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皆空,到底空的什么?
佛教“四大皆空”的内涵
许多人往往拿“出家人四大皆空”来比喻出家人看破红尘名利、看破世事,但“四大皆空”的内涵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说,佛教讲的“四大”是指“地、水、火、风”这四种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
佛教把一切物质现象归纳为四种基本要素,即坚性的“地”、湿性的“水”、暖性的“火”、动性的“风”,谓之“四大”。四大可分为内、外两大类:同心识和合而形成众生肉体的为“内四大”;不同心识和合而形成山河大地等的为“外四大”。通常从前者的意义引申,称人身为“四大”,后常称看破红尘、身无牵挂的超脱态度为“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讲的是空性,四大的本性是空的,四大的作用是不会空的。从有生命体的人来说,比如人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变换,发毛、爪齿有脱落,体重有增减;而血液、痰泪等都在不断新陈代谢,也不实在;人的体温随着春暖秋凉不断变化,从来不恒实不变;而人随着呼吸不断更换身体中的气息,没有一样属于实在的“我”。
佛教讲“空”不是消极的空无
很多人都把佛教讲的“空性”理解错了,要么以为“一切皆空”,认为四大、万法都是空的、虚假的,什么事都不必做,生活也没有意义,也不用取舍善恶、取舍因果,然后随便杀生、吃肉喝酒、轻视戒律、诽谤因果;要么以为“一切不空”,对什么都去拼命执著而产生无量无边的痛苦。
佛教讲的“空性”不是“没有”,虽然“空”是“没有”的意思,但这个“空”与“有”是一体的。四大是“空”的,缘起的作用却“不空”,这个“空”与“不空”是一个意思。“空”不是什么也不存在,“不空”也不是实有的有。
学佛要从离恶行善、转迷启悟中去证得空性,很多人一听到佛法讲“空”,好像条件反射一样认为什么都没有,是消极、是悲观,这都是由于不了解佛法所引起的误会,须纠正过来。
佛说一切皆空,同时即说一切因缘皆有,不但要体悟一切皆空,还要知道有因有果、有善有恶。大乘佛法,皆说“空”及“不空”两方面。虽有专说“空”时,其实亦含有“不空”之义。《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假设“四大不空”,生活就有意义了?
不要太执着于生活的意义
了知“四大皆空”的真理,开启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