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祖如何教导后裔
根据中国历史的记载推本溯源,中国人的远祖,古老的祖先,至少可以回溯到四千五百年前的尧舜时代,他们教导后代子孙的教学理念一直绵延到满清末年,直至满清灭亡、民国兴起时才被废除。祖祖相传的尧舜「五教」,是教学的五个科目,学者学此而已。这五个科目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现在我们逐条来介绍。
甲、五教、五伦
一、父子有亲
(1)亲爱精诚
父子有亲的「亲」是亲爱,这是天然的性德,不是有人教导的。从何时最容易看出来?从婴儿,小孩二、三岁到五、六岁这时候天真烂漫,天是天然、自然的;父母对子女的爱护是无微不至的,这种爱是发自于真诚、发自于真心,是没有条件的自性真爱。子女在婴孩时代,对于父母的爱也是天然的,这就是道。所谓「道」是自然而然,是宇宙大自然运行的规则。随顺道称为「德」,绝不违反天然之道是有德。如果子女从小受过圣贤教诲,能终生保持对父母的亲爱永恒不变,这称为德。
中国古人最具代表性的舜王,据传记记载,舜确实是保持幼孩时的爱心永远不变。他母亲过世后,父亲娶了继母,继母对他非常不好。舜能用对待自己母亲的爱,去爱他的继母,而且终生不改,这就是德。中国民间相传的「二十四孝」,舜排在第一位,他是我们的榜样,教导世人「父子有亲」的至理。
中国人称父子、君臣、夫妇、长幼(即兄弟)、朋友为「五伦」,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不是人所发明、制定出来的,而是天然,自然而然的。我们细心观察二、三岁的小朋友,他跟他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已经开始做朋友了,这是人教他的吗?这是人在设计的吗?没有,完全出之于自然。所以,「父子」是自然的,「君臣」也是自然的,君臣是指领导与被领导,人在世间总归会居一个地位,不是领导别人,就是被人领导。「夫妇」也是天然的,「兄弟」、「朋友」统统都是,这就是五伦。五伦是自然而然的,这是道;顺乎道,不违背道,就是德。所以,亲爱是德,父子相亲。圣人的教化就是教人明了此大道,一生中直至老死都永恒遵守而不违越,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大学问。
(2)师资道合。
中国的教学崇尚「师道」,师道在五伦中并没有明显的列出来。师道是什么?师道也是在第一条,中国人看待老师和父母完全相同,读中国古礼诸位就能够明了尊师重道的道理。一个人能在社会上成为顶天立地的人,是由两个人教导出来的:在家庭中是父母,父母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真的是给子女做出最好的榜样,子女天天在看、天天在学;等到六、七岁上学了,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父母教导子女尊师重道,老师教导学生孝顺父母。所以,师道是合在第一条的。
父子有亲,师徒也有亲,父子是血缘关系,师生是道义的关系。所以在中国古礼中,学生对老师和对父母完全相同,学生有义务照顾老师一辈子。不但如此,学生还要照顾老师的后代儿孙,这就是报恩。你是如何成就的?是老师教导出来的。要如何报答老师?老师在世时要照顾老师的生活,老师过世之后,后裔如果在生活上有困难也要照顾。父母过世时,儿女守丧三年,是带孝;老师过世,学生心丧三年,只是没有孝服,在精神上和对待父母之丧完全相同。所以,中国的教育是以孝亲尊师为根本。
二、君臣有义
「义」是道义,明白了什么是道,随顺道而行就是义,父子随顺道就是亲,所以亲、义是德。详而言之,领导人对待被领导人(就是君对臣)要仁慈,君要仁、臣要忠,这是德。仁是德,忠是德,总称为义。各人有各人的本分、职责,一定要尽到,这是随顺道,称之为有德。这个关系在社会非常普遍,不仅仅是在政府、朝廷之间。
