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学佛传01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等,福建侯官县人,中国清晚清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曾担任江苏按察使、陕西布政使、湖北布政使、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署理陕甘总督、云贵总督等要职。晚年自刻印章云:“历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 作为担任要职的封疆大吏,林则徐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事迹是虎门销烟。他是中国禁烟运动的杰出先驱,鸦片战争时著名的抵抗派领袖,功勋卓著,彪炳千古,被后人尊称为“民族英雄”。其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影响了晚清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著有《林文忠公政书》等。他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林则徐生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生长在佛教兴盛的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里,自幼跟随父亲在私塾学习四书五经。他七岁即能作八股文,十二岁参加府试,以第一名中秀才,十九岁考取举人。林则徐少年的时候,老师曾带学生们游鼓山。当爬上鼓山绝顶峰时,只见海天水色,大家兴奋不已。老师遂以”海”为题,出一上联:”海到无边天作岸”,林则徐首先对出下联:”山登绝顶我为峰”。由此可见得林公的睿智天机,敏捷文才。

林则徐二十多岁时因一封“新年贺禀”,受到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担任了四年的文书幕僚。据说最初张师诚为了试探这位年轻人的真工夫,要他彻夜赶写一篇给嘉庆皇帝的奏折。早起的张师诚看了奏折里提的办法、辞藻、文笔,无不顺当恭整,大为惊喜。但是他隐忍一切赞意,对奏折书法故作不满的样子,叫林则徐再誊一遍,以试探年轻人的涵养火候。林则徐不计一夜没有阖眼的疲惫,心平气和地再度振笔千言,精神贯注,毫无疏懈。张师诚叹为奇才,自此便开始有意栽培这位后来的国家栋梁。

林则徐的学佛受到张师诚的启蒙颇多。1998年2月,上海佛学书局再版的《林则徐手书经咒日课》一书,附录林则徐的曾孙林大任于1933年6月所书跋语,讲述了林则徐学佛的渊源,其中有云:先公早岁以文字受知于张兰渚中丞,遂佐其幕府……按张公平生奉佛甚谨,曾辑《径中径又径》一书,劝策行人,专修净业,多切至之语。文公忠写经之岁,即张公秉节吾闽之时。

张师诚是一位专修净土宗的虔诚佛弟子。他自号“一西居士”,曾编写《径中径又径》一书。此书精选历代修净人士的开示法语,编辑而成,以凸显“净土法门”是一切学佛的捷径,而“持名念佛”则是捷径中的捷径。晚年的张师诚卸任告老还乡,长时在静室中一心念佛,发愿求生净土,隔年就过世了。临终前,他诵完《阿弥陀经》,念了五声佛号,便安详往生。这些对林则徐的影响无疑都是巨大的。

在林则徐的日记中,也有不少日常学佛修行的记载。例如:

嘉庆十八年(1813年),林则徐任职于翰林院。其《癸酉日记》中有“清晨,焚香叩头,斋心默祝”“早晨焚香”及“早晨,佛前供汤丸”的记载。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林则徐充任江西乡试副考官。在《丙子日记》中有“游龙泉寺”“顺到崇效寺观牡丹”“望见庐山五老峰,……巳刻至东林寺”及“午刻至东林寺小憩”的记载。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林则徐充任云南乡试正考官。在《己卯日记》(又名《滇轺纪程》)中记述了他由京赴滇沿途参拜过的佛寺,主要有河北安肃慈航寺、正定大佛寺、赵州古庙口金山寺、湖南沅州辰溪留云寺等,有时干脆住在寺院里。

在林则徐的诗作中,也有不少反映自己佛教修行生活的内容。例如: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潘云浦封翁奕隽八十寿诗》中有句云:“衣钵祖庭传再世,旃檀香界话初禅。”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林则徐赴云南任考官,路过贵州黄平州飞云岩,岩上有观音大士立像,林公立即下车合十参拜并诵经,其《飞云岩》中有句云:“中有古佛立亭亭,苾刍合十朝讽经。催落山泉作钟磬,秋色满岩云有声。” 

