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者三礼


第一百一十二句:
太公曰:“将有三礼。冬日不服裘,夏日不操扇,天雨不张盖幕,名曰三礼也。”

出自《群书治要》卷三十一《六韬》。
在这句话前面有一段话,周武王向姜太公请教:“吾欲令三军之众,亲其将如父母,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闻金声而怒,闻鼓音而喜,为之奈何?”周武王向姜太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想让三军将士一心,亲爱他的将帅就像亲爱父母一样,攻城时争相先登,野战时争先前赴,都争着向前冲,听到撤军的金声就不欢喜,不愿意撤兵;听到进军的鼓声就欢喜。如何才能做到这些?


太公回答说,为将者有三礼:冬天不穿皮衣,夏天不用扇子,雨天不打伞盖,这就是三礼。后面又说到为什么为将者要遵守这三礼。为将者如果不率先垂范,就无从体会士卒的冷暖。越过险阻关隘,通过泥泞的道路,为将者必须首先下马步行,这是勇健而能吃苦的力将。

为将者不身体力行,就无从体会士卒的劳苦。部队安营扎寨就绪,为将者才进入自己的帐舍;士兵的饭菜都已做好,为将者才能用餐;部队没有照明,为将者也不照明而食,这叫做止欲。为将者不律身克制私欲,就无以体会士卒的饥饱。

上将能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全军官兵听到前进的号令就欢喜,听到停止的号令就会不欢喜。即使面临高城深池,冒着敌人的如雨箭石,三军却都能奋勇争先。野战时白刃交锋,士卒也无不踊跃向前。三军之所以能如此,并不是因为他们好死乐伤,而是因为他们的将军深深地关怀他们的冷暖饥饱,体贴他们的辛苦,因而他们甘愿尽力报效。

人们对于礼要有正确的认识。礼绝对不是吃人的礼教,不是限制人、要求人、束缚人的。实际上礼是通达人性的,是让人们取得预期的效果的。作为将领,当然希望自己的士兵个个勇敢争先而不懦弱退后,这样才能够有士气,百战不殆。

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一点?就是做将领的要能够体会士兵的冷暖,对他们倍加体恤,有仁爱之心,重要的是自己要率先垂范。作战关系到生死大事,所以必须同甘共苦、爱兵如子,这样才能够将士团结一心,才能够百战百胜。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君仁则臣忠”的道理。孟子也说到,夏、商、周三代之所以能够取得天下,都是因为有仁慈之心。之所以失去天下,都是因为失去了仁慈之心。能否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是得人心、失人心的关键。

所以,让将守这三礼,第一就是要培养他的仁爱之心。而仁爱之心从何而来?一定是能够和士兵同甘共苦,才能够体会士兵的冷暖,知道士兵的不容易,这样仁爱之心才得以生起。


为什么现在的劳资纠纷如此严重?原因就在于领导者没有起到君、亲、师的责任。所以,“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这三个职责一个都不能缺少,这样才能够实现君仁臣忠的理想管理。领导者仁慈关爱下属,不仅关心他的身体、关心他的收入、关心他的饱暖,还要关心他的精神状态,道德心性的提升,给他以好的教育和引导。下属才会竭尽全力地付出自己的时间,把工作尽心尽力地做好。

所以礼的设置,第一就是让将帅能够设身处地地体会士卒的冷暖,对士卒有仁爱体恤之心。而且将帅要能够吃苦,能够率先垂范,士气才能够大振,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这样的军队才能战无不胜。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刘余莉

刘余莉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刘余莉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刘余莉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刘余莉。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