例如,中国从前是大家族,有三代同堂、四代同堂乃至五代同堂,家族里面地位最高、最尊贵的就是君,底下所有的族人都是臣。现代社会不作兴大家庭,都变成小家庭。社会公司行号林立,公司里面的董事长、老板就是君,他底下的幕僚、职员就是臣。在行政组织里,各个阶层都有领导人,省长、县市长是君,再下面,乡镇长是君,底下替他办事的人都是臣。所以,无论哪个阶层,只要是在领导人的位置上,对待被领导的人要仁慈,要常常关怀他、要照顾他、要想到他,他就会替你忠心办事。这是符合于自然天道。
三、夫妇有别
「别」是什么?别是差别。什么差别?责任不同,各有各的职责,这是天职。中国古代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绝不像今日社会说要提高女权、要权力平等。现在争平等,实际上是把自己的天然职责失掉了。印光大师在《文钞》里说得很清楚,一个家庭当中,女人的权比男人重要太多太多。女人一生的职责是相夫教子,所以称为内助,她是帮助丈夫治理家庭,使丈夫无后顾之忧。管理家庭,最重要的职责是教育儿女,所以家庭有没有好的后代,责任都落在妇女的身上。纵使自己的丈夫一生做出了最伟大的事业,轰轰烈烈,但如果是后继无人,他一生的成绩就等于零。
在古代最明显的,帝王登基(举行就职大典),就职之后第一桩事情是立太子,就是培养接班人。若是没有接班人,他一生做得轰轰烈烈,第二代就亡国了。国如此,家亦如此。一个家庭中能否代出贤人、代有好儿孙,这都是妇女的责任。所以印光大师说,有贤明的领袖出现,社会才能安定、和平、兴旺,这种人才是妇女培养出来的。今天妇女要出来跟先生争权,结果家庭没有了后代。虽然两人可以荣耀一辈子,然而家庭后继无人,家道就会衰亡,这是大错特错!中国人从前读圣贤书,能够遵守圣贤教诲,家道能维系十几代、几十代不衰,代代都有贤人培养出来,那就是做到了夫妇有别,各人尽到各人本分的天职。
所以,教养儿孙,古人不是为自己家,是为整个社会、为国家、为世界培养优秀人才。将来他长大了,能够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为一切众生谋幸福,你想想这一分职责值不值得做!世间人常说伟大的事业,还有比这个事业更伟大的吗?在中国历史上,孟夫子的母亲是好榜样,她尽到相夫教子的责任,没有为自己的名闻利养,到社会上去争一份好工作,而是全心全力教导儿子。所以孔子称为至圣,孟母的儿子称为亚圣,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
四、长幼有序
这是兄弟关系,长是哥哥,幼是弟弟。「序」是天然的,不是有人刻意安排。弟弟对哥哥要尊敬,敬长,哥哥对弟弟要关怀照顾。而且,纵然是弟弟有才干、有福报,哥哥比不上他,弟弟事业做得大、官做得大,财富很多,他对哥哥还像童年一样的恭敬,这是有德。古圣前贤以身作则,做出榜样给我们看。不要认为这是小事,它是展现道德,其功德是潜移默化。每个人都能够遵守自然法则,在家庭中,中国人常说,「家和万事兴」。在家庭之中,弟弟妹妹对长辈(长兄、大姊)不能不尊敬,这是影响风俗,这是建立道德的典型、模范。
五、朋友有信
朋友之间说话不能不算话,要信实,要有信、实在。
以上这五个科目称为「五教」,中国古圣先贤教导后代就是教这五桩事情,这是五伦。五伦是天道,能够随顺,有亲、有义、有别、有序、有信,这是德,随顺道就称之为德。教,就是教这五个科目,学,也是学这五个科目,教学是一不是二。所以,长辈一定做出来给后辈看,他一生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决定不违背道德。
乙、学之序
学习有学习的方法,有学习的程序,这个程序也有五科。
(1)博学。人不能不学,现在说专精,这是在学术上;博学是包括生活教育,什么都要学,扫地要学,抹桌子要学,从前砍柴要学,烧火要学,烧饭要学,烧水要学,凡是生活点点滴滴你不能不会。纵然你福报很大,有人侍候,你也不能不懂。孔老夫子在《论语》中有记载,家庭中的这些琐碎工作,夫子样样都会。至于学术,他是专精,专精而后博学,博学是指生活教育。
如果一个人连生活教育都不懂,在这个社会上还能立足吗?现在有些年轻人确实疏忽了,书念得很好,不会做人,将来踏进社会样样都不通,什么叫不通?没有人帮助他。你成绩再好、再优秀,得不到助手,念书变成书呆子。书念得再多,在社会上人情世故一窍不通,生活教育一无所知,没有办法在社会立身。所以,小学教育现在都失去了,非常非常可惜!
