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有什么意义?
在我的家乡,早春的四月,冰消雪融,万物复苏。鸟儿在田野里歌唱,花瓣送来一缕迷人的芳香,呈现一派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好不热闹!而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初,人们即将迎来一年之中的第5个节气—清明节。
清明节是旧时流传下来的节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它既是一个自然节气点,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人们往往会在这一天扫墓祭祀、缅怀祖先,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先辈们所追求的“天、地、人”和谐合一的思想观念,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理念。这一思想理念在清明节的活动中也得到了生动体现。清明节主要有两大习俗活动: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在唐宋时期,清明节就已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多种习俗,杂糅了不同地方的民俗,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兜兜转转来到了21世纪。在以快节奏工作的现代人眼中,清明节不过是三天小长假,是用来祭拜先人,给他们上坟,同时也让工作忙碌的自己充分休息的假期。但是清明节的意义绝不仅仅于此,它有很多讲究。譬如我小时候就常听老人说“清明上坟,前三后四,左五右六。”那时天真无邪懵懵懂懂的孩童稚子自然无法理解这样一番看起来摸不着头脑的话有什么更深的内涵,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这句话我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与思考。
在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中,只有清明节是唯一一个兼具节气与节日双重身份的日子,它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也是一个颇受人们重视的纪念日。
现在人们所讲的清明节,前身实际上是两个节日,即古时清明节与寒食节。对于寒食节,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然而你可能听说过春秋时期某位大臣“割肉奉君”的故事,寒食节就和这一历史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深深的交织在了一起。相传在春秋时,晋公子重耳遭受小人迫害,被迫流亡他国,那时有个名臣,叫做介子推。他竭力辅佐困厄中的重耳。饥寒交迫之时,介子推不惜“割肉奉君”,于是就有了后来人们纷纷歌颂的忠臣故事。重耳历尽千辛万苦回国登上王位,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威震春秋的晋文公,位列“春秋五霸”。随着晋文公的发迹,他身边的人也水涨船高,纷纷受到了晋文公施与的恩惠。可是介子推却在带着母亲归隐了绵山。因为他至忠至孝,同时又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然而这一举动却得罪了晋文公,他心里十分不悦,为了逼迫介子推回朝做官,他做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决策—放火烧山。谁料却是提到了铁板上,介子推心志坚定,坚决不肯出山,最终和母亲一起葬身于茫茫火海之中。这一下晋文公就是懊悔也来不及了。有些人就是很奇怪,只有当别人死后,他才会相信别人真的是不求名利。不知如果介子推真的做了官,是否会像文种和伍子胥那样,受到君王猜忌而死呢?总之为了感念忠臣之志,晋文公将介子推厚葬于绵山,并将绵山更名为介山,修祠立庙。而且因为介子推是葬身火海,所以痛心疾首的晋文公下令,在介子推罹难这一天,全国禁止烟火,以寄哀思。因此这一天人们也就不能生烟点火,只能吃隔夜的冷饭了,而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自此之后,在时间上,寒食节与清明节颇为相近,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两个节日渐渐的就被合二为一,成为唯一的一个节日—清明节。虽然寒食节这个名字不再出现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了,但那并不意味着它已经不存在了,它只是隐藏了起来,就是在今天我们从清明节的文化精神中,依然能窥见到它的影子。
继续回到之前我讲的那句俗语“清明上坟,前三后四,左五右六”,有人认为这中间一句“前三后四”其实就是指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应为祭祖时间。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对,古人认为清明时节一共有八天,而上坟的时间应以寒食节为分界点,因为寒食节禁止烟火,所以就不是上坟烧香的时节。
至于“左五右六”就更好理解了。“左五右六”指的是上坟前出门的时辰,不要早于早晨五点,也不要晚于早晨六点。因为五点到六点的时间段对应十二时辰里的卯时,这是古代官署开始办公的时间,因此又称“点卯”。在古人的想法里,像清明节这样的春祭活动,必须要像对待上班一样严谨认真的对待才行。
现代人没有古人那么多的拘谨,人们认为只要在下午三点之前上坟祭拜都没有问题。也是,下午三点日落西山之前,先人们都还没下班,是可以收到祭祀品的。只要赶在下班之前上班,就都不属于旷工。
自古以来,清明节就是一个颇具矛盾的节日,一方面,它寄托了人们对先辈的深切哀思,另一方面,它又代表着人们在踏青赏春时欢快愉悦的心情。两种不可能相容的情绪在这一天奇妙的结合了起来,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节日。
如同树叶一样,再美丽的青春也终有凋零的一天。无论是伟人,还是凡人,终有一天会从这个世界上消逝。然而人死如灯灭,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着,既不能总是沉浸于悲伤之中,也不能忘却那些逝去的亡灵,他们中的一些人曾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我们就把清明节作为怀念和祭奠的日子。怀念那些我们人生中曾经相伴的灵魂,怀念那些难以割舍的情感,甚至怀念那些无法追回的岁月。叶落归根,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一方的感怀思念。从这个角度来讲,清明节又何尝不是我们中国的感恩节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清明节就是教我们回归本真,拾起那些失落的人生,然后继续向前。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发现更多精彩家族历史
总编:上官福楚
轮值编辑:官秀岩
资料采辑:上官辉
发布:官正琼
审核:熊剑文
有部分文章,我们一时没找到原创读者,或者您申请了原创,但我们推送过程中并没得到提醒,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删除;转发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分享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及对您造成不利影响,同样敬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