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你明白吗?


其实,我们多数人都是业障深重的薄地凡夫,看到出家人为什么不恭敬呢?

大王!你明白吗?

唐代的赵州禅师,法号从谂,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他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为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

据《景德传灯录》记载:有一天,真定帅王公带儿子们来拜见赵州禅师,禅师就坐在禅床上,没有下来迎接,却问王说:“大王!你明白吗?”

大王说:“不明白。”

赵州禅师说:“大王,我现在身体老迈,虽然你专程来看我,但我实在无力下床接待你,请勿见怪。”王公听了非但不见怪,反而对赵州禅师更加尊重。

第二天,大王令部属传话,赵州禅师居然走下禅床来听受传话。

过了一会儿,侍者感到疑惑不已,问道:“昨天大王亲自前来,您尚且坐在禅床上不肯下来。今天只是他的部属来传话,为什么您又走下禅床呢?”

赵州禅师解释道:“你们有所不知,我的待客之道有上中下三等:上等人来时,我坐在禅床上以本来面目接待他;中等人来时,我下床到客堂以礼迎接他;下等人来时,我则用世俗的应酬方法出三门去迎接他。”

赵州禅师的待客之道

赵州禅师所说的三等人迎接法,既是幽默,也是深刻的人际应对之道。

真定帅王公是皇帝的亲兄弟,贵不可言,属于攀炎附势者优先逢迎拍马的目标,但是赵州禅师却大喇喇地坐在禅床上,堂而皇之地问他:“你明白我为什么不下禅床吗?”

诸法不动,无来无去,无上无下,这就是赵州禅师不下禅床的无言之教。如果是利根者,一见到禅师这样的架势,肯定对心性有所明白,可惜大王难以领会。

所以赵州禅师不再用胜义谛表示,而是用世俗谛沟通,以“老禅师”自重,这是大王可以理解的层次,是以大王更加敬重。

世间的财富、权力、地位崇高的人,不能对他太谦逊客气,因他习惯别人恭谨。禅师是要启发众生,不是讨好众生,必定要以违逆对方习惯的方式来对待他,才能制造出强力的震撼。


不然,一直随顺对方本有的习惯,没办法将他引入解脱道当然,这也需要对方具足信心才可以。

第二天,大王的部属来传话,赵州禅师反而下禅床接待,这就是待之以礼了。

大王是来求教的,故待之以道;部属是来传话的,故待之以礼。


而且,第一等人前来时,禅师深知对方具足信心与恭敬,自然可以在禅床上接待;中等人根机没有那么高,为了护念对方的心意,需要平等以礼相待,这时下床迎接。

末等人常有怀疑,老是寻伺出家人的过失,只有对其恭敬迎接,才能获得对方的好感,不然他很可能对利生的事业做阻碍。常与三教九流、各色人马打交道的赵州禅师,显然深得个中意趣。

警惕傲慢

所以,对待不同的弟子,的确需要不同的教化方法,如果不懂得善巧方便,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话,可能会影响到度化众生的事业。


当然,上师善知识必须要了知对方的根机意乐才可以。

比如有些上师见到一些弟子,称其为活佛、仁波切,或许是委婉地指出对方比较傲慢,可惜有的人完全不能领会,继续和上师夸夸其谈,甚至觉得自己可能是真正的活佛、仁波切,傲慢心越来越重,那就很麻烦了。

藏地有句俗语说:“傲慢的山顶上,留不住功德的水。”作为佛弟子一定要对治傲慢心,生起虔诚心,恭敬心。

印光大师在《复邓伯诚居士书一》中也开示说:“余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


若我们想获得佛法的真实利益,一定要恭敬上师三宝。有十分恭敬,就能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上等学佛人

虽然诸佛菩萨的加持无所不在,但如果没有恭敬心、信心,是得不到加持的。获得加持的渠道就是恭敬心,你有多大的恭敬心就获得多大的加持,这样才能转变自己的相续。不然肯定随着恶业所转,始终在轮回当中没办法出离。

所以,恭敬心、信心特别重要。


其实,我们多数人都是业障深重的薄地凡夫,看到出家人为什么不恭敬呢

文|整理自

次第花开网站 >学习资料 >慧持法师

《三戒浅释》第二十五课


动动手,把我们【设为星标
不要走散哦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次第花开

次第花开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次第花开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次第花开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次第花开。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