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圆,做事要方,人生的“方圆之道”!
“方而不割”命题源自于《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老子云:“圣人方(方角)而不割(损害),廉(棱角)而不刿(音“贵”,刺伤),直而不肆(放肆)。”在老子看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本质的规定性,它的存在和变化都有一个许可的极限。
“方正”品格的极限是“有割”,品行方正虽好,但不能因过度“方正”而损害他人,应随俗方圆;有棱角、有个性虽好,但也应避免过度刺痛他人,以免造成紧张的人际关系;“正直”品格的极限是“有肆”,行为正直虽好,但不可放肆,任意行事,应学会尊重他人。这些“内方外圆”的美德一旦超出了它们的限度,突破了它们的临界点,事物便丧失了原有的本质而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一切矛盾都是相互包含、互相渗透,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和趋势。“方”、“廉”、“直”虽是好的品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向“割”、“刿”、“肆”等坏的方向转化。
所以,深谙辩证法的人能够以“中道”自律,对自身的品格进行适时调节,力求控制在 “不割”、“不刿”、“不肆”的限度内,真正做到“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方可达到为人处事的圆通境界。
“方圆之道”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艺术,它的基本含义是“做人要圆”,“做事要方”,把“方”与“圆”有机地结合起来,方可达到圆融的理想人生境界。
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无非是“做人”与“做事”两件事。做事难,做人更难。如何才能做好这两件事呢?从古至今,都是中外哲学家思考和探讨的永恒的人生问题。
所谓“做事要方”,是说做事一定要遵循规则或规矩,切不可随意胡作非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求人做事既不能违法,也不能缺德,切不可逾越“法律”与“道德”雷池一步。每一种社会职业虽有自己的特定行规,但是“诚信”则是商道的基本法则。遵之,一诺千金,为商必成功;违之,行欺诈,失信于人,为商必失败。“廉洁”是做官的基本原则,要求做官者不能以权谋私。遵之,即是清官;违之,即是贪官。“求是(追求真理)”是学者的基本要求,不能弄虚作假。遵之,积薄成厚,必有成就;违之,沽名钓誉,必成笑柄。
“做事要方”虽好,但是也要“通人性”、“合人情”,根据具体情况,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人情味,努力做到方中有圆,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所谓“做人要圆”,是一种宽容、忍让、圆通、融通的人生大智慧,决非是世俗小人的圆滑世故、八面讨好、左右逢源的丑恶心态。在做人上,既要求不要随波逐流,随风飘荡,也要求不要咄咄逼人,强加于人。既有原则性,也有灵活性,既有貌似糊涂的智慧,也有形如疯傻的清醒,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完美结合。这是人要追求的压力最小、张力最大、可塑性最强的人生境界。
“做人要圆”,有时会有牺牲,甚至要承受来自社会和亲朋好友的各种屈辱、误解、怨恨和伤害。这时,要学会“忍”,要相信“日久见人心”,最终会得到人们的认可。
“做人要圆”,不仅要求努力做到宽容、忍让,而且切忌以小肚鸡肠嫉妒他人。英国哲学家斯宾诺莎指出:“嫉妒是一种仇恨,这种仇恨使自己对他人的幸福感到痛苦,对他人的灾难感到快乐。”巴尔扎克也指出:“嫉妒者受到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更大,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嫉妒心强的人,往往以恨人开始,以害己而告终。”那么,如何才能克服这种不健康的嫉妒心理呢?
