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虚舟禅宗概论6001(二)安忍与《真心直说》
6001(二)安忍与《真心直说》
安忍恰恰是说在无所得故,以圣谛亦不为,非圣贤心、非凡夫心,乃菩萨行,这个不可把捉的叫石头路滑,所以想用有为法来入这个,是不可入。可是你前一念放下,当下那个安忍,其实这个就是入处,所以叫无门关。
那么安忍怎么入呢?安忍是不可说的,那我怎么入呢?整个对安忍的表述,其实上就是达摩祖师的《悟性论》,通篇都是讲这件事儿,另外一个入处就是我们要看《真心直说》,具体内容大家慢慢去看。我们来点名这个宗意,既然是真心直说,就不绕弯,从安忍入的时候,那第一是什么呢?不是从有为法,不是从目标性,不是从一种造作,和一种标的上入。
第一是从正信入,信是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信如水清珠。能清浊水故。是知万善发生信为前导。故佛经首立如是我闻。生信之所谓也。或曰。祖门之信与教门信有何异耶。曰多种不同。教门令人天信于因果。有爱福乐者。信十善为妙因。人天为乐果。有乐空寂者。信生灭因缘为正因。苦集灭道为圣果。有乐佛果者。信三劫六度为大因。菩提涅槃为正果。
我们看都是二元的,都是有对立的,刚讲的小乘的根基,就是在这里。所以是在因果上做。
祖门正信非同前也。不信一切有为因果。只要信自己本来是佛。天真自性人人具足。涅槃妙体个个圆成。不假他求从来自备。三祖云。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志公云。有相身中无相身。无明路上无生路。
所以叫无生法忍,要证得这个无生路,了无生,整个禅宗明心见性,所以出家出的是生死家。
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所以必须以信为前导,所以第一篇就是《真心正信》。而真心正信后边我们再明白,在各种经教当中,乃至祖师当中,那“那个”是什么,这个不可说不可得,说不可得不可说,有千万种叫一法千名。应缘立号,背在重金,不能聚饮。恰恰就是这个不可说的,恰恰就可以各种名。我们注意到,我们讲名色六入,为什么讲百八句,一旦落入到名当中,其实就丢了“那个”,已经成为一个有对的方向,就认为这个是,那么这个法就成为我们的障,知见立知即无明。不舍智慧是大愚痴。就是老要求知求解。那就把这块儿《真心异名》再说一下,让大家更清楚。
且佛教者菩萨戒呼为心地。(就是菩萨戒经,呼为心地,那么安忍呢,这个安忍,以这个为心地)发生万善故(心地可以生出一切善,以这个因缘来入,无门观,不从因果上入,而是从内在的功德入)。
菩萨戒呼为心地,发生万善故,般若经唤作菩提。与觉为体故。华严经立为法界。交彻融摄故。金刚经号为如来。无所从来故。般若经呼为涅槃。众圣所归故。金光明号曰如如。真常不变故。净名经号曰法身。报化依止故。起信论名曰真如。不生不灭故。涅槃经呼为佛性。三身本体故。圆觉中名曰总持。流出功德故。胜鬘经号曰如来藏。隐覆含摄故。了义经名为圆觉。破暗独照故。由是寿禅师唯心诀云。一法千名应缘立号。备在众经不能具引。或曰。佛教已知。祖教何如。曰祖师门下杜绝名言。名不立何更多名。应感随机其名亦众。有时呼为自己。众生本性故。有时名为正眼。鉴诸有相故。有时号曰妙心。虚灵寂照故。有时名曰主人翁。从来荷负故。有时呼为无底钵。随处生涯故。有时唤作没弦琴。韵出今时故。有时号曰无尽灯。照破迷情故。有时名曰无根树。根蒂坚牢故。有时呼为吹毛剑。截断尘根故。有时唤作无为国。海晏河清故。有时号曰牟尼珠。济益贫穷故。有时名曰无鑐锁。关闭六情故。乃至名泥牛木马心源心印心镜心月心珠。种种异名不可具录。若达真心诸名尽晓。昧此真心诸名皆滞。故于真心切宜子细。
从这之后,有《真心妙体》《真心妙用》,一直是真心直说,它把禅宗核心的修法,基本上就和盘托出。那这样的话,基本就从《悟性论》再到《真心直说》,再加上几个公案,石上栽花,石头路滑,无门观,讲的都是这个意思。
所以这个就是真正的大安忍,所以这个大安忍当中,我们又分两个阶段,一:立断,我们前面的课程一直重复的就是当下断,当下断,刹那刹那的当下断,那我们从一开始,从瀑流一般的心识当中,从刹那刹那的断,那么这时候,来瞥见那个自性,瞥见那个真心,在这种瞥见当中,去生信,我们才能够对应真心,正信。我们才能真正立正信,是从内在来的,不是从外在情欲,不是从因果来的,而是真正从信解行证当中,本身是证量,这时候生的这个信。
进而功夫好了之后,从立断做到已经非常的稳定了,偶尔的我们会落入一种有限,因为广度不够,那么这时候我们要顿超。那么就讲到本尊,十方三世诸佛,同一体,恒沙诸佛体皆同。所谓《华严经》讲的,法界三观,真空绝相观、事理无碍观,、周遍含融观。入法身位,入法身位之后,还要法身向上事,说不知最亲切,说圣地亦不为,不落阶级,污染即不得,还要脱透掉这个,法身向上事。这才能达到一种质悟。才是一个彻悟的方向。那么这样就对一个安忍做了一个梳理,这些梳理都是帮助我们大概了解这个经意,了解修行的脉络,真正的安忍,还是从内在来,一定记住:从门入的不是家珍。说会与不会切记承当。
“月映虚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