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虚舟禅宗概论6012 真心妙体(二)



6012  真心妙体(二)


好,我们再继续看这个经文。


“一种平怀,无纤毫瑕翳。一切山河大地,草木丛林,万象森罗,染净诸法,皆从中出。故圆觉经云: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蜜,教授菩萨。圭峰云:心也者,冲虚妙粹,炳焕灵明,无去无来,冥通三际,非中非外,洞彻十方。不灭不生,岂四山之可害;离性离相,奚五色之能盲。故永明唯心诀云:夫此心者,众妙群灵而普会,为万法之王;三乘五性而冥归,作千圣之母。”


后面这几句,就有点太附加人文的东西了,就不够透。所以依经不依论,和佛经还是不一样,这是论。所以这当中,有些部分尤其引用的未必都是最高级别的东西。所以我们读经的时候,不能被文字障。而且依经不依论,像刚才这个:“众妙群灵而普会”、“为万法之王”,这里面夹杂很多人的东西,而不是那个直接性灵的呈现。其实这些在高阶的修法,其实这些都要荡去的,说到这,为什么叫四依法,不能说这是名人,这是高僧,“依经不依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那么就是我修行当中,要能够把这种文化的分泌物摘掉,要不就被它,叫又一层公案,又生一个是非,叫好肉剜疮。禅宗有很多对这个辨析和勘破,叫好肉剜疮,就是此类。


那么好,我们再回来真心正信、真心异名、真心妙体。我们说“高高山顶立”,就是对这个信的敞开,而成为修行的土壤。“深深海底行”,就是回到这一个从粗大身到精微身,再到极精微身的这个我们所依赖的舟船,也就是人身难得的这个人身,作为我们的呼吸之间,拿放之间,这个深深海底性行,叫本分事。一切一本分事。这当中把那些概念、价值、得失、人我全拿掉之后,是什么呢?就是说的“五八六七果因转”,就是前五识,成所作智,眼耳鼻舌身,直接和第八识去相通,中间不夹杂人我。那第六识呢,从这种第六识分别识,爱增心,变成了清晰。它是我们的报身,是我们的明觉,所以转为妙观察智。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点,我们说第六意识,意识本身是一种明心见性的心的明觉的能力。当我们颠倒过来,变成意识,这些知识,清晰分别,变成了我们的那个法执,变成了那样的一个概念系统。进而它为第七识提供素材,然后由第七识作为判断,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昏君,第七识的一个昏君。然后呢,第六识,这些是大臣,给这个昏君提供素材,让这个昏君通过这个素材,作出各种行为。然后操纵了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这些老百姓。最后,所有的业又埋回如来藏,这样业业相续。那么我们再回到前五识和第八识,叫“五八六七果因转”。因为六和七是在因上,前五识和第八识在果上,所以第五识和第八识,一个叫无恒而无审,一个叫有恒而无审,它们都不判断。那么第七识是人我,第六识本来是清晰。所以修行当中呢,我们这些课程,都要依赖于我们这样的一种清晰。其实这个清晰,是我们心的本来面目,是为我们的报身。


所以皈依佛,皈依法身佛,法身汝之性也。皈依法,法者汝之智也。皈依僧,僧者汝之行也。所以这个僧,也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那么这时候,我们的第六识就转为妙观察智,是清晰。所以修行叫打禅七,是直接打掉第七识。所以第六识成为明觉,前五识成为妙用,第八识转为如来藏,叫大圆镜智。“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为什么“妙观察智见非功”呢?因为它就是心的明性。“成所作智同圆镜”,同这个大圆镜智,所以叫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这就是“一朝风月万古长空”。“人皆畏炎凉”,是在第七识。“我爱夏日长”,为什么?我只是在,我就是在这里。“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会与不会切忌承当。”不承当,所以是真心妙体。所以由真心正信到真心妙体,这就是我们修行的根基。


补充再展开一下,就刚才说的妙观察智。那么妙观察智,会展开什么呢?我们基于妙观察智会理解轮回,看到轮回的过患,看到因果的轮转。所以我们说四外加行,因果不虚,轮回过患。进而从因果和轮回当中,理解人做不了主,而生出这样的真正的悲心。这时候,我们由这个理解,和大家这种不得意,陷于苦当中,生出一个由衷的一种温暖的心。也因为这个,清晰不卷入,所以心可以休歇,就是我们反复讲的“闲”,“应处空闲,舍诸乱意”。


然后另外呢,因为这个清晰,在事情上又随缘应化,那么就是缜密。我们不是空性傻在那里,不是手不分瓣。而是说该做什么做什么,反倒是智慧。所以它是缜密,我们修法当中,是丝丝入扣,完全缜密的。所以缜密,细到无限,其实就是接近空性,因为它是明觉,所以明空是不二的。这个清晰、缜密,和闲、温暖和理解是在一个整体。那么这个就是我们妙观察智。



总结一下,妙观察智的显现呢,会是理解、温暖、休歇、缜密。所以我们要依赖这个意,这就是人身的宝贵。如果一只猫,一只狗,它的意根是不足以去真正理解佛法和修行佛法的。所以只有人的心,严格地说,人的身,他提供了这样修行的一个可能。所以我们要利用这个意识,也就是转成妙观察智。


那我们这样地去修,去勘破第七识的自欺。然后借着因缘去消掉我们第八识里埋的种子,“随缘消就业,但莫造新殃”。整个的修行系统,就是由这个关系丝丝入扣形成,因为因果是连绵的,因为事相也是延绵的,那么自然它是缜密的。当我们了知这当中,整个时间和空间当中,是没有那个空格的,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所以自然也就是缜密。


当我们能够随顺的时候,这个就叫“如如”,“如是”,“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是名如来。”这也就是说:“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灵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就是这个。所以反过来刚才讲了,借用我们这个“五八六七果因转”,“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那么这就是,我们回到石头希迁的整个修行系统,它把我们带入到生活,让我们就在我们在的地方开始。我们继续看原文:


“三乘五性而冥归,作千圣之母,独尊独贵,无比无俦,实大道源,是真法要。信之,则三世菩萨同学,盖学此心也;三世诸佛同证,盖证此心也;一大藏教诠显,盖显此心也;一切众生迷妄,盖迷此心也;一切行人发悟,盖悟此心也;一切诸祖相传,盖传此心也;天下衲僧参访,盖参此心也。达此心,则头头皆是,物物全彰;迷此心,则处处颠倒,念念痴狂。此体是一切众生本有之佛性,乃一切世界生发之根源。故世尊鹫峰良久,善现岩下忘言,达磨少室壁观,居士毗耶杜口,悉皆发明此心妙体。故初入祖门庭者,要先识此心体也。”


所以说“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会与不会,切忌承当”。

“月映虚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中国佛教网

中国佛教网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中国佛教网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中国佛教网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中国佛教网。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