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众生业尽,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天台宗纲要》

   第十七集(二)

藏教

(五)六即

1. 理即

2. 名字即

3. 观行即

4. 相似即

5. 分证即

6. 究竟即

(1)小乘阿罗汉果

(2)中乘辟支佛果

(3)大乘佛果

点击图片观看讲课视频

课程:《天台宗纲要》第十七集

讲述:上传下喜法师

地点:宁波慧日禅寺

时间:2018年

本集视频时长:44:14

(五)六即


6. 究竟即。

(2)中乘辟支佛果

辟支佛,就是缘觉,也叫独觉。有的辟支佛,出有佛世,修佛十二因缘的教法而悟道,叫做“缘觉”;有的辟支佛,出无佛世,独自觉悟,就叫“独觉”。辟支佛不但断见、思烦恼,并且还能进一步侵除习气。习气是习惯气分;烦恼譬如臭物,习气譬如臭气,阿罗汉虽断见、思烦恼,还有习气存在,譬如臭物虽除,臭气仍旧存在;辟支佛则连习气也除去了,譬如臭物已除去,连臭气也没有了,所以辟支佛是超过阿罗汉。

(3)大乘佛果

佛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意义。藏教本来是小乘,怎么有大乘佛果呢?藏教的人,本来只求证阿罗汉果。虽然如此,他们在修行的时候,也见到佛的身相、佛的功德等等,因此就有藏教的佛果。其实这藏教的佛果,乃是佛为了要度藏教的人,权宜应现,真正的大乘佛果并不如此。

佛果是从菩萨修成的。菩萨,具足名“菩提萨埵”,那是梵语,华言“大道心众生”,也叫“觉有情”,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意思。菩萨从初发心,缘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而发四弘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度。经三大阿僧祇劫,更住百劫,修相好因,方成一生补处菩萨,然后示现八相而成佛。

第一阿僧祇劫,常修六度行,虽勤修事善,而观察真谛的智慧很不够,亦不自知将来可以成佛,若望小乘位次,准当外凡位(准,是指见理断惑相当,并不是说修了一大阿僧祇劫的菩萨,只及到小乘的外凡位)。藏教所说菩萨,只是伏惑行因,就是但伏见、思烦恼,令不发起,而修因行,却并不断见、思烦恼。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藏教的人,以为生死是由见、思烦恼而来,若断见、思烦恼,便不能再受生死;而菩萨却要在生死中,广度众生,若断见、思烦恼,又如何再到生死中度众生呢?假使佛说:菩萨已断见、思烦恼,能入生死。就要令藏教的人,发生疑惑,因此佛就说:藏教菩萨是不断见、思烦恼的。其实,哪里有不断见、思烦恼的菩萨呢!

--- 《天台宗纲要》

///

所以弥勒菩萨久劫修行,也是这样示现的,不断根本无明。最后一品无明不断,其实是为了润生。当祂在龙华树下证道的时候,祂说我累劫修行就是为了度众生,现在发现没有众生可以度,这是已经圆满了。

向上滑动阅览

《天台四教仪集注》

宋高丽国沙门谛观

从初发心,缘四谛境,发四弘愿,修六度行。一 、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缘苦谛境。二、未解者令解,即烦恼无尽誓愿断,此缘集谛境。三、未安者令安,即法门无量誓愿学,此缘道谛境。四、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即佛道无上誓愿成,此缘灭谛境。既已发心,须行行填愿,于三阿僧祇劫,修六度行,百劫种相好。  

《大智度论》

龙树菩萨

三种道皆是菩提:一者、佛道,二者、声闻道,三者、辟支佛道。辟支佛道、声闻道虽得菩提,而不称为菩提;修功德中菩提称为菩提,是名菩提萨埵。

问曰:齐何来名菩提萨埵?

