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妹的分享
一
下午遇到一位患者,述说自己的症状如下:
周身酸痛,乏力没劲儿,头晕心慌等等。
每到冬季,这些症状就会加重。
她是一位作家,婉约派,有人形容她为林黛玉,看到一朵花都会悲伤的那种。
我感知到,她的身体里流淌着一种悲伤,悲悲切切的。
这是一种向下的力量。
但是她依恋这种感觉,喜欢这种感觉。
她也感知到这种感觉是不好的,但就是不愿意脱离出来。
她苦恼于这种悲伤带来的身体不适,但却又享受造成这种结果的因。
二
写作要用心来写,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文字最能打动人。
我也有体会,伤痛时刻,那种对伤痛的描述是最真切的。
她在写文字的时候会哭泣。
在重新看她的文字的时候,依然会看一遍哭一遍。
她陷入的太深了。
她说她想去海边看看,散散心。
希望大海的广阔和包容能让她重新升起爱的种子,产生热爱生命的力量。
然而她的内心又不想脱离。
一颗不想脱离的心,在看到大海时,也依然是伤感一片。
二
后面病人不多,我就跟她聊了半个小时,其实还想再多聊一会儿。
因为我觉得一些心与心的交流,更容易与她产生链接,让她抽丝剥茧,一点一点地,认识到自己的情况和事物的真相。
但她的内在又明显受某种力量的驱使,驱使她深陷在自己的世界里,其他人都是飘忽而逝的过客。
这种力量驱使她避开我的叮嘱与建议,她不允许我撼动她的认知边界。
交流中,她重复了两遍别人的话语:“像林黛玉一样,看着花落都会流泪”。
三
她说她有认真思考别人的话,也细心的感知周围的事儿。
但所有的思考与感知,经过某种力量的驱使,又转化为了悲伤,她的所得依然是悲伤一片。
所以,外在的信息发送过来,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被她加工完毕,还是以悲伤为底色。
这让我感知到,自身的心地不改变,内在的转化系统不调整,就摆脱不了业力种子,也就逃脱不了因果。
四
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也不尽然吧。
多在正的能量场里熏陶,正能量可以影响和抵消负能量。
其实,我们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她一进门,我就有很多思绪涌出来,我自然而然的就看见她的与众不同。
我会更想说一些文艺的语言。
这可能与我接受了一上午的感知训练有关。
放下我执去感知,就更容易与人同频。
所以,我受到了她能量场的影响。
五
有的时候说来也奇怪,
有的人,会让我安静,像静水流深那样专注的治疗;
有的人,我一见到就想笑,治疗的时候就会很放松,谈笑风生;
有的人,会让我不想说话。
我也是会受到影响的,看来能量还不够,总是被影响的那个。
做医生,也要能量够大,能够发光发热,让想要温暖的人感知到改变的力量。
六
这位患者,如果能用感知悲伤的心去感知爱,去感恩,那么她将更容易获得能量,更容易产生巨大的改变与提升。
我当时想加她的微信,因为她真切的表露。
但是我没敢,我不想看她悲伤的文字,怕陷入进去。
所以,我也有着我的思维束缚。
我动了加微信的念头,我就应该更勇敢一些。
何需外求?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之前我对这句话不懂。
自己怎么会改变自己,自己怎么能拯救自己。
不都是学习了才有、才能得到吗?
感知缘于内照,成长缘于自力。
很多时候,我们享受于造因的过程,却又不甘心承担这个因带来的结果。
就像下午的这个人,不肯脱离打造悲伤的因,怎么获得欢喜的果呢?
没有欢喜加持,她又怎么可能一身轻松,自在洒脱呢?
她的周身酸痛,乏力没劲儿,头晕心慌等疾患,又是区区几副中药就能根治的吗?
她走后,我擦了一把眼睛,开始了下一个的诊疗。
按
为什么我们古人反对小说,因为我们欣慕某一个角色,就会想要按照他们的方式过活。
就像何大夫喜欢《笑傲江湖》里的令孤冲,《陈情令》里的魏无羡,我某些方面的潇洒飞扬,豁达开朗,正直率真,就为他们所赐。
但是,我也承继了他们的心高气傲,不惧强横,不懂轻重缓急,恣意妄为。
这就导致,我的人生,也全靠一个个奇遇来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令狐冲、魏无羡们,为什么都极其喜欢酒,因为他们要靠酒,借酒消愁。
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心理,喜欢佛法,我要靠它们化解,我自身的缺陷给我招感的伤害。
当你喜欢某样东西,你就会被它限制,就会困在它设的局里。
所以我们不能动情,不能喜欢。
要照见五蕴皆空,
要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要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所以,不要沉浸在某个角色里,想要体验那个角色的人生与生活。
要跳出来,观看芸芸众生。
哦,你们演的不错,我有被感动,被激励,我爱过,欣赏过。
然后放下,过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