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一通百通的智慧学问


 

 南师说:

孔门所讲的学问不是知识,再三强调学问是做人做事;文学、科学、哲学等才是知识。

从孔子这里的话,也可证明我们这个观念是对的。


他告诉子贡说,你以为我的学问,是从多方面的学习而记闻来的吗(后世所谓博闻强记只是知识)?子贡说,对呀!我们认为你是这样来的,难道我们的观念错了?

孔子则说,我的学问是得到一个东西,懂了以后,一通百通。

孔子这个话是事实,这个东西,这个“一”是很难解释的,不容易讲出来的。

过去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宋儒解释为静,要在静中养其端倪。所以后来打坐,儒家、道家、佛家都是这样,静坐中间慢慢涵养,而以明心见性为宗旨标的。什么是明心见性?像上午刚有人问起,什么是佛?

我告诉他,佛只是一个代号,实际上就是人性的本源。儒家讲善与恶,是人性作用的两个现象。作用不是善就是恶,不是好的就是坏的。那个能使你善,能使你恶的,不属于善、恶范围中的东西,如果我们找到了,就是它,佛家叫做佛,道家叫做道,儒家叫做仁。

用什么方法去找?儒、释、道三家都是从所谓打坐着手,在静中慢慢体认,回转来找自己本性的那个东西,就叫做“一”。老子也叫它做“一”。再讨论下去就很多了,就属于纯粹的哲学范围了。

这里孔子就说自己的学问不是靠知识来的,这是一个大问题。要研究什么是孔子的学问,这个地方就是中心了。我们讲来讲去,讲死了也没有办法说出来的。举一个例子来说,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什么是学?普通的知识,一天天累积起来,每天知识累积增加起来就是学。

为道呢?是损,要丢掉,到最后连丢掉都要丢掉,到了空灵自在的境界。这还不够,连空灵自在都要丢掉。最后到了无,真正人性的本源就自然发现了。

孔子这里就是说,不要以为我的学问是“益”,一点点累积起来的知识,而是找到了这个“一”,豁然贯通,什么都懂了。的的确确有“一”这么个东西。从我们的经验,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要增加人生的经验,其实这还是不够的,必须加一句交万个友,还要交一万个朋友,各色人等都接触了,这样学问就差不多了。由学问中再超脱、升华,可以达到本源自性的地步了。

——《论语别裁》

聪明和智慧不同,很多学历很高学问很好的人,有聪明而没有智慧。智慧是生于空的,你要把世间的聪明、烦恼、妄想、杂念都丢完了,那个般若智慧才出得来。

你有学问就有思想,有思想心中就有念头,当你还有这一念时,智慧就出不来。

我们学佛人的行为,同这个智慧的道理是一样的。你能「舍诸所有」,把一切空完了,才能得大智慧。

大智慧是一悟千悟,一通百通,不是有学问就能做得到的,学问只不过是累积来的。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图文来源网络


 友情提示 

鉴于相关政策的推进,

部分文章会陆续删除。

通过微信收藏的文章

原文删除后同样无法再显示。

请及时自行提前下载。

-------------------------------

往期回顾
   RECOMMENDATION

佛陀殊胜日 + 日食日, 最不能忘却的忆念


『度母合集』每一尊都具极大加持!


『如若念诵及转发流布,功德无边』莲师发自西南罗刹境警世函


莲师伏藏 之 般若法眼


明日阿弥陀佛节日 - 60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月偏食, 诵普贤王如来发愿偈- 功德难伦!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普章玛布

普章玛布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普章玛布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普章玛布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普章玛布。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