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修行如何养气?穴窍里头,藏气之所!
好像有几个朋友都留言说,打坐或者练习气脉的时候,后背感到酸疼。忘记具体谁讲过,窍被堵着的时候,称之为关,通畅后,才称之为窍。照张三丰老神仙的话,穴窍里头,藏气之所。
照我的看法呢,关窍是人体的发电厂,穴道呢,是发电机组。后背这些能量机关,基本都锁着,修气脉就是为了打开它们。
人体的后三关分别为尾闾关、夹脊双关和玉枕关,都在背脊上。练内丹术的修士,想尽办法,也冲不开,所以,任督二脉接不通。
近代丹道名家,千峰老人说他自己,得师父真传后,练了二十七年,到六十多岁,才把任督接通了。任督接通了,也奈何不了肩背,我知道有个打坐念咒的行家,他也是五十肩。
练气练到后背疼,是正常的,那里天生就堵得一塌糊涂。如果练习了一段时间,居然不酸不胀不疼,一定是方法不对。
肩背不好,血液在大脑流速变缓,年纪大了,就会得各种功能性疾病,打麻将回回输,跳广场舞又帕金森,一生气就中了风,待在家里看电视,银幕中几十年前的贤妻良母,老了后都在卖老年鞋卖营养水卖各种来钱快的玩意儿,骗退休金。
为了避免老年生活恶性循环,我的建议是,练习气脉之外,再配上打拳、按摩、瑜伽、运动、弹古琴、写大字,总之选一项动功,才能比较有效的解决后背的问题。
传统上练习气脉,第一个要搞定的事项,是养气。气足了,才能汇聚成动能。西派宗师汪东亭认为,弹古琴和钓鱼,养气。张三丰老神仙认为,读书养气。我肯定是反对钓鱼的。
养气的要诀是,若即若离,心寄一事,又不着此一事。看着它,又不用盯着它。打坐养气,也是这个诀窍,但是打坐太闷,打成个苦差使,真还不如别打。
南怀瑾老师教打坐,一开始就让熬腿子,这个我不赞成。依成观法师的说法,如果腰腿不好,背不好,那就是不能打坐,好了再说。
打坐,是为了让精神松弛,气脉放松,而后吸收外界能量,疏通淤堵。如果精神紧张,或者痛苦,那是完全达不到打坐的目的,不如改成静坐。
如果因为腰腿不好而打坐痛苦,我建议先练习站桩。把身体调整的比较适当了,再来打坐。
我不赞成熬腿子,主要还是怕硬熬,会伤到筋骨。南老师他做武教官出身的,底子好,可以熬,一般人,还是要注意点。因为关节如果有问题,长期得不到血液的滋润,细胞都是脆的,随便拉拉就碎了。很多瑜伽馆的瑜伽师,都带伤上阵,教人劈叉和双盘什么的。
我自己养气,除了读书,就是打牌。若即若离的心态,身体尽量放松,怎么舒坦怎么来。读正能量的书,别读生起不良心态的书,那种书,漏气。
做手工也好,别死盯着做。也别一直动弹手指头,比方说打毛衣那个就太折腾了,十字绣倒是可以。再就盘珠子,玩个把件儿什么的。总之,养气有很多种选择,不用那么死心眼儿。
养气的时候,尽量舌抵上腭,别说话。上腭有个凹陷处,舌头抵在那里,可以略微接通任督二脉,修道或者练气功的,管这个叫做“搭桥”。
舌根下两个穴道,养气的时候,会有唾液出来。这种唾液是肾水经过小肠火的熏蒸,沿督脉上行,再被督脉里的阳火二度熏蒸,落到舌下,是人体精华的提炼品,很补,感到嘴巴有些满了含不住了,一口气吞下去,第二口出来再吞。
丹道术管这个叫做“饮刀圭”,这种普通人都能自产。厚脸皮会说这个叫玉液金液,那个就算了,至少通了大周天才有。
懒得舌头特意去抵住上腭,觉得费力,也无所谓,别关注这个事儿,只要是闭上嘴,舌头基本上也是抵住上头,就是准头稍微差点儿,不碍事儿。我自己是一觉醒来发现通了任督二脉,估计就是这样稀里糊涂通的。
我觉得我气养的好,和我不怎么爱聊天有关系。聊天多了真伤气,有时候,聊着聊着喉咙就有了烧灼感,那是带出炎症来了,因为伤了气,身体就会自发性的上点虚火。
修道的讲,“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学佛的有句话,“大火烧了功德林”。平时涵养多少气,一发脾气,都漏泄干净了。要不怎么说动气伤身。修行最后都要落实到肉身上来,张至顺老神仙说,“你要有病,你就没道,我就不服你”,他非常了解心物一元的道理。
修行总归是要落实到肉身上来,这是修行界普遍认可的标准。就怕张至顺老神仙这句话,“你要有病,你就没道“。
其实有什么不敢说,师父就是搞经教的,不是坐禅的么。普度众生有很多方式啊,不一定非要会打坐,会气功啊。会讲经就相当了不起,而且很苦啊。
有些小道观,出家人过的非常朴素,文化程度也不怎么高,让他讲经,他其实也讲不太出,可是他很慈悲,言传身教,就令人折服。
之前说到练气练到后背酸痛。我还是强调下,我一直认为,金刚念诵是最迅猛的方法。不过我知道很多人,不太习惯这种方法。会更倾向于站桩、打坐、静坐,和其他各种练习。所以,也说点其他的。
我的系列小文中,会提到很多人名,都是我精选出来的行家,一百年未必出来一个,不学我的,可以去学习他们的。我断续也会提到,他们的长处。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最近这些年,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打开网页,名师特别多,选择起来比较困难。倒不如古代,一百年二百年出一个半个,比较容易选择。
第一步把气养足,第二步再可能到排淤清堵。等到酸疼地方的气通过去了,自然就不酸不疼了。
他们不是在揭示真理,他们是在讨论摩斯密码。
