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虚舟禅宗概论5009 间、世间、主体间性:怎么被大数据和算法控制的?


5009间、世间、主体间性:怎么被大数据和算法控制的?


这节课我们讲另外一个字:“间”,什么是间呢?我们看繁体字“間”是一个门,从门洞里,上面像斗拱一样,或者你把它理解为窗户,这来自于中国的建筑。我们知道中国建筑的单位是“间”,就是以柱子为单位,比如说面开五间,纵深三间,多大的房子是几间,是以柱子,上面是斗拱,呈现出上面的空间。

最初这个间和闲,休闲的闲,现在有两个字,閒,闲,这个间和闲最初是一个字,属于文,间里面一个是日,閒里面是月。在一个部落当中,它会有一个最大的建筑,这是大家议事儿、集会、一起的活动中心,这个慢慢会有窗户,从这儿看出去,你看是日,还是月,是间还是闲,白天看见是日,晚上看见是月,这样从窗户或者门看出去的状态,晚上我们去看月,这是个闲,门中望月,这就是闲。那闲以后我们再讲。


今天主要讲这个间。间:几个柱子之间形成空间,另一个呢,我通过窗户,看到了外边的空间。就像苏州园林的房子都有这种花窗,有借景,借旁边山的景,借远处塔的景。我们从这个窗口看出去,它既是一幅画是装饰,同时它引入了外部的空间,那外部的空间,通过这个意向去完成了流通,也完成了这个远。这个生命空间在一个不大的空间当中,你感受到的空间是非常大的。那么综合来体会这样的“间”,柱子之间是空间,既可以分割,又可以连通,这种分隔和连通之间,我们说之间,是这样的一种连通空间的关系。


我们都在天地当中,时间在流转,但每个人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进入工业时代才会有手表,全世界用同样的标准时间,这是工业文明。以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甚至每个人的生命时间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内在时间是不一样的。咱们说有的人忙忙叨叨的,有的人心就很宽,从容,手忙心不忙,心有余闲。实际上,时间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时”连在一起,我们有共同的时间。那我内在的境界是不同,所以我们讲十八界,我会有我的世界,那我们共同在,比如一家人,或者一个单位的,我们有共通的世界很多是交汇的在一起的。这时候从十八界,个体的这个,进而由共业连成就叫世间。


《庄子》这块儿叫《人间世》,我们在这个人间世,世有时间的状态,在这当中,怎么生活,怎么去面对,就形成庄子的这样一个呈现。后面有《大宗师》《养生主》《齐物论》,它是连贯的。体会这个“间”,世间,时间,空间,体会这个间的意味。我们这个课程学习,来体味这个文,人而文之,慢慢思维的转化,不在是像西洋文字符号化、拼音化,或者能指所指,中国人不是这么看,如果停留在这个方式,始终是二元的。


西方的语言基础,它是一个二元的思维,而且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是表音的,基础是基督教,所以来自于上帝,是二元的语言。所以这个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我们现在同化之后,底层很多都被这个同化了,中文变成是一种转基因的中文。我们回到“文”,我们的生命直接和“文”去沟通的时候,这时候才是中国的,才能有个体的自由,你才有抉择的可能。



我们看到世间,人间世,世间和世界,你看差别,“界”字,我的世界,你的世界,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界”,自然强调我们之间有不同,有界限,有分割,有差异化,你跟我不是一个世界的,我们有代沟,都生活在一块儿,语言完全不通,行为不通,说的是中文,好像说的是中文,但是说的完全是不同的中文,不同的语言,互相听不懂,这就是世界,它是隔,强调这个隔。我们强调这个通的部分,那就是世间,人世间。再进而呢,如果延伸在另一个维度,那就是六道,就不止是世间,而是六道,强调道,实际上那样的一个境界的状态,我们体会它的差异。


现在还是以间为主来讲。那么这就有意思了,我们的这个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我们有同样的空气,同样的水,用的同样的社会资源,我们可以说我们这是一个世间。但实际上往细了走,就刚才我讲世界,比如我们是一个世界,他们是一个世界。那语言在这个世间是怎么形成的呢?在同样的这个世间当中,我们有近似的经验。一个地区是吧,有小吃、有方言,它有共同的山水,自然的经验,是热带还是黄土高原,有相同的经验,基于这些,它又形成它的语言,基于语言,就产生这一地区的行为。注意这几个关系啊,我们的经验、语言、行为,那么我不断的从个体到群体,实际上就像鱼儿和水一样,我们吸进来的吐出去的,我们接受的、生发的,它是不断当中。


我们可以想象网络语言,大家回帖、发帖,一个人用了词,其他人觉得好玩,他也会用,于是用的更多了,就成了梗。就是这个圈子里大家都理解,离开这个圈子,我不查一下我不知道什么意思。这就是在这个时代,很快,很容易看到这个,这个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循环,不断的消涨。那这个词用了三个月,过一阵儿流行那个词。我们借这个来看世间,实际上我们的经验、观念,行为是相互塑造的。行为以前是民俗,现在成为一个圈层的一种行为方式,甚至是阶层固化,这些都是行为,我们在哪上学,开什么什么车,这都是行为,这些它不断的交互。


实际上,我发现我们生活主体间性,由间产生主体间性。这主体间性当中,有语言,有行为,有价值,还有观念。那核心的刚才讲了,经验,我们有共通的经验,咱们都看过这个电影,咱们是一代人,都看过一休哥,一起经历一段事情,这个是经验。语言,咱们就不展开了,我始终贯穿的都是围绕语言。语言是我们存在的水,鱼儿在水当中,我们很难意识到它,但是我们吐纳,和这个水是不断交流的,它是一个不断流动的过程。进而行为,现在比以前容易看得到,社会转变的特别快,五年十年就变化非常大。甚至一个新的设备,一个新的技术,比如互联网、比如我们的智能手机,都改变了我们的语言、行为、经验,很短时间内,所有人都变了。这个是比古时候更容易看到,当然这个也给这个时代添了很多乱,也是我们必须去面对的事情,这叫主体间性。


刚才讲了古人,文,是人和天地直接沟通。后面呢,是我们的主体间性,也就是说我们靠族群,你七大姑八大姨,我必须确定你的辈分,甚至你名字当中你哪个字,你是孔什么什么,曾什么什么,就是你的排位,你是老几,这个序列要清楚。然后就人伦,就形成了我们前面讲的那一系,儒家下来之后形成伦,人伦,这一系的这种价值。那这一系价值,实际上人是附属于这个族群的,那时候没有个体,所以你结婚、办仪式,所以你所有的东西,族谱当中,入祖坟,你如果没有这个,大家是不接受你,是没法生存的。所以中国这个是核心。


那到现在,这种阶层圈子,朋友圈,其实是一样的意思,它是主体间性。这一圈的主体间性和那一圈的主体间性,刚才说得这个不一样。古代基于人伦的,基本还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到这个时候,因为主体间性,很多是由商业和资本缔造的,所谓割韭菜,你的经验、语言、行为,都是他们给予的。甚至我们看的媒体,全是被塑造的,被资本、被权力塑造的,所以我们不再能够直接和“文”沟通,甚至我们不再和这个群体沟通,而是被数据、被算法所控制。

“月映虚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中国佛教网

中国佛教网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中国佛教网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中国佛教网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中国佛教网。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