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想修行,自己就会对治自己


《天台宗纲要》

 第四课 


 

(三)藏教的道理

甲、生灭四谛。

乙、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丙、事六度行。

丁、实有二谛

 

(四)藏教的因果

 

(五)六即

一理即,二名字即,三观行即,四相似即,五分证即,六究竟即。

精华语录

FORIQINGLIANGBAO

我们修行最大的一个动力就是父母。为了父母,我们也得好好学佛,求解脱。我们解脱了,他们就有希望了;我们出不了轮回,他们也就在轮回若海中泡着。

但实际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自由,他可以选择不信仰,他也觉得活得蛮好的。佛菩萨也是这样——你不想学佛,我不打扰你,你好好轮回,轮回到哪一天你觉得累了,我在等着你,做你的舟船,做你的桥梁。

我们平时说信佛了,我们在给佛磕头,实际上佛每天在顶礼众生:求你平安、求你觉醒、求你上道。

////


理即佛

“修观是因,观成证涅槃,涅槃是果。”“藏教的因,是析空观。”比如说观我们的身,这个人身是什么?实际上是地、水、火、风、空五大合成的。观这个心,实际上只不过是分别识。在这个身里找不到具体的我,识又是念念生灭的,当我们这样去正观的时候,就会证偏真涅盘。

当证得偏真涅槃的时候,实际上就可以超越生老病死了。但如果只安住在这个境界里教化众生,那要教会一个人同样的方法才能度一个人,这个速度就很慢。所以经典中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一阎浮提所有众生令得缘觉,不如有人教诲一人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说诸法勇王经》)

菩提心的见地高,因也大,果也大。所以佛陀成道的时候,说佛的自证境界——大方广佛,这个自证境界,声闻缘觉是看不到的,只有像普贤菩萨那样的法身大士才能够看到。虽然说是二十一天,实际上是把无量无边的时空都包容在其中。

所以从藏教看,佛陀“出于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是已来始过四十余年”,空间上也不大,时间上也不长,实际上以佛的境界来看,它是无量无边的。

我们的佛性跟佛的佛性是不是一样?一样的。从这个角度上说,众生和佛之间有没有共同体?就有共同体。从理上说,众生跟佛是同体的,众生也就是佛,这叫理即佛。

偏真涅盘

FORIQINGLIANGBAO

从凡夫到成佛的位次

二名字即,三观行即,四相似即,五分证即。凡夫从名字上即佛,从观行上即佛。请问你靠什么观行?有没有离开佛?没有。当你观行的时候,是你的佛性在帮助你观行,帮助你转变,然后从量的转变到质的转变,分证即、最后究竟即佛。

从理即到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这表明了从凡夫到成佛的一切位次。

但不管修行到哪个阶段,我们都跟佛保持着最亲密的关系。哪怕一个人还没有学佛,还不信佛,哪怕他正在诽谤佛,他的佛性跟佛实际上也是一样的,佛性理体完全一致。正因为佛性理体完全一致,我们才不要冤枉地做凡夫。凡夫跟佛的境界一样吗?跟佛的受用一样吗?跟佛的能力一样吗?都不一样的。那为什么还要做凡夫,不做一个圆满的生命呢?

佛是圆满的,虽然我们的佛性跟佛是一体的,请问要不要修?要修。这个修里面就是说,虽然修上有六即,但是“六而常即、即而常六”,就像初一的月亮跟十五的月亮,一方面是同一个月亮,一方面盈亏还是不一样的。

天台三祖南岳慧思大师

我们一方面知道我们的佛性与佛同体,另一方面也用佛法来对治我们众生的习妄。“心心息幻尘”,这样我们就离佛越来越近了。

你说我们跟佛之间一定有多大差距吗?倒也不是,但你要自己试试看,把这个差距缩短。虽然从理性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佛,但在事上,我们跟佛差得太多太多。理是需要顿悟的,事是渐次递进的。

藏通别圆越到后面,凡夫跟佛之间愈来愈没有距离,但这需要大智慧、大福德。大智慧、大福德从哪里来?从学佛、听经闻法中来。

无明的本体,觉悟了就是诸佛的法身。对于迷惑的众生,六道的苦报就是它变出来的;对于觉悟的人,诸佛世界也是它变出来的。同样一个体,最后的受用却有天渊之别。

出离之道

所以佛教为什么是和平的?因为佛教把这些道理说清楚之后,让我们自己选择。你是选择做凡夫还是做佛?只要想修行,我们自己就会对治自己。

世间为什么有不和平?就是因为世间没有出离之道。没有出离之道,就认为人是真的。人是真的,那贪嗔痴就是真的,你也贪我也贪,碰到一起就干上了。

那佛教呢?佛认为自己是假的,自己才是真正的受苦之因,那就修自己,恒顺众生。所以佛教在这个世间是和平的,多一个人学佛,世间就多一份和平的力量。

我们刚开始修行的时候,还是带着深重的凡夫习气的。所以修行要掌握一个底线,尽量自己多“照镜子”,多问问自己,多消化。这个底线就是:不要感染到别人,对外要装修行人,装得高要求,对内一定要深刻反省。印光大师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然后慢慢地从一种强制的、假装的修行,变得法喜充满。

法喜的涤荡,能让我们的身心灵都变得干净。我们的心地就变得调柔、变得慈悲,这个“我”就愈来愈柔软,越来越透明。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佛日清凉宝

佛日清凉宝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日清凉宝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日清凉宝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日清凉宝。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