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果前的准备是漫长的
0
《天台宗纲要》
第十五集(一)
藏教
(五)六即
1. 理即
2. 名字即
3. 观行即
4. 相似即
(3)忍位
(4)世第一位
点击上面图片,观看讲课视频
视频时长32:24
(五)六即
4.相似即
(3)忍位。
在下忍位,普遍观察欲界和色界、无色界的苦、集、灭、道八谛,修苦、空、无常、无我等三十二行。
在中忍位,渐渐缩减能观的三十二行和所观的八谛,一直减剩一行二刹那。这里就有七周减缘和二十四周减行:开始观察欲界和色界、无色界,上下八谛下的三十一行,只除去了色界、无色界道谛下的乘行,这叫一周减一行(就是乘行);次观察上下八谛下的三十行,除去了色界、无色界道谛下的迹行,这叫二周减二行(就是迹、乘行);次观察上下八谛下的二十九行,除去了色界、无色界道谛下的正行,这叫三周减三行(就是正、迹、乘三行);次观察上下八谛下的二十八行,除去了色界、无色界道谛下的道行,到这时候,色界、无色界道谛下的四行,都除去了,那么所缘的道谛,同时也就除去了,这就称为一周减缘。再减下去,先除去欲界道谛下的乘行,这叫五周减五行;再除去欲界道谛下的迹行,这叫六周减六行;再除去欲界道谛下的正行,这叫七周减七行;再除去欲界道谛下的道行,到这时候,欲界道谛下的四行都除去了,于是所缘的也就除去,这就称为二周减缘。
就是这样的减下去,一直减到只剩欲界苦谛下的苦行(或只剩空行),这里共有七周减缘,二十四周减行,总共有三十一周减缘减行(上面表中,三十二行下所注的数目字,四、八、十二、十六、二十、二十四、二十八,都是减缘的,共有七周。一、二、三、五、六、七、九、十、十一、十三、十四、十五、十七、十八、十九、廿一、廿二、廿三、廿五、廿六、廿七、廿九、三十、三十一,都是减行的,共有二十四周)。
在上忍位,只减剩欲界苦谛下一行(苦行或空行)的二刹那,再经过一刹那,就证到了世第一位,所以上忍位事实上只有一刹那的时间。
--- 《天台宗纲要》
我们到现在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呢,还敢说自己学佛吗?不学佛的人总是会说:佛教就是教人做好人的。对于这种人,我们真的没办法跟他说,我们学佛了还不懂呢。所以我师父跟我说,一年学医,万病总治;十年学医,寸步难行。
他老人家比喻学佛也是这样的,刚学佛的时候,不仅写东西,劝这个劝那个,干这个小组,那个小组,自己都能写论写书。我也碰到好几个人,文字功底很好,一学佛,马上就能写书,就能够劝人了,惭愧啊,真的是要常惭愧啊!
佛说的还是最简单的藏教,这还能数出来一二三四五六,真到了无形无相的,数都数不到。我们修行经历时间最长的就是资粮位、加行位,到暖位已经就快了,暖、顶、忍,到忍位也是很快的。
《大般涅槃经》
迦葉言:“世尊,得阿那含亦复如是,亦得八智,具十六行,何故不得名须陀洹?”
“善男子,有漏十六行有二种:一者,共;二者,不共。无漏十六行亦有二种:一者,向果:二者,得果。八智亦二:一者,向果;二者,得果。须陀洹人舍共十六行,得不共十六行,舍向果八智,得得果八智。”
“世尊,何因缘故名须陀洹遍观四方?”