道光十六年(1836年),《齐梅麓彦槐“送古佛入焦山图卷”》中有句云:“金人入梦始有佛,六代造像何纷纷。唐初采经及西竺,供养功德宜精勤。”“齐君种善多善根,古佛显应成妙因。杉板船轻剪江去,江风不动波沄沄。是日山中佛光现,异云五色明朝暾。音乐鸟鸣溪涧晓,旃檀香散林峦春。汲来冷泉作清供,曼陀罗雨吹絪缊。……”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辛丑三月十七日室人生日有感》中有句云:“遥知手握牟尼串,犹念金刚般若经。”林则徐原配郑夫人也信佛,故以念佛诵经祝寿。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次韵答宗涤楼稷辰赠行》中有句云:“华严诵千偈,信否伏狂魔。”

可见,林则徐对很多佛教宗派及经典都有涉猎。而在实修上,还是以净土法门为主。林则徐随张师诚工作四年,深受张的器重,在学佛方面也深受张的教导和影响。二人在忙于政事之余,时常畅谈国家大计,而学佛修净土也是二人经常谈及的话题。林则徐进入张师诚幕府的第一年,就时常为张师诚的太夫人书写佛经。林氏楷书书法取势端庄安详、刚劲有力、沉稳大气,毫无矫揉造作之势,很多人看过其字后都表示“字如其人。”特别是他的小楷《佛说无量寿经》,字里行间皆有一股道气,堪称“清朝楷书第一人”。

              林文正公小楷 《佛说无量寿经》

史料上记载,他还亲书小册经咒,随身携带,即使政务繁忙,也是坚持课诵,终生不变。除了“行舆日课”之外,《林则徐日记》中,也有不少他供佛、礼佛、求佛、祈雨、写经赠友、忌日持斋、兴办佛事的记述。

除了张师诚的亲身教诲,林则徐还与素来倾心净土的龚自珍、魏源二人是菩提挚友。龚自珍也是晚清的杰出人物,接引他学佛的是师承彭际清的江沅,彭际清信奉净土法门,曾校定《无量寿经》,并发起编纂《净土圣贤录》。江沅过世后,龚自珍赋诗追思,自己作注说:“千劫无以酬德,祝其疾生净土”。魏源皈依佛门,专修净业,自称“菩萨戒弟子魏承贯”。他深信在末法时期,惟有靠净土念佛可以横超三界。在六十四岁往生那一天,自行到室内静坐,无牵无挂地命终生西。

林、龚、魏三人一度齐集北京,与“宣南诗社”成员交往甚密。走进今天的北京陶然亭公园,在陶然亭里,依然可以看到林则徐为陶然亭题写的对联: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林则徐援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语句,意谓这里可以过着隐居的生活,门前三径就专为有道之士而开吧。下联是用净土宗初祖东晋慧远大师邀请陶渊明到庐山东林寺念佛共修的故事。陶然亭有“城市山林”的美称,林则徐与龚自珍、魏源等文人墨客来此郊游聚会,并且都怀抱共同的理想,在禁烟立场、学佛修净态度上,三人更是如出一辙,而见此山林胜境,难免有不如归去,向往弥陀净土的心声。

当时,海宁有一位守贞不嫁的学佛朱姓女子,林则徐听闻后,便以五言古诗《“频伽礼佛图”为海宁朱贞女作》赞叹这位善女人,诗句中说:不羡比翼禽,不作精卫思。独爱妙音鸟,西方自修持。要当归安养,福报偿艰危。重重栏楯下,万树皆瑶琪。遥看青莲花,已出七宝池。“频伽鸟”是极乐世界的一种鸟,能发出微妙音声。林则徐将朱贞女比喻作极乐世界的频伽鸟,赞叹她念佛修净土,做一只能发出微妙好音的频伽鸟,为阿弥陀佛宣流法音。他相信朱贞女多年的精进修持,命终神识定能归于安养净土,往生后置身在七重行树、七重栏楯中,聆听微风吹动诸宝行树的妙法音。


林则徐的曾孙曾把林则徐亲笔书写的《阿弥陀经》等课诵本拿给印光大师看。大师看后甚是赞赏,曾作《林文忠公行舆日课发隐》一文,感叹称道,一片苦心,谆谆教诲世人。此文收藏在《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中。

林则徐这种无惧强暴、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无畏精神,堪称中华民族的脊梁。在面对被贬的遭遇时,他又写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铮铮诗句。林则徐的凛然正气与无我精神,与他熏修佛法不无关系。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一真讲堂

一真讲堂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一真讲堂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一真讲堂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一真讲堂。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