古人云:“境由心造。”要克服自己的嫉妒心,不仅要超越自我,容得下他人的优点和成功,还必须有自知之明,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克服一份虚荣心,就会少一份嫉妒心。有一位漂亮的好莱坞女演员,因失恋而产生的怨恨和报复心理,使她的面孔多皱,她去找一位化妆师为自己美容。这位化妆师诚恳地劝她说:“你如果不消除心中的仇和恨,我敢说全世界任何一个美容师也无法美化你的容貌。”
“做人要圆”,要求学会与善于赞美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只要是发自内心地多使用赞美语,就能搭起沟通的桥梁,彼此沟通如沐春风,就会得到人间最珍贵的友谊。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的根源有一股被人肯定、称赞的强烈愿望,这是人和动物的最大不同点。一般说来,无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都喜欢听好话,特别是那些自卑感很强、被压抑的小人物,更喜欢受到别人的赞美,这是人之常情。这些小人物的人生如一株睡莲,或许一生沉睡着,根本开不了花;又如孔雀开屏,也许一生开不了屏。他们虽然有无限的潜力可以挖掘,但是需要一个引爆点。赞美就是挖掘他们无限潜力的最好引爆点。俗话说:“顺情说好话,耿直讨人嫌。”只要从赞美他人开始,学会以幽默的语言“顺情说好话”,必能打动他人,开启他人的心扉,激活他们的活力,使他们开花、开屏,真可谓功德无量。这是“做人要圆”的秘诀,也是成功的管理之道。
从哲学上看,“做人要圆”,就是要走出“二分法”的思维困境,学会以“二合一”的思维程式思考问题,努力在矛盾的对立中寻找出二者的平衡点,以达到圆通的人生境界。在人际关系中,“二合一”者从不向别人追问对某人某事是赞成还是反对这样非此即彼的问题;一旦被人问起对某人某事是赞成还是反对时,他们也多不会直接表示其中之一,而多是兼顾赞成与反对而加以包容双方。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时,态度明确固然好,但有时态度模糊或许更好。
宋代苏东坡和秦少游在饭馆吃饭,一名满身虱子的乞丐前来乞讨。苏东坡认为满身虱子是从乞丐身上的污垢出来的,而秦少游则反驳说:虱子是从身上棉絮中出来的。各执己见,争执不下。于是,二人决定请人当评判,谁输了谁请客。在评判的那天,按照“随缘”说,不慌不忙地说:“虱子的头是从污垢出来的,而虱子的脚却是从棉絮中出来的。所以,你们两位都输了,应该请我吃酒。”两人无话可说,哭笑不得。接着又说:大多数人认为“我”是“我”,“物”是“物”,二者是对立的。在我看来,二者又是一体的,是完全可以调和的。比如一棵树,既接受空气,同时也接受水分和阳光,其生命才能达到统一的圆通境界。不管虱子是从污垢出来的还是从棉絮中出来的,只要把“我”与“物”之间的对立统一起来,就能达到圆通境界。“随缘”是一种心态,承认对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从“二分”的对立中找出“二合一”的互补。这就是所谓的“随缘”。
“做人要圆”,就是要学会自我宽心,自己找乐。弗洛姆指出:“贪婪是一种会给人带来无限痛苦的地狱,它耗尽了人力图满足其需求的精力,可并没有给人带来满足。”为贪婪之欲所累,就永远不会给人带来满足与快乐。人生大多痛苦与烦恼都是自己找的。有一位老太婆,晴天忧愁,雨天也忧愁。因为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雨伞,二女儿卖冰棍。晴天怕大女儿不赚钱,雨天忧二女儿不赚钱。有位智者劝老太婆不必忧愁,换个思维方式,就可变忧愁为快乐。晴天因为二女儿卖冰棍生意好而高兴,雨天因为大女儿卖雨伞卖得好而高兴。人生的喜和忧都是“外物”带给你的两种心态。只要你不钻牛角尖,认死理,善于转移“痛点”,找到“乐点”,就可以构建圆通而快乐的人生境界。
“方圆之道”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艺术,同时也是人要追求的一种“内方外圆”的圆通境界。
水无常形。水能根据客观环境的差异性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态,以适应不同的客观环境,如水在杯里即为杯形,在盘中即为盘形,在葫芦里即为葫芦形,等等。中国古代铜钱是内方外圆,古代建筑的础石也多半是“内方外圆”,这是中国人对“内方外圆”人生境界的形象说明。因此,要求为人处事应像水和铜钱那样“内方外圆”,在不同的客观环境里,应力求做到“随俗方圆”,以达到方圆有致的圆通人生境界。
中国人信奉“做人要圆,做事要方”的人生哲学。“方”是做人要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有自己的主见和原则,既不为权势和金钱所诱惑,也不为别人压力所左右。“圆”是圆融世故,融通老成。做事要求讲究技巧,不是呆板、教条、认死理,而是以不变应万变,“方”中求“圆”,使自己进退自如,游刃有余。但是,它又不是小人的奸滑世故,八面玲珑。“方”是做人的脊梁,“圆”是处事的锦囊。如果只“方”而不“圆”,或者只“圆”而不“方”,都必将会碰得头破血流,众叛亲离,一事无成,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放眼古今中外,某些正直诚实的人所以命途多舛,从处世之道上,就是只“方”不“圆”所致;唐代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清代富可敌国的和珅,虽然奸滑世故,八面玲珑,作威作福,风光一时,但最终还是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从做人之道上说,就是只“圆”而不“方”。
