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是佛陀释迦牟尼的继任者,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就是贤劫千佛中的第五尊佛。提到弥勒佛,大家脑海中首先第一个出现便是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布袋和尚形象,但在藏传佛教中,弥勒佛却更加庄严肃穆,服饰完整。
弥勒佛的由来
佛教有三世佛之说,又分横三世佛、竖三世佛。竖三世佛,即过去世迦叶佛、现在世释迦牟尼佛与未来世弥勒佛。弥勒佛是世尊释迦牟尼的继承者,将在未来娑婆世界降生的下一尊佛(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弥勒(梵文Maitreya,藏文Jampa)意为“慈心”,故亦称为“慈氏”。 慈氏,在西藏拉萨藏语中称作“强巴佛”,安多藏语称为“香巴佛”,由于方言的缘故,读音有差异,但其所指的意思相同,意译均为“慈氏”、“慈尊”。在藏传佛教中,慈氏因一生修持慈心观而得名著称。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成为释迦牟尼弟子,先佛入灭,住于兜率天中,以菩萨身相为天人说法。相传菩萨欲成熟诸众生,由初发心即不食肉,以此因缘名为慈氏。《大日经疏》卷一则说慈氏菩萨以佛四无量中之慈为首,此慈从如来种姓中生出,能令一切世间不断佛种,故称慈氏。释迦牟尼世尊曾经预言授记,当其寿四千岁(约人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尽时,弥勒菩萨下生此世,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度一切众生。以其代释迦佛说教之意,称作一生补处菩萨;又至彼时已经成佛,故又称弥勒佛、弥勒如来。在密教中,弥勒菩萨是胎藏界曼荼罗中台八叶院九尊之一(位居大日如来之东北方),于金刚曼荼罗则为贤劫十六尊之一。据佛经记载,弥勒在兜率天的寿命是四千岁,换算成人间的时间是五十六亿年,其时他便下生人间成佛,度化世间众生。所以在弥勒信仰中,上生兜率天净土仅是手段,目的是最后能随弥勒下生人间,共同建设人间净土。所以弥勒净土的重心在于人间净土。弥勒佛鸿慈大愿就是化混乱的世界为大同世界;化污浊的人间为人间净土;化黑暗罪恶的世间为人间天国。弥勒净土分为现在的兜率天净土与未来人间净土两部分,只要世人只要持戒行善,就可往生弥勒净土,进入弥勒净土不仅可以常闻弥勒菩萨讲经说法,将来还能与弥勒菩萨一同下生世间,解脱成道。所以弥勒佛在佛教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深受民间百姓崇拜敬仰。佛经云:弥勒菩萨于佛前愿曰,若有人念彼心咒,无论口诵心念,或耳闻此咒音者,自释迦佛灭度,至弥勒佛出世,于其中间,若堕三恶道者,菩萨皆悉度出之,不令堕诸恶趣。一切众生,若耳闻此咒音者,不但不堕地狱、饿鬼、畜生中,其所获福德,能成转轮圣王,能生于兜率内院弥勒菩萨前。如生其他善处,无诸障碍,能得一切如愿,寿命财宝,长远丰饶,无不具足。此乃弥勒菩萨于佛前担任之誓,故诵此咒者,必获如上功德利益,真实不虚。有耳闻此咒,或翻阅或读诵,或闻忆观想者,弥勒菩萨均以大菩提与之,并于三界之内,一定觅得是人而度脱之。纵落地狱,亦使脱离,示以菩提,甚至一切畜生,闻此咒音,亦均示以无上清净道。若有闻此咒音一字者,亦不落三恶道,亦不入胞胎而生莲花中。其福德一大劫为金轮王,犹不能尽,所获道种功德,无量无边。一般来说,藏传佛教寺院中基本上都会供奉弥勒佛,且一般都是巨型的,高数米乃至数10米。扎什伦布寺的强巴佛殿中供奉着一尊高达30米的镀金弥勒佛,为了便于瞻拜这尊佛像,围绕着他修了五层殿宇,这样才能看清身体各部的细节。相比汉地佛像,藏传佛像中的弥罗佛更加庄严肃穆,服饰完整,衣裾自然流畅而优美,璎珞遮掩,很少像印度早期佛像那样袒露身体,且风格独特,传承脉络清晰,更加注重细节的表现手法,浮雕珠宝密实镶边。一般来说,藏传佛像中的弥勒佛形象,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双手作说法印,代表其将来成佛后会广说佛法。另一种则如同现代人一般坐于凳子上,这象征着他很快就会站起来救度众生。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
=== 随喜分享朋友圈• 法布施功德无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