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二浅释(7)


  卷一 方便品第二


正使满十方  皆如舍利弗

及余诸弟子  亦满十方刹

尽思共度量  亦复不能知

辟支佛利智  无漏最后身

亦满十方界  其数如竹林

斯等共一心  于亿无量劫

欲思佛实智  莫能知少分

新发意菩萨  供养无数佛

了达诸义趣  又能善说法

如稻麻竹苇  充满十方刹

一心以妙智  于恒河沙劫

咸皆共思量  不能知佛智

  佛具足圆满了权实二智。权智是随机说法,方便度生;实智是专讲实相的智慧,真实的智慧。所以他说“正使满十方,皆如舍利弗”。前面只说满一个世界,现在说十方的世界,也就是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的国土十方世界的众生,都有像舍利弗一样的智慧。可是舍利弗虽然有智慧,但只是权智,而不是佛的实智。“及余诸弟子”。和其他所有佛的弟子。“亦满十方刹”。也充满了十方世界。

  “尽思共度量”。挖空心思,共同来度量、揣测佛的智慧。“亦复不能知”。也还是不能知道佛的真实智慧,这是指小乘声闻弟子。“辟支佛利智”。辟支佛是中乘,他的智慧比声闻更高深一些。“无漏最后身”。他已经得到无漏,即漏尽通。证辟支佛果后,再也不受果报身,所以这是最后的报身。


  “亦满十方界”。辟支佛也充遍十方世界。“其数如竹林”。数目就像竹林那么多。“斯等共一心”。假如这么多的辟支佛共同一心。“于亿无量劫”。于无量无数的大劫。


  “欲思佛实智”。欲推测佛的实智。“莫能知少分”。不要说全部知道,连很少很少的一分也无法得知。“新发意菩萨,供养无数佛”。初发心的菩萨,已经供养过无数的佛了。


  “了达诸义趣”。对于佛法的道理宗趣,都通达无碍。“又能善说法”。他不但通达一切诸法的意趣,而且又善于说法辩才无碍。“如稻麻竹苇”。这些新发意的菩萨就像稻子、麻、竹子和芦苇那么多。“充满十方刹”。充满了十方世界的刹土。


  “一心以妙智”。大家一心用妙智慧。“于恒河沙劫”。经过恒河沙那么长的大劫。“咸皆共思量”。一起共同来思量佛的智慧。“不能知佛智”。也还是不能知道佛的智慧。

不退诸菩萨  其数如恒沙

一心共思求  亦复不能知

又告舍利弗  无漏不思议

甚深微妙法  我今已具得

唯我知是相  十方佛亦然

舍利弗当知  诸佛语无异

于佛所说法  当生大信力

世尊法久后  要当说真实

告诸声闻众  及求缘觉乘

我令脱苦缚  逮得涅槃者

佛以方便力  示以三乘教

众生处处着  引之令得出

  “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有时候,新发意菩萨会退失菩提心,因为还没有真正的定力。这些菩萨则已证得三不退:1、位不退——这些菩萨的果位在大乘上,不会退回二乘。2、行不退——他修行精进,没有懈怠。3、念不退——他连退转的念头都不生。这种菩萨有恒河沙数那么多。“一心共思求”。专一其心共同来研究佛真实的智慧。“亦复不能知”。不退位的菩萨虽然是不退了,但是还没有得到真实的智慧。他只有权智,而佛真实的智慧,他是不能了知。

  释迦牟尼佛“又告舍利弗,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这个诸法实相,真实的智慧,我释迦牟尼佛现在已经完全得到,具足无欠无余。“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

  “舍利弗当知”。释迦牟尼佛又叫了一声舍利弗,你应该知道。“诸佛语无异”。诸佛所说的话,都是异口同音说真实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无异语者,所以佛佛所说的法都是一样的。佛的真实智慧,没有人能知道,只有佛与佛之间能明白这种法。“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你应该生出大信心。大信就是没有疑惑心,只有信心,这个信力非常之大。


  为什么要称信力?因为佛法犹如大海一样,你想到达,唯信可入。你没有信力,是不能明白佛法的道理,所以说“信为道元功德母”。“信”字是道理的根源,功德的母亲。“长养一切诸善根”。你有信心才能长养善根。若没有信心,善根就不能增长,所以信是最要紧的。


  《转载声明》:本平台赞成并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各项举措。平台部分推送文章可能因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而未能事先与原作者联系取得授权,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经核实后,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谢谢!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宁玛大圆满传承

宁玛大圆满传承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宁玛大圆满传承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宁玛大圆满传承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宁玛大圆满传承。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