所以,只有善于把“方”与“圆”巧妙地结合起来,达到方圆有致的圆通境界,才是人生成功的真谛。不管是商界巨富还是官场首脑,不管是世外高人还是潇洒文人,其中不乏精通“方圆之道”人生艺术的高手。中国历史上不少志士仁人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这一人生真谛。陶渊明既不为五斗米折腰,也能在田园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李白不会摧眉折腰事权贵,而是浪迹江湖,建构自己的诗意人生。
深谙“方圆之道”的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完美结合的人。他们在面临危机和身处逆境时,皆能做到处变不惊,临危不惧,转危为安,以成大事。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无柴烧。”在危难之中,采取藏巧于拙,假装糊涂,全身而退,较之那种有勇无谋的无谓牺牲要高明得多。比如,穷凶极恶的盗贼持刀窜入家里抢劫时,如果你只是嫉恶如仇,暴跳如雷,破口大骂,与之格斗,就可能有丧命的危险。如果你能委曲求全,以圆滑的态度、“诚实”的语言骗得盗贼信任,唤起他对您的怜悯之心,使之不加害于自己,为战胜盗贼赢得时间和条件,在其放松警惕的情况下,逃脱报案或径直击败罪犯,这才是“方圆之道”人生艺术的成功运用。
在中国历史上,刘备是一位精通“方圆之道”的高手。《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刘备落难时曾投靠曹操,以韬晦之计栖身于许都。为防曹操谋害自己,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放松他对自己的注视。曹操诡诈多端,有一天请刘备进府饮酒,议论谁是当世英雄。刘备认为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张绣、张鲁等人是当世英雄,均被曹操一一否定。在曹操看来,只有“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方是英雄。刘备问道:“谁人当之?”
曹操答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我。”刘备被曹操点破是英雄后,竟吓得把筷子掉在了地下,恰好当时大雨将至,雷声大作。曹操问刘备:为什么把筷子掉在地下呢?此时,刘备以冷静的头脑、从容不迫地拾起筷子,答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说:“雷乃天地阴阳击搏之声,何以惊怕?”刘备回答说:“我从小害怕雷声,一听见雷声只恨无处躲藏。”于是,曹操哈哈大笑。刘备就这样巧妙地将自己的惶乱之举掩饰过去。从此曹操认为刘备胸无大志,成不了什么大器,也就不把他放在心上,放松了对刘备的警惕,刘备才能如愿以偿地逃脱虎狼之地,终成三国鼎立之势。
俗话说:“鹰立似睡,虎行似病。”魏国司马懿也是一位足智多谋、精通“方圆之道”的高手。三国后期,他老谋深算,将自己佯装成要死的人,瞒过了大将军曹爽,保护自己,等待时机。待时机成熟后,司马懿一举夺得了曹氏政权。
道家的“方圆之道”,主张“做人退一步,做事进一步”,坚持“尖、方、圆”的做人做事原则。要求做事要积极,纵使面对困难障碍也要尽最大的努力,发挥“尖”的精神,勇往直前,像锥子般钻透过去,克服困境,取得绩效;做事和做人都要有原则,发挥“方”的精神,有所坚持,不分职级,一律开除;另外,执行公开、公平、透明的考核机制,无论是谁只要达到要求标准,就可以直接晋升;做人要求发挥“圆”的精神,在和谐的原则下,与别人相处,尽量求得圆满,即使自己情绪不佳,也要容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修养,努力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不管是刘备还是司马懿,都是在进退出处之道上,成功地运用了“方圆之道”的历史人物。
综上所述,“方”是“内圣”之道,是自我修养,是人的内在素质,是所谓“诚意、正心、修身”,是做人之本;“圆”是“外王”之道,是人的外在言行,是处世之道,即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简言之,“方”是道德,“圆”是人情;“方”是正直,“圆”是通达;“方”是气度,“圆”是涵养;“方”是进取,“圆”是迂回。“方圆之道”,表现在修身励志、为人处世、进退出处、做事成败、为官治国、治家育人、经商打仗诸方面。
根据 “方圆之道”,人的为人处事大致有四种模式:“内外俱方”者、“内外俱圆”者、“内圆外方”者、“内方外圆”者。“内外俱方”者,是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内方外圆”者,是道家追求的理想人格;“内圆外方”者,是“色厉内荏”的伪君子;“内外俱圆”者,是世俗的小人。在现实生活中,同这些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学会在实践中识别其本质,并采取相应的交际之道,是方圆人生的重要内容。
本文作者:葛荣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