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 | 菩提作么长



公案,原意指官府用以判断是非的案牍,所谓‘案牍’即指文书而言。禅宗借用它来专门指前辈祖师的言行典范,从中领会禅的意旨。

从广义上说,凡是禅宗祖师的“上堂”或“小参”所表达的看法(话头),均是公案;师资间、弟子间的“机锋”,遗存至今的全部禅师“语录”和“偈颂”,也均是公案。公案既是探寻祖师思想的有用资料,又是判定见地高低的基本准则。

然而公案多晦涩难解,许多佛弟子往往难以参究,故推出禅宗公案系列,以期为大家提供一个思考与学习的切入点。


 菩提作么长

  公案原文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


  公案解读

惠能大师在曹溪宝林寺传法,一天,有个僧人对他称引卧轮禅师的偈语。


卧轮偈阐明这样的禅经验,即停止一切思虑,排除外境干扰,通过日复一日的修行逐渐获得觉悟真理的智慧。这首偈集中体现了自达摩以来禅宗传统的禅法。达摩禅是“壁观禅”,通过凝神静坐的方式断绝一切思虑,进入无差别的境界。达摩当年在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就是“能断百思想”的典型。


据《楞伽师资记》记载,五祖弘忍的东山法门也主张“背境观心,息灭妄念”。神秀的北宗则要求“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其主要精神都是“对境心不起”,把断绝思想,心如止水看作获得菩提的唯一途径。


但惠能对此却大不以为然,在他看来,佛教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解脱一切外在的束缚,真正的菩提是一种自由的超越性的精神境界。倘若人们为了获得菩提而执着于默然打坐,为了获得解脱而避免接触外境,那么正好与学佛参禅的目的南辕北辙,自由的心灵反而受到种种禁忌的拘束。


所以惠能认为,若依照卧轮禅师的说法去行事,“是加系缚”。惠能的南宗禅提倡“即心即佛”,认为自由自在、无往无念的虚空心,就是佛教的本体。世界的本质是无一物性,外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幻象,而今生来世,罪孽功德,都在一念之间。只要顿悟自性,一切外在的修行都是多余的了。得到成佛的关键不在于断绝思想,而在于心无所住。

为了解答僧人的疑问,惠能有意使用“翻案法”,把卧轮偈的观点全盘翻转过来,凡是卧轮肯定的他都否定,如“有伎俩”改为“没伎俩”,“能断”改为“不断”。凡是卧轮否定的他都肯定,如“心不起”改为“心数起”,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惠能承认自己没有卧轮那种善做禅的伎俩,因而不能断绝各种思虑想法,面对外部世界的“境”总要起心动念。但他认为,觉悟真理的智慧是在不断思想,对境心起的过程中获得。也就是说,人在与现实世界的接触中即能顿悟自性,走向觉悟之途,而不必背境观心,面壁坐禅,舍弃现实人生。


惠能这一细想,后来进一步被他的再传弟子马祖道一发展为“平常心是道”的观点,即现实的心灵活动的全部就是佛性的显现,陷入迷惑的心灵本身,已经是觉悟的源头。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金界花雨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金界花雨

金界花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金界花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金界花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金界花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