说到养气,最中规中矩的养气当然是打坐。打坐免不了胡思乱想,怎样才能进入静的境界呢。宋代起,就有个方法,叫做参话头。
然后一边打坐,一边死命想答案,不知不觉,注意力就集中起来,本来脑子里有一百件事情纷纷扰扰,就剩下这么一件了,自自然然就清净了。
如果是道教徒来回答,可能是,父母未生之前,我是我的元神。
如果是科学教徒来回答,人死后会轻21克。
世界大同的回答呢,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先天的内核,这个内核来源于同一个母体,其他都是后天配置。所有的宗教、道德、哲学,性善论、性恶论,性虚无论,其实都在讨论,先天和后天,谁主导谁,如何才能得到救赎。
李道纯曰:“性是一身之主,以身为客。今借此身养此性,故让身为主”。性就是灵魂。
张三丰老神仙说:“人寿一事,上人有定,下人有定,中人无定。中人少善少恶,天欲延之不可,天欲迫之又不可,于是任他自生自死于其中。保则生,不保则死。故修身尚焉”。
所以,修身很重要啊。修改肉身,从而改变个性,一方面待人接物的后果改变了,一方面自身的磁场改变了。自然,命运随之跟着改变。中国古代玄学分五类,称之为五术之学:山(仙道)、医、命、相、卜,山是摆在头一位的。
当然,有人觉得,我不需要修改身体,我直接改造思想,完善个性。这样的人,就是张三丰老神仙说的上人和下人,我们广大中人,应该还是踏实一点,从肉身的改造做起吧。
之前说到打坐时候,做一些思考,是为了把注意力系住。如果只是为了注意力集中,未必非得想神仙,想花花草草坛坛罐罐亦无不可。
和谐是民众一直都在孜孜以求的。在和谐的社会里,不仅人人心情愉快、处处温暖融洽,而且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社会秩序稳定而协调。在中国各个朝代几千年的历史交替中,和谐不仅是先人们为人处世、治理国家的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绵延几千年的政治理想。和谐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主题,天时地利人和、家和万事兴……都体现了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的共同梦想。安宁、稳定的和谐环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人类活动和生活的必要条件。离开和谐,社会无从发展,个人也得不到幸福。
现在中国的发展处在一个黄金期,但也是矛盾突显期。要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善于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环境。发展是硬道理,和谐则是硬道理后面的硬道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最广泛的社会动员,需要人心向善,人心思和,广纳群言,广谋良策,多方发动,多种努力。其中值得去做的一件大事,就是从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发掘“和"的文化内涵,古为今用。儒、道、释是中国文化的三个支柱,它们都倡导和谐,然而各自和谐的内涵是不同的。儒家重视的是社会秩序,主张和而不同,以倡导“非寡"、“非乱"、“非同"为前提,追求以“多元和谐"为目标的理想和谐境界。佛教重视的是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强调奉行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规则。而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关注的是天、地、人全面的和谐发展,以“道"为最高信仰,倡导人们信道、修道、行道,一切以道为事,生成容纳万物、自然平和无私、无为柔弱不争的环境。可以看出,道教之和不仅是最完整的,也是最贴近人、最具人性的。
可是,如果能够生起神圣的宗教感,浑身上下都纯洁而高尚,尤其督脉那里,张三丰老神仙接着说,“正气撑空,亦得联班神道;否则转投人世,亦必生入仁善之家。天理若此,有何难晓哉”!
有个同修前段发了个出家师的照片我看,我就问她,出家师是不是很有正义感,非常正气凌然。她很吃惊我从何得知。因为很简单啊,这个出家师父,头部督脉那里顶起蛮高,中脉部分没有啊。
有的人,没什么正义感,打坐打的昏天黑地,实话说,督脉没有阳刚之气呀,想要贯穿到任脉,恐怕是难。在养气方面,孟子是祖师爷之一,他说“吾养我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其实就是从督脉升起来的。
打坐时候,把精神尽量寄托于一件事,而不是十件八件琐事,可以养气。如果寄托之事,能够使自己生出高尚的情感或者情绪,可以养浩然之气,也就是督脉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