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传:修炼界中的传承方式,师傅会的东西可复制到弟子身上!
心传明显比形传境界高,它无需借助外在的语言、姿势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来传承智慧,而是以心传心,完全超越了语言、文字,是心与心之间的直接传递。有点像复印机复印的过程——老师有什么,你就有什么,完全复制过来了。不过,这里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师生之间必须心心相印、生命相通。
什么叫心心相印、生命相通?通俗地说,就是师生相互之间有一个深度的接纳和认可,把对方的生命接纳为自己生命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视他为己,不断地有一个认可、接纳、深入的过程。我们认可多少,接纳多少,老师的学问、智慧、能量就转化给我们多少。这个认可与转化,是同时的、同步的、同比例的。认可百分之五十,就转化百分之五十;认可百分之百,就转化百分之百。认可本身就是转化,不断认可就是不断转化。这是一个消极转化法。
还有一个积极转化法,分初级方法与高级方法两类。初级方法是观想老师时刻在我的面前,或者笼统地有一个老师的概念在心里,心里时刻有一个想法:老师的知识、能量、智慧、境界等源源不断地进入到我的身心中来,成为我身心的有机组成部分。老师的知识、能量、智慧等是从身体的哪一个部位进来呢?不必这么太清楚、太具体,这个时候宜粗不宜细,朦朦胧胧、笼笼统统地进入到我的身心中来。始终有这样一个念头,不强也不弱,淡淡地一直持续着。这是初级的心传方法。
高级的心传方法是六个字“我即师,师即我”。既然我即是老师,老师即是我,那么,老师的当然就是我的,我的当然就是老师的——我与老师合二为一,不分彼此。老师所有的修行成果,都会在我的身心中按其次第有序地展现出来。
心传的两种方法——初级方法和高级方法可以交替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只使用其中的一种,多数人使用第二种“我即师,师即我”。“我即师,师即我”,贵在理解其内涵,其要点是“合二为一”这四个字,是“我即师,师即我”的真精神,它深一层涵义是融合、融通、融化。
“我即师,师即我”这个过程不需要太过勉强,类似于一个水到渠成、春暖花开的过程。主观上只是给自己一个推动,即不断地告诉自己“我即师,师即我”,剩下的就是与老师有一个不断深入、融入的过程。每天打坐的过程,就是一个自然融入的过程。生活中也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以老师的眼光看世界,以老师的耳朵听世界,以老师的境界、老师的胸怀去洞察、思考这个世界,理解、感受这个世界等。总之一句话:我们所有的身心行为,都是透过老师在做。慢慢地,我们就可以被越来越深入地转化。“我即师,师即我”有动态与静态两种形态。
静态的就是打坐。每天拿出一两个小时打坐,打坐时不断深入地强化“我即师,师即我”。我们与老师之间慢慢地、深入地融合。
动态的形式,就是在一天24小时中养成一种习惯,无论是走路、吃饭,思考或处理日常事务等,始终于心中存有一念,即我即师,师即我:不是我在走路,是老师在走路;不是我在说话,是老师在说话;不是我在思考问题,是老师在思考问题;不是我在洞察这个世界,是老师在洞察这个世界等等。不管静态还是动态,最后做到与老师深入地打成一片才是目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彻底地做到“我即师,师即我”,成为师之化身。
老师的能量、智慧、功德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老师的老师那里来的。老师的老师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老师的老师的老师那里来的……这样一直追溯到古代的老子、孔子等,一直追到生命的本体。外在追溯到圣贤那里去,内在追溯到神性那里去,用我们古人的话叫追溯到“道”。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就形成了一个脉,这条脉就叫法脉,法脉的别名就叫“道统”。
法脉又叫心脉,一代一代的师徒之间心灵相通,这又叫血脉。常用的是“法脉”和“道统”这两个词。道统即是法脉,法脉即是心脉,心脉即是血脉,血脉即是生命之脉,一代一代的心心相印、生命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