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多记好不记坏 存诸多禁忌不肖之事刻意回避


点击上面祖源文化传播关注我们

       国有史,邑有志,家有谱。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记录着家族的来源以及迁徙的整个轨迹,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家谱出现于何时?最早的家谱是什么样子?在古人眼里,家谱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家谱——

  中华民族三大文献之一

  家谱又称宗谱、族谱、家乘等,用来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迹。

  “家谱与国史、方志一起,并称‘中华民族三大文献’。”中国姓氏文化研究委员会秘书长于丽黎介绍,在过去,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制度规范,是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在当代,家谱则代表重要的传统文化,具有文学、社会和史料价值。

  “叙本系,述始封;明世次,别亲疏。”这是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上记载了家族的始祖、世系和历代名人,辨明了长幼辈分和同辈之间的亲疏关系。

  要想深入了解“世系表”中族人的历史功绩,就得看家传。家传记述了家族中有名望、有功绩者的事迹,作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家传分为列传、内传和外传等。列传记录家族中有功绩的男子,内传记录家族中有品行的女子,外传记录家族中已出嫁的、有品行的女子。

  另外,家训也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法律的补充。家训注重家法国法、和睦宗族乡里、孝敬父母长辈、合乎礼教名分、祖宗祭祀程序。

  此外,祖像、像赞、墓图、墓志、墓表、杂著、杂记、行状、契约、诰敕、凡例、寿序、挽诗、祭文、谱说、谱歌、谱诗、恩荣录等,都是家谱中记载的主要内容。

  家谱起源于商、周时期

  中国历来宗法观念浓厚,甲骨文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口头家谱”或“结绳家谱”。

  姓氏文化研究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家谱起源于商、周时期比较可信,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先秦时期,普通人家并没有修谱的传统,社会上流传的《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专门记载帝王世系传承。这时的“家谱”其实与“国史”无异。

  秦汉以后,《帝王年谱》、《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出现,王公贵族中逐渐兴起了修谱的传统。不过,这一时期的一般百姓仍没有修谱的能力,他们的修谱行为也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所允许。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盛行,等级制度森严。代表一个家族地位的家谱,成了门阀世族之间通婚的重要依据,也是这个家族中男子做官的主要考核资料。

  到了隋唐五代,修谱之风逐渐从官方流行到民间,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的现象。这时候,修谱成为同姓、同族人们之间的大事,也是联系家族成员的主要纽带。

  后来,修谱之风盛行,成为国人“生命的一部分”。那时,人们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等。

  家谱只记好不记坏

  倪(郳)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倪氏族谱收藏研究部部长倪毓佩先生从事修谱工作30多年,对家谱文化很有研究。他说,家谱自产生以来,便有着诸多“禁忌”。

  修家谱与修史一样,都会刻意回避一些内容。比如,家族内有谁犯了法,或者做出什么不肖的事,一般不会在家谱中记载,这叫做“书善隐恶”,与家谱所具有的教化功能有关。偷盗抢劫、媳妇改嫁、女儿再嫁的情况都不会在家谱上反映出来。

  家谱会定期修订,北方一般是“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南方多为20年左右一修。修订家谱由家族中德高望重者组织并主持,具有很强的仪式感。新家谱修订好,旧家谱除保留一套作为底本外,其他一概烧掉,称为“焚送旧谱”。新修的家谱,一般按照家族、房派分发,待下次修谱时,须将旧谱上交。若旧谱有损坏或遗失,将按族规惩罚。

  家谱收藏要格外小心,不能乱涂乱改,更不能让鼠咬虫蛀,也不能出现霉烂。每年农历六月六,须将家谱用素色布盖上在阳光下晾晒;如遇洪水火灾,须第一时间抢救家谱而不是钱财等物。假如有贪财者将家谱典当或出售,会严惩不贷,直至开除出族。

  另外,由于受世俗观念影响,一般不让女性翻阅家谱。不过,如今的家谱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资料,早已抛开了这种禁忌。

  纂修家谱越来越受重视

  《中国家谱总目》主编王鹤鸣介绍,当前全世界各大图书馆收藏的中国家谱,总数有34000多种。

  这一统计数字,没有把散布于民间的各种家谱包括在内,原因是很多家族有着“秘不示人”的家规。

  上海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上海图书馆收藏了11200种家谱原件共83000余册,是世界上收藏家谱原件最多的图书馆。

  家谱中的丰富信息,对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学等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目前,上海图书馆已成立专门机构来加强馆藏家谱研究。

  “由于历史原因,不少家族的家谱已经散逸,现存的大多家谱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断代严重、残缺不全等。”倪毓佩说。

  盛世修志,家兴续谱。他介绍,古人人生有三件大事:修家谱、建宗祠、修坟墓,其中修家谱是头等大事。作为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家谱的纂修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你知道吗

  什么是

  瓜瓞(dié)图?

  《诗·大雅·绵》记载:“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其中的“瓜”指大瓜,“瓞”指小瓜。“瓜瓞绵绵”指一根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被古人用来做“子孙昌盛”的祝愿用语。

  这就是家谱中常见的“瓜瓞图”的出处。所谓“瓜瓞图”,指用图表形式标示一个家族繁衍生息的历史,是一部家谱的最核心内容。

  “瓜瓞虽遥,芳枝无远。”通过瓜瓞图,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单个家族成员在家族中的长幼辈分和亲疏关系。

  私家定制

  你的姓氏少见吗?周围同姓的人多吗?你知道自己的姓氏来源吗?与你同姓的名人都有哪些?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发现更多精彩家族历史

总编:上官福楚

轮值编辑:官秀岩

资料采辑:上官辉

发布:官正琼

审核:熊剑文

有部分文章,我们一时没找到原创读者,或者您申请了原创,但我们推送过程中并没得到提醒,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删除;转发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分享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及对您造成不利影响,同样敬请联系我们删除。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祖源文化传播

祖源文化传播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祖源文化传播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祖源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祖源文化传播。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