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中生了退心,该如何应对?
在道教经典中,经常会出现“勇猛精进”一词,其义指修道人应该不惧世间一切磨难,不论遇到何种境况,都能够发大志、做苦行,在越是困顿的时候偏偏越能够激发起修真的志向。
“勇猛”,是指其修真的态度始终积极向上;“精进”,是指其修真的功行日积月累以达圣真。这本来是对每一位修道者的基本要求,但在日常修行的过程中,人们难免会因为一些遭遇而对修行产生退心,此时应该怎么办?
既生退心,便要先明白退心产生的根源,然后才可以去求破退心的方法。这是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修道虽然是在修长生神仙之道,但修行却是从人间的日常入手,所以退心产生的根源也必然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
究其产生退心的原因,不外于两点因素:一是外因,即外部的生活环境中出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二是内因,即内在的心态上产生了变化,对当初立下的修真宏愿生出怀疑。虔诚心一旦动摇,修行中自然就会有懈怠,这正是修真大忌。
究其内外两因,不论是当下生存状态的不如意,还是心中信仰的改变,其根底都在于一个“心”字。你以什么样的心思去评判信仰与修行的意义,直接影响到你可以为这件事情付出多少努力。
以外因来论,所有的不如意只不过是自我内心与外在事物产生抵触之后的结果。修行并不是要去改变外在的世界,而是在有限的外部环境中求得内心中的随缘顺物。心与万物相合,即是以我道与万物之道相合。
从大道本真的层面讲,我之道与万物之道本来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各自的表现情态。若总是执着于彼此之间在表象上的不同,这尚且还谈不上修行。南华真人曰“道通为一”,修行求的是表象背后的真一之道,而不是去求万物外在的齐同。
人之所以会看到不同,根本还在于自己仍怀有执着心和分别心。心中无物且无我,又何来不同之说?诚然,这是修真要达到的最终境界。但修行并不是一步登天,而是一个逐层剥除贪嗔痴等等后天影响的漫长过程。
并且,在此过程中总是会产生许多难以想象的苦楚,能超越这一层苦,才能体会到得道时候的甘甜;若只是一味沉溺于苦中无法醒悟,就会产生退心。此时,想要破除退心,离不开道经师三宝的指引。
退心产生于日常的修行生活,而破除退心的法门也存在于日常之中。道经师三宝,既是一名道人信仰的日常,也是其修持的根本。道教以道为根本教化、以经为法则指导、以师为修真楷模。
三者相互补充、相互阐述,构成完整的修真学习体系。修道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与道合真。因为人们在合道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许多无法克服的难题,又有诸多修真法门无从了解,所以才有了经宝传法之妙义。
师宝,既曰师父,又曰老师或先生,他既是指引我们修真的老修行,又是日常可以接触到的每一个普通的信众。
修行中产生退心时,便要回归到道经师三宝之根本,从祖师留下的经典中参悟大道的法门,从师真的一言一行中对比自身,从与善信的交流中反思一名道人的修持。
信仰道经师的核心,在于从对三宝的感悟中进一步内观自我。看得到自己身上的是是非非,才能使修行有目标可循。
大凡生了退心者,一是因修道的艰苦而意志不坚,二是因生活的富足而沉沦贪溺,其中后者比前者的危害更大。修道要吃苦,生活和生理上的苦恰恰是磨练心志的试金石,往往只有在苦难之中才可以洞明人性真常。
相比之下,富贵之苦则在于心,身体贪图一时的安逸,就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弱化坚定的心志。当年丘刘谭马四位祖师在谈论修道志向时,分别以斗贫、斗是、斗志、斗闲为宗旨,此四“斗”正是解决修行退心的法门。
“贫”乃生活困顿、“是”乃自我执念、“志”乃理想高远、“闲”乃是自由逍遥,“斗”则是对这一切所生起的精进心。修行终归是与自己相斗的过程。只因你我尚是一介凡人,总免不了会陷入以贫、是、志、闲为代表的种种困境之内。
修行旨在出离人生迷津,所以才需要生出勇猛精进之心,以人生中的一切际遇为济度舟航。若只知沉迷声色世界,难免会被一时的退却心迷误了修真志。如此,终会落得众生芸芸,不免又是一场轮回苦楚。此实为人生一大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