答曰:有大誓愿,心不可动,精进不退。以是三事,名为菩提萨埵。

第二阿僧祇劫,修六度行,对于四谛的道理渐渐明白,但还没极其明白,虽然自知将来可以成佛,但还不能对人说。若望小乘位次,准当暖位。

--- 《天台宗纲要》

///

这里提到第二阿僧祇劫,一个阿僧祇劫地球都不知道要毁坏多少次。第一个无量,第二个无量,无量还有第一个、第二个吗?所以佛教的很多道理是要参的。修六度行,按照藏教理论,只相当于小乘的暖位。

第三阿僧祇劫,修六度行,对于四谛的道理更加明白,自知将来可以成佛,也能自说:“我于来世,当得作佛”。若望小乘位次,准当顶位。

经过三阿僧祇劫,六度已经圆满,更须经百劫修相好因。六度圆满,各有相貌;像尸毗王以身施鸽,是布施满的相貌;须摩陀王持不妄语戒,是持戒满的相貌;羼提比丘为迦梨尸王割截手足,安忍不动,是忍辱满的相貌;大施太子入海探宝,是精进满的相貌;尚阇黎仙人坐禅,鸟于髻中生卵,是禅定满的相貌;劬嫔婆罗门大臣,分阎浮大地作七分,是智慧满的相貌。

百劫修相好因:佛有三十二相,每一相用百福,每百福庄严一相,经过百劫,修成三十二相的因。怎样算一福呢?这有几种解释:有的说像转轮圣王,于四天下自在为王,称为一福。有的说像帝释天王,于忉利天、四王天中自在为主,称为一福。有的说像他化自在天王,在欲界得自在,为一福。有的说除补处菩萨,其余一切众生所得的福报,合为一福。有的说大千世界一切众生所有福德,共为一福。有的说大千世界一切众生瞎眼,能替他们医好;大千世界一切人都受毒药,能替他们医好;大千世界一切人应死,能救济他们令不死;大千世界一切人破戒、破见,能教他们得净戒、开正见,有这些功德,方能算做一福。这样经过百劫,修相好因,方成一生补处菩萨(这是指藏教的一生补处菩萨)。若望小乘位次,准当下忍位。

--- 《天台宗纲要》

///

当补处菩萨太不容易了,我估计很多人想不通的,想不通是很正常的,我好多年都想不通。普贤菩萨的大愿“众生业尽,虚空有尽,我愿无穷”。众生业都尽了,虚空界都尽了,愿还不尽,什么时候成佛呢?这是要修到一定程度上才会明白的。

我们凡夫的思惟就是这样的。看电影的时候,就想到会有结束的时候,我们求出三界也是为了结束生死,但是菩萨就不一样了。我们希望娑婆世界有结束的一天,请问你想不想极乐世界有结束的一天?不想的。极乐世界是无穷无尽,如果你的生命状态特别好,都是正能量的,你想它结束吗?不想的。众生没有了,虚空没有了,我也不愿意结束这种菩提心的状态,不愿意结束这大愿的状态。

藏教的解脱大多数是依靠自力,实际上从圆教的角度来说,以为这是自力,实际并不是。你所证得的资粮位、加行位及暖、顶、忍、世间第一,实际上这些还是佛的力量呈现出来的。只不过根器小,不知道这些,以为就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比如我们现在在三宝地里听课,哪怕没听懂也是得加持的。有的寺院哪怕不上课,但是有出家人在,有护法居士在,那也是佛的事业,都是佛的力量所化现的。听课也是佛的力量化现的,听懂了是佛的力量化现的,没听懂也是佛的力量化现的,但是藏教就认为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向上滑动阅览

《大智度论》

  龙树菩萨

问曰:几时名阿僧祇?

答曰:天人中能知算数法,极数不能知,是名一阿僧祇。如一一名二,二二名四,三三名九,十十名百,十百名千,十千名万,千万名亿,千万亿名那由他,千万那由他名频婆,千万频婆名迦他,过迦他名阿僧祇。如是数三阿僧祇:若行一阿僧祇满,行第二阿僧祇;第二阿僧祇满,行第三阿僧祇。譬如算数法,算一乃至算百,百算竟,还至一。如是菩萨一阿僧祇过,还从一起。

初阿僧祇中,心不自知“我当作佛不作佛”;二阿僧祇中,心虽能知“我必作佛”,而口不称“我当作佛”;三阿僧祇中,心了了自知得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我于来世当作佛。”释迦文佛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佛,为初阿僧祇;是中菩萨永离女人身。从罽那尸弃佛至燃灯佛,为二阿僧祇;是中菩萨七枚青莲华供养燃灯佛,敷鹿皮衣,布发掩泥,是时燃灯佛便授其记:“汝当来世作佛,名释迦牟尼。”从燃灯佛至毗婆尸佛,为第三阿僧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佛日清凉宝

佛日清凉宝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日清凉宝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日清凉宝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日清凉宝。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