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谛的真理和智慧,出离三界
《天台宗纲要》
第十四集(三)
藏教
(五)六即
1. 理即
2. 名即
3. 观行即
4. 相似即
(3)忍位
点击上面图片
观看讲课视频
视频时长34:21
(五)六即
(3)忍位。
从顶位再进一步,得信、进、念、定、慧五善根,对于真谛的道理,愈加明显,烦恼的势力,愈加削弱,对于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忍可于心,这叫做忍。
--- 《天台宗纲要》
这时候我们就看到三十七道品是怎么用的了。四圣谛一直贯穿着整个三十七道品,当忆念四圣谛的时候,我们的福报和智慧就会增加,当我们生命的正能量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四如意足、五根又会再增进上来。
(五)六即
(3)忍位。
忍位又分为三:下忍位、中忍位、上忍位。
下忍位:以三十二行为能观(三十二行见表),遍观欲界四谛和色界、无色界四谛。
中忍位:缩灭能观的三十二行和所观的八谛,有七周减缘,二十四周减行。缘,就是欲界的苦缘、集缘、灭缘、道缘,和色界、无色界的苦缘、集缘、灭缘、道缘,共有八缘。在道理上讲,这是三界的四谛,在修行人以心念缘道理时讲,就叫做缘。行,就是苦缘下的苦、空、无常、无我四行;集缘下的集、因、缘、生四行;灭缘下的减、尽、妙、离四行;道缘下的道、正、迹、乘四行;欲界四缘下共有十六行(顶位中所说的十六行观,便是这十六行),加上色界、无色界四缘下的十六行,共有三十二行。七周减缘,二十四周减行,下面说明。
上忍位:中忍位七周减缘,二十四周减行,减到最后一行只剩二刹那的时间了,这时就到了上忍位。从上忍位再经过一刹那,只剩一刹那的时间了,这时就到了世第一位。从世第一位再经过一刹那,便证得了须陀洹果。
--- 《天台宗纲要》
要证得须陀洹果,多么不容易啊!因为我们是凡夫,所以越听越糊涂。佛陀讲这个法的时候,就是对着我们的根性讲的,就像针炙一样,取穴很准的。所以随着佛陀的讲法,众生心开意解,就可以证须陀洹果。不同的众生听得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听意思,有的人听佛的悲愿,有的人见到佛的法身,所以同样一场法会,受用各不相同。佛一圆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所以我们信了佛教,就要好好地学,因为佛教不仅不是迷信,而且佛的智慧还这么广大。
世间说一分钟有六十秒,秒再往下分,我们几乎就不太分了,但是佛教把它分得更细。按照社会在进步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现在应该对时间分得越精确,代表这个时代越进步,但实际上我们这个时代根本没有时间观念的。在佛陀时代,佛讲时间概念才会分到那么细。我们看时间,刹那是多少生灭,可以很细的。实际上这里面就是顶位,几个刹那就证须陀洹果了。
这几个刹那就把整个三界都梳理了,好像用四谛的真理和智慧打通三界的脉络一样。不仅我们的智慧会淤塞住,我们的气会淤塞住,甚至我们对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认知也会淤塞。三界的缩影就是你的生命,那怎么超越出三界?
刘丰教授说三维是四维的缩影,四维是五维的缩影,我们要出三界,三界在哪儿?三界就在我们的生命里,我们的生命当下就有欲、有色、有无色界。
当我们以四谛法来观的时候,越来越细,细到连三界都在四谛的真理下,知道它的苦,断它的集,修这个道,然后时时地以佛智灭着种种的见思烦恼。
对于凡夫来说,四谛只是个概念,只是个名相,但对修行人来说,这四谛已经成为佛陀的真理,变成自己的血液,变成自己的呼吸,变成自己生命的本质了。当四谛越来越变成生命的本质的时候,道谛在发生作用的时候,就能灭苦断集。
当修行到暖位的时候,当三界在四谛法的时候,你的生命会越来越暖,你的生命会达到顶,最后达到世间第一,然后几个刹那就可以证入须陀洹。这个时候的三界,不再是外面的所谓的三界,它还是在你的生命里面,而你已经打破了生命中三界的这些虚妄的相。所以说简单也很简单的,不离法座,在正念当中,有可能就出离三界了。
正
念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以法眼知,是人随信行,是人随法行,是人无相行,是人行空解脱门,是人行无相解脱门,是人行无作解脱门得五根,得五根故得无间三昧,得无间三昧故得解脱智,得解脱智故断三结 —— 有我见、疑、戒取,是人名须陀洹。”
释提桓因语须菩提:“是摩诃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无量波罗蜜、无边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诸须陀洹、须陀洹果从是般若波罗蜜中学成,乃至诸阿罗汉、阿罗汉果、诸辟支佛、辟支佛道、诸菩萨摩诃萨皆从是般若波罗蜜中学成,能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是学成。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共僧叡译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