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命流转的踪迹(20)




前面先就浅显可见的身、口二业来说明,有所谓表业、无表业,这比较好理解。可能有的人会疑惑,“关于意业呢?意业本身是看不见的,别人脑子里想什么,动什么心思,表现不出来。既然表现不出来,没有表业,恐怕也谈不上无表业吧?”也就是说,一般人认为,能表现在外表的一种很粗显的形式,这种作用力比较大,它内在有无表业,可以接受;意业根本表现不出来, 非常细微,它还有无表业吗?
这是一般人容易误会的,是粗浅的认识。一般说的“心动不如行动”,在某种程度上,这句话有道理,人们都比较看重能表现出来的;但从本质来说,如果谈论业的话,心才是最主要的,业本身就是一种意志行为。
对此,虽然小乘佛教或许会主张意业不产生无表业,但是教说甚深道理的大乘佛教则主张意业也会产生无表业。
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相比,小乘佛教的说法,道理比较粗浅,大乘佛教甚深。
“小乘佛教或许会主张意业不产生无表业”,因为小乘佛教不讨论意业的问题,它只是就可见的口业、身业来讨论。比如同样讲杀生,小乘不谈心理的状况,但如果真的做了这件事,那就是犯戒了;如果只是在头脑里想,没有付诸行动,就不判你犯戒不犯戒。
但如果是大乘佛教,起心动念,比如想杀生,不论是杀人还是杀动物,起了这个念头,这叫作“心杀”。虽然没有动手去杀, 也没有动口发指令叫别人去杀,但心里对别人不好,咒他,愿他早死,这都是犯了严重的心杀过失。
下面举例说明。
例如杀生的场合,欲杀生的意志虽然决定了, 但实际上并没有动手杀,也就是说,虽然有杀生的意业,但却没有发生杀生的身业。这种情况,从小乘的角度来看,必定会认为因为没有身业,所以无表业也没有产生。但是从大乘的角度来看,即使没有身业,但意业已经产生了,就一定会有无表业。简单地说,就是即使没有动手杀生,但在欲杀生的意志已经发动的情况下,也会和已经动手了一样, 产生无表业,构成杀生业的罪。
小乘佛教认为,意志决定想杀生,但毕竟没有去做,就没有无表业;如果做了,身业里就有一种残存的力量,叫无表业。小乘认为无表业是依托于表业的,如果连身、口二业都没有表现出来,那就没有无表业,不存在,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但大乘更进一步,是意志决定的,意业已经发生,不可能没有相续的力量,不可能凭空消失,仍然有一种业的力势,必然会牵引出一种结果,这称为无表业。
此处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小乘教与大乘教之间的区别了。如果说只要没有动手,没有开口,无论做什么样的行为都不会残留下来,都不会构成犯罪的话,那么这岂不仅令宗教的意义荡然无存,也失去了价值?姑且不论法律上的罪责,在真正的宗教中,比起身、口来说,由心所造的业才是重大的问题。
这是说明小乘教和大乘教的标准,小乘比较浅显、低级,大乘更加深密、高级。
从反面来论说,小乘认为只要没动手,没开口,没做,就不构成犯罪,也不会有无表业残留下来。从严格的宗教意义来说, 它更加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如果从世间的法律来说,他毕竟没有动手,所以不能判他的罪;如果法律判他有罪,这个官司就没法打了。所以,法律一定是根据已经发生的实际行为来判断的。
而大乘佛教更加注重对心念的观察。《地藏经》就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有人说“还没有动手去做啊?”只要起心动念不好,就有业,不好的念头就是罪业。
如果一个人在心中不断重复不好的念头,这种不好的念头的惯性力量就会特别大,也会影响他的幸福。比如经常想负面的东西,负面思维,起负面情绪,这个人一定生活得不阳光。他负面思维,起负面情绪,并没有干什么事,他就是心里不舒服, 甚至抑郁等等,这不就是一种业的表现吗?
有的人习惯把别人往坏处想,他对人对事、遇境逢缘总是负面思维,这对他自己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都有负面作用。他虽然没做什么事,但很显然,这个业是存在的,直接影响了他的人生幸福。反过来说,一个人阳光,正面,大度,善解人意,与人相处都能从慈悲、正面的立场宽容对方,理解对方,他的幸福指数就高。他只是这么想一想,就有这样的力量。他遇到什么事情,总是惯性地从正面、好的方面来思维,这也有一种良好的效果。
所以,释尊不管善还是恶,都经常把重心放在意业中,《阿含经》中也屡次提到。再进而佐以“见女人而动心者,已犯奸淫也”这样的基督教名言来思考的话,现今更是如此地不得不令人痛感于业的宗教意义之深刻性。
这里翻译的语言稍微有点缠绕。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总是把业的重心放在意业当中。《阿含经》是小乘的经典,其中也屡次提到这些。大乘经典当中说得就更多了,像《法华经》《菩萨戒本》。
基督教,它作为宗教来讲,也有这方面细腻的思考。基督教也这么说,见到女人动心,没有动身口,这也是犯奸淫罪。在大乘佛教当中,这种说法当然比比皆是。也就是说,从深刻的宗教意义来考察,反思,返观觉照,拿一面镜子来照自己,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真的不敢说自己是善人。
所以,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他的觉受力、价值判断取舍, 一般来讲,比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要更加深入,或者说有更加深入细腻的思考,对于业,对于自己的行为,探讨内心的话,这样的人比较容易进入宗教领域。因为细细观照之下,发现实在是无路可逃,无药可救。
《无量寿经》说“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骄慢心、弊恶心、懈怠心,缺少如实严肃的观照,认为自己很善良,很不错,就很难进入阿弥陀佛救度的世界。所以,我们讨论业,是要拿来观照自己的。
如上所述,根据身口意三业产生的无表业,一旦发生,就会一直存续,成为感召果报的业因。至此,善因乐果、恶因苦果这样严肃的理法便成立了。
善恶苦乐果报这种因果循环关系,这条因果循环链,建立的原因在哪里呢?主要是因为无表业。因为表业做完就停止了,但是有无表业的存在,而且它是相续存在的,所以就会有一种引力作用,引导未来的行为方向,感得一种果报,这就讲得通了。
天亲菩萨在 《大乘成业论》中说:
业虽经百劫, 而终无失坏;遇众缘合时, 要当酬彼果。
初说为业,然其本质是善恶的无表业。由我们自己的意志造作的业的责任,即使经过了百劫,遇众缘和合时,也必定会结果,而成为理应承担责任之力的就是无表业。
天亲菩萨这四句话,第一句“业虽经百劫”,虽然说的是业, 但其实是讲善恶的无表业。善恶的无表业只要做了,无表业就会相续,永远存续在那里。
“而终无失坏”,它不会白白地丢失,或者败坏了,不发挥作用了,它是存在那里的。
“遇众缘合时,要当酬彼果”,它存在那里,等到众缘和合的时候,就会结出果实。就像种子有生发的力量,储蓄在那里。如果没有阳光、水、土壤,它可能就会保持一种安静的状态;等因缘具足的时候,它就发芽了,然后开花、结果,所以说“遇众缘合时,要当酬彼果”。如此一来,我们起心动念,储蓄了很多业,都有种子在那里。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月影千江

月影千江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月影千江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月影千江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月影千江。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