行的次第,一层层的展开。当你这样去读经,你就知道满篇都是讲实修的,而不是让你念多少遍。你就注意了,经中的每一个文字,就是你修到哪了,自己掂量掂量,一格一格的走。
哎呀!我刚开始,或者连开始都没开始。关键这就是修行的道路。我们按这个做,踏实、信心是在这儿。这是真正的佛法,按照这个经文走。
当年我师父告诉我,以《维摩诘经》为根基。旁边没有师父,佛经就是佛。有这部经,你就按照一格一格的做,你就不会出大问题。
刚才从喉轮到了眉心轮,眉心轮就是不在用概念的心、得失心、是非心,这些去看世界。而是能够看到,慈悲的展开,语的展开。你的语都展开了,还会被世间的语所蒙骗吗?你自然就能够看到所谓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得法眼净,不被世间的语言迷惑,也不被法迷惑。你一看这个法是声闻的法,还是大乘的法,还是最上乘的法。它是一个什么级别,哪个次第。你都能够通透,得法眼净。我们始终讲回向,刚才那里面提到回向,是由果往因看。是站在以佛经为系列往回来看,这个在什么位置。
这时候后面才会有真正的供养、布施。这些供养布施是指的舍掉自己,把自己的执念去供养出去。因为它本身是我们的佛性,我们去把它供养出去。一切成为我们修行中的庄严。佛像身上的庄严,其实是来自于我们。如果颠倒过来,就是轮回。翻过来,这些八识也好,哪怕贪嗔痴也好,就变成了宝石。
对于语讲了两个例子,接下来回到《圆觉经》的普眼菩萨品,“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一切都是佛性的庄严。
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我们知道心是摩尼宝,身是修行的乘,我们修行的一个根基,我们借它来修行,那么随着这儿来讲:
根、尘无坏故,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善男子,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毁禁,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何以故?一切觉故。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其光圆满,得无憎爱。何以故?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刚才讲了,什么是公园里“切西瓜”,什么是修行。不为法覆,不求法脱,不重久习、不轻初学。你一看切四十年西瓜,没有聊得前提。另一个一起步就在点儿可交,是可以修行的人。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用,所谓从肉眼到天眼,你才能看。看到谁是真正的在修行,什么是在那做自我的游戏。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此心得成就者,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善男子,如昨梦故,当知生死及与涅槃,无起无灭,无来无去。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于此证中,无能无所;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坏。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如是渐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开悟,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我们说普眼长者,一定对身体的了知。
这个五轮塔,所有的佛塔,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修行依赖于我们自己的佛塔,也是借这个佛塔展开,这就到处修寺建塔,是指的是这个。
“知是宝塔第几层。”《扫塔》歌,一层一层的去扫。这才是真意。
“月映虚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