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第一百七十八条: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句话的义理非常深刻。对于父母过世的丧葬能够谨慎守礼、竭尽哀思,对于已故的父母及祖先,都能依礼依时恭敬虔诚地追思怀念,不忘根本,则风俗民情必然趋向淳厚善良。


孔安国在批注中说:“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归于厚也。“慎”是谨慎,“终”是寿终。古人曰:“老死曰终。”也就是说,一个人没有能活到老,叫夭折,不叫“终”。《礼记》中说:“君子曰终,小人曰死”。一个有德行、对国家民族有贡献的人过世才称为“终”,“终”有功德圆满的意思。而小人(德学都不具足的人)过世,叫做“死”。

父母寿终时,须依丧礼,谨慎治办丧事。父母之丧,以哀戚为重。故孔安国云:“丧尽其哀。”这里就谈到了父母过世的时候要谨慎地办理丧事。谨慎治丧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就是要以哀戚为本,就像前面所讲的重本,“丧,与其易也,宁戚”。第二,不可以厚葬。

为什么世间还有很多人愿意实行厚葬,厚葬之风屡禁不止?《吕氏春秋》中说出了原因:现在世俗大乱,安葬愈来愈奢侈,这不是安葬的本意,不是替死者考虑,而是生者以此相互夸耀。“侈靡者以为荣,俭节者以为辱。不以便死为故,而徒以生者之诽誉为务,此非慈亲孝子之心也。”安葬得愈奢华,家人就愈以此为荣,如果安葬得节俭,就会以此为羞耻,不以有利于死者为出发点,而只把他人对生者的非议和赞誉作为要事,这不是慈亲孝子的心意!

这段话说得很好,人本来是要对过世的人表示哀痛、表示纪念,但是反而因为厚葬而侮辱了死者。这就是因为爱他们反而侮辱了他们。

历史上圣明的君主、皇后熟读历史经典,所以知道实行薄葬,不奢侈浪费是谨慎治丧的重要方面。这些都是提醒后人,不要因为面子的问题,把丧事搞得很隆重、奢华,陪葬很多金银珠宝、昂贵的东西,最后导致坟墓被盗、被挖掘,使亡者不得安宁。

追远者,祭尽其敬”,在丧葬之后,要“依时依礼,追念祭祀”。“追远”的“远”有两种含义。第一就是父母过世已经久远;第二就是祖父母以至历代祖先距今已远,皆须追祭以时。祭祀的时候必须是“必诚必敬”。因此孔安国注云:“祭尽其敬。”子子孙孙都这样追远祭祀,就是不忘本。

《礼记•祭义》中对祭祀的频率有明确要求:“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祭祀不可以太频繁。如果频频地祭祀,人们会感觉到厌烦,厌烦了就会失去恭敬之心。同时祭祀也不能太少,如果太少,就会使人感觉到怠慢,怠慢了就会使人淡忘。

中国古人是顺着天时季节的变化来举行祭祀。春天的时候举行“禘祭”,秋天的时候以新下来的谷子举行“尝祭”,一年有春秋两次祭祀,都很重要。在秋天的时候,霜雪覆盖了大地,君子踏霜而行,自然有一种悲凉之感。这种悲凉之感不仅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思念着故去的亲人。

到春天,雨露滋润大地,这时君子踏露而行,自然有一种惊醒的感觉,思念着故去的亲人,似乎他们也像春天一样,重新回到了人间。祭祀时,用快乐的心情把亲人迎回来,再用悲伤的心情将他们送走。所以在古代的祭礼中,对如何祭祀、什么时候祭祀、祭祀的次数、频繁程度都有明确的规定。

除了依时依礼之外,祭祀最重要的就是要表示出内心的诚敬之心,也就是“必诚必敬”,《论语》中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在祭祀父母祖先的时候,就如同父母祖先在面前一样的恭敬。如果祭祀神明,就要像神明在面前一样,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这都是“祭尽其敬”的表现。


在《礼记•祭义》中,对于祭祀之前、之中、之后应该怎么样做,也有明确的要求。譬如,在祭祀之前就要进行斋戒,对内要调摄内心,使内心清净,从外物把心收回来;对外要隔绝一切交际娱乐、房事等等活动。

