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虚舟禅宗概论5008:人而文之(二)



5008:人而文之(二)

到了两汉之后,东汉慢慢破碎之后,三家归晋,一直的战争,几百年的战争,各种的政治派系斗争,瞬间就可能死,这时候产生了魏晋的“玄学”。那一方面呢强调制度叫名教,另一面强调的是自然,到底名教重要呢还是自然重要呢?这就形成了“越名教而任自然”,名教和自然的讨论。另一个就是有和无的讨论,到底是有重要还是无重要呢?到底谁生发谁呢?形成有无的讨论。再有一个形神关系的讨论,我们选拔官员,看一个人怎么看呢?从这延伸出了形神的关系。我们说画画传神写照,都在阿堵中,对人物的写照从这开始,再延伸才到自然,就是“天地以形而昧道”,“澄怀而味道”。这样一种艺术的精神,整个儿从这产生。那么魏晋这一块儿艺术的,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我们从那样的制度当中更加脱出来,所以这个时候开始把庄子作为核心。当然一派,它们会把庄子改变,让它符合儒教的精神,另一派呢,去更加形成陶渊明这样的艺术,和这样的一种人生,形成了中国的一种人文精神的源头。


在中国文化里面,魏晋是一个中间的节点。这时候,随着玄学的谈论之后,佛教的思想开始进入,又开始吸收。一直再到了南北朝再往后,大乘佛教的思想进来,再加上易经,从庐山慧远开始,文人开始进入这个阶层,开始把这种思想和中国的文化去调和,慢慢后期会形成独立的佛教语言。一开始都是借道家的语言来讲,借道家的形式来讲,后来确立了佛教就是佛教的本身的语言。到鸠摩罗什,再到玄奘,这些完成了中国语言的大乘佛教和空性语言的改造。


这时候的中文,和两汉以及之前的完全不同,一直延伸到我们现在使用的中文当中,佛教词汇拿掉我们很多事儿是没法说的,它已经深入到我们中国文化的每个基因当中去。


唐朝大量的译经,佛教的思想源源不断,包括人员的流动,这些高僧、文化不断的交流。到宋朝之后又相对的封闭,因为丝绸之路不通了,中国的文又更加内化,就形成后面的宋元的山水精神,那个文人系统,这些都不展开讲。



大概说这样一个脉络,我们去看到“文”,借这个来让大家意识到,人而文之,文而化之,一直到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这当中重要的节点贯穿中国文化的就是这个“文”,包括易,易的精神,周易的这种变化,然后庄子,这都是中国的核心的精神。


由这些之后,和无常的观,和空性的观,和佛法里的境界去结合,基本上形成了我们现在中文的,可以去表达这种大乘佛法,可以表达空性,表达言外之意的这种语言能力就会非常的强。相对其他民族,比如英语或者德语那种二元化的语言,中文就特别有优势。所以这块儿呢,要借着从这种“文”,这种展现,而且这种展现是让我们能重新直接去和天地沟通,再去体会“文”。那变成文字之后,它就是一个符号了,甚至到鲁迅,要把它变成拼音文字。文本身蕴含着能量非常大的,因为它通天达地,它是像一个通道和窗口,所以我们人而文之,才能成为人,文而化之。


再往后,人的自觉,文的自觉。所以到这个时代,我们要重新从庄子开始,从庄子一直延伸到到禅宗,它是一个无缝的链接,我们只有这么去理解,才能把握禅宗的核心,也才能把握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中国禅宗的内在,包括和佛法的内在来讲,比印度又有很多不同,因为禅它是一个了义的,它是最上乘的,所以它并不是从思想中凝结的,它是证悟到的最高的悟境,由佛的智慧直接流淌,所以它并不是一个思想发展。他也无关于印度的文化,因为这和后来传到的西藏的秘法,就是藏密,那个不一样,那个是受到印度的包括婆罗门教,印度教乃至这些文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是无法脱开的,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形成了藏传佛教的形式,加上后来传入西藏的苯教。


但是禅宗,它这样的一个状态,尤其它这样的时间段是不一样的,这种对禅宗的把握梳理,我们从佛的内证的境界过来之后,要理解中国人本身的庄禅这种思想,易的思想,然后我们才能理解中国的禅宗为什么是这样。进而也能够理解日本的禅宗为什么是那样,他们中间的核心差异是什么。这些都是给我们很好的一个视角。所以从这,我们通过文、理,从机理的理,到礼乐的礼,这都是文。从这当中,我们去感受一下中文的一些特质。

“月映虚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中国佛教网

中国佛教网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中国佛教网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中国佛教网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中国佛教网。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