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虚舟禅宗概论6025 觉有情(七)
6025 觉有情(七)
甚至某一个阶段你的老师是谁,下一个阶段,可能他纵使是个老师,未必是你这个阶段的老师,也都会发生,很丰富。所以当中我们说这种真性情,所以我们了解“僧”是非常难的。佛,我们也不了解,大概那样。反正也不知道是啥,就敞开呗。因为你也不能直接够着,如果你能够着,你修得就很好。那说你不见佛,信哪个佛?所以那一刹那,那个瞥见,那是信心所在。这是一个点。
那一刹那的真实,自己对心的那种体会。那一停,那个清凉。那一下子,那个雾霾散尽啊。然后这个法,这样的方法持咒啊!礼拜呀!确实能解决问题。你在当中,你一点儿地在改变,三个月半年下来,你确实在变。同样的事儿,你知道以前我会那样,现在我不那样了。那你就信心说,我后天的我,明年的我。我现在面对不了,我以后也是可以面对的,是对法的信心。
但是对“僧”的信心,就非常难,因为僧不是具体的东西,它也不是一个人。僧是过去、未来、所有修行人的这个整体。具体来讲,是四个人以上,他不是一个人。也不是出家人穿僧服。是四个人以上的真正这么修持的团体,才叫僧。够不够四个人完全不一样,到四个人就不一样。所以当我们对这些祖师大德,对这些经文,所有都是僧。“僧者汝之行也,佛者汝之性也,法者汝之智也。”
“僧者汝之行也”。所以佛是你的法身。这个法,某种意识上,其实它呈现的是明觉。这儿的法,指得是报身,僧是化身,就是空性和明性的结合。你在“你在的地方”开始,“观自在”。就这一刻,就这一刹那。有过去、现在、未来的这些僧。所以揭諦揭諦(《心经》),整个这一个咒语,一个经文、一个呼吸的修持,都是僧。
所以僧的含义非常的复杂。所以三宝,这样总结下来,我们才会理解三宝。皈依三宝,是见地真皈依,遇到事儿的时候。所以刚才说的,遇到好事儿、坏事儿都不重要,你是不是真皈依。知道轮回当中,无量劫当中,这是唯一可以依靠的。而且是来自于你的自性。皈依自性三宝,自心烦恼,皈依之后发四弘誓愿。“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尽誓愿断,自性法门无量誓愿学,自性佛道无上誓愿成”。所以要念传香忏悔。
包括怎么怎么样,戒香、定香、慧香,那天讲了。为什么是香呢,用它的时候又不黏于它,又超越它,才叫做香。戒不落为戒,不能在这较劲,偏执狂,或者变成一种洁癖,那就不叫戒。他是持戒,但不是戒香,定也是这样的,那一个我不解释了。戒香,定香,慧香,解脱知见相香。禅宗讲一个,不破也不立。随说随扫,这说完了,又给你扫掉了,不给你留痕迹。这叫什么?叫展手,把手展开,两个手一摊,嘛玩意没有!
所以行鸟道,鸟飞过,鸟飞过在哪条路上飞呢。玄路,似乎有条路,但是你又不能说是这这条路,京藏高速,是哪条路?鸟道玄路,展手,这是它这么来讲。
“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禅宗不给你这个。为什么?“佛向性中做”,“莫向身外求”。从外边求来的那个佛,那就不是真佛,那个法就不是正法。至少你自己不在正法时代,可能是末法,可能是完全变成外道了。虽然也念经,但是行持和见地是外道,就很麻烦,甚至成魔有份。
所以这是禅宗的真情啊!直接就告诉你真实的东西。直接展,从这来,不给你哄宝宝。但是它又陪着你,真实的真的陪着你走。它既不去打压你,但也不放纵你。其实这就是我们修行面对自己的念头,和面对自己的在事儿的时候,这种状态。
当你能这样说,它不断的延伸,它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他坐有问题,他不会打坐,如果他真的会打坐会修行,那他遇到事儿,他是一样的方法。你看这个心,这叫理事,明暗,回互,这种圆融无碍,他是一个整体。你面对一个念头,一个烦恼的时候的态度,你面对自己一个状态。这时候我状态好不好的一个状态,和你面对这个世界,和面对更大的众生。所谓的信佛众生,其实是一样一样的。你一个点会了,都是一个道理。这就是禅宗直接的,直接的好处。这一旦就是这个,其他亦复如是,就不跟讲那么多了。
去做,你功夫不到。见地一点儿点儿修正,行持一点儿点调整,然后这样去做。禅宗是一个至简的一种修法,它极简,但是它不给你路,路在脚下。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说“请为我解脱”。答“谁绑着你呢?”。“请为我消业”。“你把业拿来,我给你消。”说“我觅心不得”,“你拿心来,我给你安上。”
就是这个觅不得的这个,就是,吾与汝安心即。你看,这禅宗祖师大德,这个才是。
所以这才是我们说理入、行入。然后具体当中,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一层一层来,这是我们走这条路啊!禅宗是真性情。那个真挚的情啊!不真的人是修不了禅的。然后由这个真,生出来的,真的面对担当。这是大智,大力,大悲,对外显现的。而又是无相,又能够不去执念,所以无相、无念、无住,这是三个根本。
然后一行三昧,一相三昧。所以《六组坛经》是我们整个的行持的纲领。所有的修法,那个细节,基本上《楞伽经》是给我们框架。但是修持,不管是哪宗哪派,所有东西,这个《六组坛经》曹溪原本,其实就是我们的脊柱。它是贯穿所有的脏腑,所有的胳膊腿,所有的肌肉血液,都是在这个框架下。这就是《六组坛经》。
而《六组坛经》貌似那话都很平常“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你当世间法去理解,好像是一个乡间老头,跟你说点儿应该做好事儿,但是你要是透过去。真得如此平实之语言当中,他讲的那个是最至深的理。但是我们需要不落于相,无相、无念、无住,一行三昧,一相三昧。所以这时候,我们从悟法传衣,讲:”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风动旛动仁者心动”。从这开始,所以“迷失师度,悟时自度”这是《悟法传衣》。这一品的要点。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再往后,是功德净土,什么为福德?什么为功德?《释功德净土》。净土是什么?移净土于目前。当下如是,汝不见佛,你信哪个佛?
再往后,教授坐禅,定慧一体。然后这之后,然后我们皈依。《传香忏悔》。是真正的一个圣意的一个皈依。皈依之后呢?还有百千法门,同皈方寸。为什么“宗易通,说易通。”为什么经教也通,祖师禅,如来禅都通呢?我们《参请机缘》,各种经各种论,拿来我给你讲。你这么着是是被经转,“迷则法华转,悟者转法华,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念经持咒各种修法。或者像那种,“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六祖说:“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就是这样的,枯木禅的东西,就是放这儿。再后面《法门对示》,传法这块儿。
所以整个的《六组坛经》,我们见、修、行一体。是《六组坛经》曹溪原本,所以不管讲什么,我们整个的课程都是《楞伽经》的注脚。我们所有讲的都是《六组坛经》的注脚。都是为了大家,帮助大家去这样,三宝从汝之性也,汝之行也,汝之智也,的统一。我们这个时候是一个行者。所以我们讲行者。行者孙,者行孙,孙行者。我们是一个一个,这时候你知道你在路上,这份踏实和安心。你在哪不重要,这个才是心安之处。才是我们能够脚跟站稳的本分之处。
“月映虚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