诸位读陈弘谋的《五种遗规》,第一篇「养正遗规」,那是教小学,教幼童。小孩从出生到六、七岁,还没有正式读书,先教洒扫应对,你要会做人。再富有的家庭都不例外,你们看曾国藩的家训、家书,这是满清末年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官做到四省总督,这在清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清朝总督只管两省,他能管四省,人称他作小皇帝。曾国藩的儿女、子弟,日常生活中事事还是要自己动手,虽然家里佣人很多,佣人归佣人,子弟都要习劳,年轻时不能把福享尽,许多用劳力的工作还是要教他们做。这就不容易,曾国藩对于子弟没有溺爱,而是训练他们成人。自己服过劳役,自己动手去做过,才晓得这些工作人员的辛劳;而不是从小一生就受家庭照顾,都为你服务。所以,他教儿女要为父母、为祖父母、为长辈服务,不能让佣人代劳。这是表示自己的恭敬,在这里面学习,这是真正明理的人才能做到,这是生活教育,是广学多闻,日常生活样样都要会,特别是富贵人家更是如此。因此,童子最重要的是要有德行,知道孝亲尊师,敬老尊贤,才真正能够学有所成。
(2)审问。审是审察,不知道的要去问,问的时候要懂得,这个问题该不该问?我问的有没有错误?譬如问书本里面的意思,要去问读书人,母亲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你去问她就错了;家里面大大小小的事情,母亲很熟悉,你问她就对了。「审问」中这是最重要的,将来踏进社会,你就知道如何问。这个人是学哪门学科,是在哪个行业工作,他的经验、学识很丰富,你在这方面向他请教就对了。所以,审问是要问专家、问行家、问经验丰富的人,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对象,这是很重要的。乙三、慎思 乙四、明辨
(3)慎思。慎是谨慎,思是思考,思考问题不能不谨慎,这与前面「审问」有密切关系。
(4)明辨。是要用智慧来辨别,才能与道德相应。如果你想错、辨别错了,现代社会这种错误的现象非常普遍,他没有慎重思考,没有智慧辨别,在人事上把善人当作恶人。父母至亲,可是长大后,对父母怀疑,不相信父母教诲,听信别人的教唆。世间确实有些人用绮语(花言巧语、甜言蜜语)来欺骗你,教你违背道德,违背真正爱护你的人、真正帮助你的人,他在挑唆。显而易见,挑唆的目的是他要控制你,他要约束你。你听他的话,不知不觉被他控制、被他约束,为他做恶,这就是你不知慎重思考,没有智慧辨别。
这四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所以穷理也」,这是教你明理,明理之后要落实。理是什么?理是父子有亲的道理,君臣有义的道理,夫妇有别的道理,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道理,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
(5)笃行。明白之后要落实,「笃行」就是落实,落实在哪里?落实在修身、处事、接物这些地方。我们在此做一下介绍,要是不能笃行,一切全都落空了。
丙一、修身
古人说的笃行,笃是笃实,实实在在的做到,现在人讲落实。落实第一,修身:「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言忠信」是诚实,「行笃敬」是礼敬,「惩忿」是不瞋,「窒欲」是不贪,「迁善、改过」是不痴。中国老祖宗所教诲的和佛陀教育无二无别,这岂不是中国人常说的「英雄所见,大略相同」!保守一点说,尧舜距离我们是四千五百年,释迦牟尼佛距离我们三千年,这还是在释迦牟尼佛出现世间一千五百年之前,中国老祖宗和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完全相同,这是真理,真理永恒不变。
(1)言忠信
诚实的人,他说话「忠」。什么是忠?中国文字是智能的符号,忠是心正,心不偏、心不斜,称为忠;换言之,这就是佛法所说的正知正见。言语出之于正知正见,称为忠;如果思想、见解是错误的,邪知邪见,所说的话就是不忠不信。所以我用简单的「诚实」来解释。能够随顺圣贤人的教诲,知见就是正的。
(2)行笃敬
笃是笃实,实实在在,恭恭敬敬。所以我们的行为要实在,言行要一致,不能够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若是如此,在社会上谁敢相信你?谁愿意跟你往来?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细心观察,他跟一般人不同之处,在于言行一致。如果「言忠信,行笃敬」,这个人就是圣贤君子,他绝对不会做恶事。
(3)惩忿窒欲
后面所说的四句,是前面两句的批注。第一「惩忿」,决不能发脾气,修身最重要是要常常保持心地的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所谓「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最怕的就是瞋恚。忿是忿怒,最伤身体。「窒欲」,窒是控制,你是凡夫,当然有欲望,欲望一定要控制,这一句就是佛家所说的不贪。贪瞋痴是三毒,祖宗教我们,惩也是克制的意思,要克制自己的瞋恚,克制自己的贪欲。这个东西不但伤德,也伤身体,人身体奇奇怪怪的毛病都与此有关系。三毒烦恼,现在人说病毒,这是最严重的病毒,内里面有毒,外面稍稍有一点感染,疾病就会发作。
(4)迁善改过
