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是趣入佛子行的根本
佛陀告诉舍利弗,
诸菩萨的大悲没有断绝之时。
初入大乘道:悲心最重要
BUDDHA DHARMA
荷担尽度众生的重担依赖大悲。行者进入大乘道,以度化众生为己任。
如果不能承担度化众生的重担,则不算是进入大乘道,而度化众生的重担又完全依赖于大悲心。
有了大悲心的力量,就能推动自心立下救度众生的坚定誓言:为了沉沦生死苦海的一切众生,我立誓救度拔济,绝不舍弃一个众生。
如果悲心下劣,心力不够,连度化众生的勇气都没有,不可能立下誓言,更不可能去实际救度。
比如,当孩子掉入火坑时,父母会立马设法救出他们,毫不犹豫;
又好比别人的房子着火了,你可能会喊“啊!那个房子着火了”,如果自己的房子着火了,马上会不顾一切的冲进去。这就是悲心强弱不同的缘故。
所以,初入大乘道,悲心最为重要。
入大乘菩萨道,行持六度万行之佛子行的根本即是大悲心。
如《无尽意菩萨经》中所说:“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修行大悲亦不可尽。何以故?舍利弗,如人命根即以出息入息为本,菩萨如是修学大乘以大悲为本。如转轮圣王以轮宝为本,菩萨如是修一切智以大悲为本。”
佛陀告诉舍利弗说,诸菩萨的大悲没有断绝之时。
为什么呢?就像呼吸是人类生命不断绝的根本,同样,大悲心是菩萨修学大乘的根本。又比如,转轮圣王以轮宝为根本,才能胜伏一切,利益四方。同样,大悲心是菩萨修学一切智的根本。
我们都知道呼吸对一个人生命的重要性。有了呼吸我们才得以生存。
同样道理,菩萨拥有大悲的特质,由大悲牵引,菩萨才会行持救度众生的六度万行,可以说,大悲心是佛子行的前导。
大悲心需数数串习
BUDDHA DHARMA
若不数数修习大悲则堕小乘。
虽然在最初的时候发起了救度众生的大悲心,进而趣入利他的正行,但是要把这一份心持续下去并不容易。
一方面来说,有情众生的数量无量无边,行为恶劣粗暴,经常恩将仇报。
另一方面来说,菩萨学处难以行持,广无边际,而且要经历无数劫恒常精进。综合这两种情形,菩萨很容易胆怯、畏惧而堕入小乘中。
凡夫的特点就是很容易受外境干扰。
比如我们听闻了悲心的法义之后,心中或许会下定决心救度众生,但是一回到日常生活,面对不喜欢的人或不顺心的事,我们的心又会落入到情绪中,这时候不生起嗔恨心已经很不错了,不要说还能想到利益众生。
所以,仅仅是最初发一次大悲心是不够的,想要真正荷担起救度一切众生的重担,应该恒时修习大悲心,使大悲逐渐稳固、增长。
///
《大智度论》中记载:
佛陀的弟子舍利弗曾经在六十劫当中行菩萨道,勤修布施。当时有一人前来乞讨,索要他的一双眼睛。舍利弗说:“眼睛对您没什么用,要它做什么呢?如果您需要我的身体和财物,都可以给您。”
来人说:“我不要你的身体和财物,只想要你的眼睛。如果你是布施度的行者,就应施舍给我。”
于是,舍利弗挖出自己的一只眼睛给他。结果没想到那人用鼻子嗅了一下,嫌眼睛臭,便将其丢到地上,还一边唾弃一边用脚去踩。
舍利弗心想:“这样下劣的恶人实在难以度化!眼睛对他根本毫无用处,却偏要索取,得到以后又将其抛弃,还要用脚去踩踏,还有比这更过分的吗?像他这样的众生,实在没办法度化,不如回去调整自心,争取早日脱离生死。”
于是,舍利弗又从菩萨道退到小乘中。
从这则公案就知道,如果大悲心没有增长稳固,在遇到艰难困苦或者众生的邪行时,非常容易从大乘道中退转。
所以说,我们每天都要念诵《发心仪轨》,再三地发菩提心,就是为了让大悲心稳固、增长。
菩提心力量的强弱,视大悲心而定,一切诸佛菩萨修道的速度快慢也是由大悲心的力量大小来决定的。
有些菩萨入密乘门求快速解脱,也是大悲恳切的缘故。若能快速完成密乘修道,也是因为大悲心的力量。
以前噶当派有一位大德叫金厄瓦格西,他生前一直发愿死后到地狱去度化众生,后来接近圆寂时,面前显现了清净刹土的境界,他特别失望地喊:“不!我要去的是地狱……”
金厄瓦格西的悲心发到极致,一定要去度化最苦难的众生,反而迅速地圆满了资粮,得生清净刹土。
很多人随随便便地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当然,如果你是佛菩萨,那就不要紧;如果是凡夫,那就另当别论。
我们连人间的刀割、火烧都忍受不了,何况地狱?以前法王如意宝再三说了:发愿特别重要,不要乱发愿,我们要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等清净刹土。这个特别重要。
现在世间上有些人,为了集体或国家的利益,尚且不顾一切,最后英勇牺牲。
我们作为大乘行人,看见众生陷入痛苦危难,也应该有付出生命的勇气。当然,连生命都能付出,那些财产、名声、地位等身外之物更不在话下了。
真正利益众生的人,根本不会炫耀自己,也不会时时想着自己的利益。如果不能利益众生,菩萨连往生极乐世界,享受清净刹土的妙欲都不会贪求。
菩萨一想到六道众生的痛苦,就悲切难忍,一心一意想解救他们,根本不可能有心情去享受种种妙欲,就好像母亲看到儿子遭受痛苦,不可能有心情在一旁享乐的。
成佛亦为利益众生
BUDDHA DHARMA
诸大菩萨获证佛果位时,不会像小乘行人一样安住在寂灭中,而是乃至尽虚空、遍法界之间,恒时不断利益众生,这也是由于大悲的威力所致。
如果没有大悲心,必定和小乘声闻缘觉一样,堕入寂灭涅槃的边。
我们一定要明白,成佛和利益众生二者的关系。我们成佛是为了什么?
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而不是仅仅为了个人成佛而去享受安乐,如果单单为了个人成佛,或者我们先去享受一会安乐,再回来利益众生,以这种发心去修行,根本没办法圆满佛果。
要知道成佛的修行要彻底地断除自私自利,唯一是利益众生,所以我们必须要具备这样的发心。
而只有具足悲心,才能够有足够的动力去行持利益众生的事业,而不会贪图自我禅定的安乐。
总之,正是源于大悲的威神力,才使诸佛直至众生界尽之间,相续不断地救护众生。
文|整理自
次第花开网站 >资料 >慧持法师
《开显解脱道》 第28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