“善男子,须陀洹人观于四谛获得四事:一者,住坚固道;二者,能遍观察;三者,能如实见;四者,能坏大怨。坚固道者,是须陀洹所有五根无能动者,是故名为住坚固道。能遍观者,悉能呵责内外烦恼。如实见者即是忍智。坏大怨者谓四颠倒。”
(五)六即
4.相似即
(4)世第一位。
从上忍位经过一刹那,就证到世第一位,再一刹那,就证到须陀洹果。所以世第一位,事实上也只有一刹那的时间。因为身心仍属有漏,所以称世间,而于世间法中,最为超胜,所以叫做世第一。
《俱舍论》中有四句颂:
暖必至涅槃
顶终不断善
忍不堕恶道
第一人离生
证暖位的人,遇到恶因缘,还能造五逆重罪,断善根,堕无间地狱。不过他虽堕地狱,终不久住,以后必定能生人道中,证涅槃果。若到顶位,虽造恶业,堕三恶道,必不起大邪见,必不断善根。若到忍位,虽起烦恼恶业,决不会再堕三恶道。若到世第一位,只有一刹那,便入见道,证须陀洹果,永不再生四趣中。
--- 《天台宗纲要》
到世第一位的时候,真到百尺竿头的时候,也是很快的,这一过就是出世间了,所以证果是很快的,但是证果前的准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凡夫呢,越学越发现自己的凡夫性露出来了,就会发现修行这么难。如果佛果就像馒头一样,一人发一个,那大家肯定一口就吃掉了,但现在是要靠善根、福德、因缘的。
四趣是什么?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也就是说,修行能修到暖、顶、忍、世间第一,那还了得了!我们在座的,谁一定能修到吗?不一定的。有可能你最看不起的那个人修得都比你快。修行真的是人人平等,你都不要觉得自己怎么样,最伶牙俐齿的有可能在修行上最差。所以修行真的是不可思议的,静权法师讲了,既不要认为理即佛,我就跟佛一样,然后就开始大言不惭,也不要觉得“行藏事尽非”,我就很差,不一定的。
只要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每天好好修,闻思、精进,但是我们现在的共同相,能够入资粮位就不错了,然后个个再修加行位,到一定程度就开始起暖,然后到顶、忍、世间第一。
《阿毗昙毗婆沙论》
今欲说其所以名世第一。名第一者,此心心法于余法,为最为胜、为长为尊、为上为妙, 以如是等义,故名为第一。
问日,言第一者,于世法中,为都胜、为分胜耶?若都胜者,彼则不胜见谛边等智,何以故?彼等智见道眷属不相离,慧力胜故,一切见道慧力偏多。复次,彼亦不胜净修勋禅,何以故?修勋禅者,不与凡夫同生一处。复次,彼亦不胜得尽智时一切善根,何以故?得尽智时,所修善根,永离一切诸垢障故。
言都胜者,非谓一切事业中胜,但以能开圣道门故,胜彼见道边等智。虽是见道眷属不相离慧力胜,而不能开圣道门。
(五)六即
以上内凡四位(暖、顶、忍、世第一),外凡三位(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通叫七方便位,也叫七贤位。这七方便位,在佛法中说起来,都是凡夫地位。请读者想想,超凡入圣,是何等不容易啊!依通途法门修,是这样地困难,而我们现在遇到既简易而又圆顿的净土法门,为什么还不信呢?
--- 《天台宗纲要》
我们要不要随喜阿罗汉?特别随喜啊!不要说祂是小乘,我们连小乘的边也摸不到的,祂已经出三界了,鲤鱼跳龙门,跳过去是不容易的。
净土法门为什么叫圆顿?因什么而圆顿?因为佛陀的圆顿,我们只是沾佛的光。那我们为什么今天还要来学这些法门呢?这也是为了感佛恩,不令佛陀为世间讲的教法消失掉。因为现在是末法时代,一方面我们也知道为什么要求生西方净土,另一方面,哪怕我们从纪念意义上来说,我们也是想把佛陀的这些教法传承下去,实际上要修到这七方便位是很不容易的。
比如在座的各位,谁要有暖位现出来,那是很稀奇的,禅堂里是很希求能修到暖位的人的。但在见地上就不知道了,因为禅宗的见是不一样的,禅宗的见主要依照着善知识,哪个禅堂要有开悟的人,那就很了不得了。
《成实论》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行须陀洹有三种人。一随信行,二随法行,三随无相行。信行者,若人未得空无我智,信佛法故随佛语行,故名信行。如经中说,我于是事以信故行。
法行者,是人得空无我智,在暖顶忍第一法中,随顺法行,谓空无我等是名法行。是二行人,入见谛道见灭谛故,名无相行。是三种人,名行须陀洹果者。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