斋戒的时候要把心思集中在思念死者生前的起居住所、音容笑貌、饮食习惯、志趣爱好。这样专心斋戒三天,就能将要祭祀的先人活现在心中。

所以古人看一个人斋戒时恭敬的程度,就知道这个人思念亲人的程度如何。就像看一个人鞠躬,虽然同样是鞠躬,但是也可以从鞠躬中看出一个人内心是不是有恭敬,还是只是为了表示我会鞠躬。

所以君子在父母在世的时候是恭敬地赡养,去世之后是虔敬地祭祀。“追远”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祭祀祖先、祭祀父母。在中国古代家家户户都有祠堂,祠堂里供奉着祖先的牌位。每到春秋祭祀的时候,把全家族的人都召集在祠堂之中,除了这些礼仪之外,最重要的是宣讲祖先的德行,念念不忘祖先、父母的功德。这样的祭祀才能够显示出诚敬之心、思慕之心,也才能体现出它教育的含义。

除了祭祀之外,“追远”还有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修家谱。在古代,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谱,而且家谱每一年都要修。譬如,这一年之中,有哪些人过世了,哪些人出生了,这一年之中这个家族发生了哪些重大的事情,每一年都要整理一次。而一个人一生的行迹,也就是他对国家、民族、人民的贡献,也都以简单的方式记载在家谱之中。

所以有了家谱之后,我们就知道自己的远祖是从哪里来,他们到这个地方定居的原因,一共传了多少代。历代祖先对这个地方、这个国家有的贡献及其美好的德行,都可以从家谱之中反映出来,这才称得上“追远”。

下面一段讲“民德归厚”。在邢昺的《论语注疏》中这样解释:“言君能行此慎终追远二者,民化其德,皆归厚矣,言不偷薄也。”意思是,如果君上能够把慎终、追远这两件事情做好了,人们就会被他的德行所感化,民风自然归于淳厚而不刻薄。“偷薄”,“偷”是刻薄、不厚道,“偷薄”两个字加起来也是刻薄、不厚道。

《孝经》中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此地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提倡的就是孝道。厚德是从哪里来的?民风淳厚是什么原因?就是由行孝而来。现在的民风之所以不淳厚,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教民众孝道,没有提倡祭祀祖先、祭祀父母。所以要想使民风淳厚,必须从孝道这个根本入手。

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君子的教化一定要从根本上教起,从孝道来教起。怎么教?“顺之至也,祭其是与”,能够把孝敬之心体现到极致的就是祭礼。为什么要实行祭礼?就是在上的人能够定时追念他的父母、祖先,恭敬他的老师。虽然父母、老师已经过世了,但还是念念不忘,对他们表示纪念、表示礼敬。他们身边的人、属下就从他身上学到了孝道。所以祭礼可以说把孝心体现到极致。

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所以祭礼是教化的根本。“祭而不敬,何以为也?”如果祭祀没有恭敬之心、恭敬之念,为什么还要祭祀呢?这为我们指出了重点。重点就是虽然说教导下属、教导学生,但是首先自己必须有发自内心的感恩和真诚恭敬之心。这个恭敬之心不是装出来的,不是为了教育而表现的,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诚敬,这样才能够让人受到感化。

所以“上行而下效”,正是通过举行祭祀才教导了人们厚道、不忘本。要想使国家太平、社会和谐,必须从教孝道入手,使人心厚道。那就要提倡慎终追远,恢复祠堂,提倡祭祀,提倡修家谱,绍述祖德。这不是迷信的做法,是提倡人们知恩报恩,饮水思源,教导人们不忘本,这是从根本上进行的教育。

从这里我们体会到,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育确实是累积了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经验,也有五千年的效果。中国是世界上最懂得教育的国家,它是从根本上来培养人知恩报恩、饮水思源、不忘本的意识。


人的心念转变了,民风当然就会淳厚。现在整个社会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甚至谋财害命,为了获得利益不择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传统教育批判的结果。






欢迎转发点赞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刘余莉

刘余莉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刘余莉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刘余莉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刘余莉。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