这是佛家所说的断恶修善,改过是断恶,迁善就是修善,断恶修善是不痴。愚痴的人不懂,他做不到,他不知道自己有过失,这是愚痴到极处。聪明人、有智慧的人,天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一桩事情是什么?反省。反省之中最重要的是要反省自己的过失,今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过失?有过失赶紧改正,明天不要再犯,这是真忏悔。所以,忏悔不是形式。这是我二十六岁学佛时,章嘉大师所教导的。佛家非常重视忏悔,忏悔不重形式,忏悔最重要是改过自新,这是真忏悔。这是修身最高的指导原则。
丙二、处事
处事是什么?办事,无论从事哪一项工作,甚至于很小、琐碎的事情,洒扫应对,小事情也是事。不论大事小事,要懂得处事原则,「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正其谊,「谊」跟义理的「义」意思相同,可以通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们处事、办事要以道义为原则,决定不为私利,不图有功。李老师常常教导我们,「但求无过,不求有功」,永远要记住这句话。尽量减少自己过失,天天在反省,天天在改进,不图有功,但求无过,就是与道义相应。只问是否合乎道义,决不考虑是不是对自己有利。
一切为社会、为众生、为正法久住,这是我们考虑的原则。如果对正法久住有利益,对一切众生有利益,对于社会的安定和平有利益,这件事情我们应该做。但是如果社会上有阻力,佛法说缘不成熟,它有障碍,甚至于国家有法令规章禁止你这么做法,你做不做?不能做。什么原因?佛在《菩萨戒经》里面教导我们「不犯国制」,佛弟子决定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梵网经》教导我们,「不作国贼」,贼是伤害、盗窃,意思是决定不能做伤害国家社会的事情,这是不作国贼。「不谤国主」,各级领导人他做得再不好,破坏正法,毁灭正法,也不可以毁谤。《璎珞戒经》佛教导我们,「不漏国税,不犯国制」,国制就是国家的法律,决定不能够违犯。佛弟子给社会、所有一切众生最好的印象,就是佛弟子守法。
丙三、接物
接物就是待人。我们是社会动物,不能离开人群,跟一切人接触,要用什么样的心态,非常重要。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不愿意别人这样对待我,我就不应该这样对待别人,这是一个重要原则。西方宗教经典里面,这句话是反过来说的,己所欲,我喜欢的、我想要的,就应该这样对待别人。意思是相同的,东西方宗教的创教者和经典皆是如此教导世人。这句话范围非常广大,我不希望别人毁谤我,我不可以毁谤别人;我不希望别人侮辱我,我不可以侮辱别人;我不希望别人造谣伤害我,我不可以造谣伤害别人。这是举几个例子。
所以凡事自己要细心想想,我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样对待别人,或是想想别人这样对待我,我愿不愿意接受?我不愿意接受,这个念头不能动,这句话不能说,这件事就不能做,这才是正确的。总而言之,我不愿意别人伤害我,我是决定不能伤害别人。从因果上说这是合乎原则,种善因得善果,造恶因一定受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小到个人,大至家庭,你的事业,甚至于社会、国家,总不能脱离因果定律。所以古人常说,种善因得善果,这是真理。
会学的人,一切时一切处,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是我们学习的场所,全都是善知识。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三个人是什么人?一个是自己,一个善人、一个恶人,两人都是我的老师。善人教导我正面的,我应当跟他学;恶人造作一切恶业,甚至于毁谤我、伤害我,他替我消业障,而且警惕我,这种事情我决定不能做。正反两面统统得利益,他不是善知识,谁是善知识?所以真正会学的人,一切时一切处都是菩萨学处,一切人(善人、恶人)都是善知识。善财童子就是这样学习,才得以一生成佛。
(2)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古往今来,许许多多做学问的人、修行人之所以失败而不能成功,就是犯下这个毛病,认为过失都是别人的,好处都是自己的。等觉菩萨没有这种想法、做法,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等觉菩萨天天都在找自己的毛病,改正自己的毛病,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成佛,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那是他的过失。中国古人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清凉大师说,只有大圣如佛才没有过失,除佛一人,哪个人没有过失?要是说自己已经没有过失,过失都是别人的,你永远不会有进步,永远迷惑颠倒。这件事情很麻烦,这一念就是罪业,这种念头不断,罪业念念增长。中国老祖宗教导我们,行有不得,就是行不通的时候,反过来要求自己。
以上我们简单的介绍了中国人五千年来传统教育的总纲,中国古圣先贤就是用这些道理来教导后代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