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领导的要足够明智,才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第二百条:
使贤者为之,则与不肖者规之;使智者虑之,则与愚者论之;使修士行之,则与奸邪之人疑之。虽欲成功,得乎哉!
这段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三十八《孙卿子》,也就是《荀子》。


让贤能的人为政,却让不贤的人去规正;让有智慧的人谋划政事,却让愚昧的人去评论;让品德良好的人施行政令,却让奸邪的人去质疑。人君虽然想获得成功,但又怎么可能办得到呢?

这句话讲得非常好,就是告诉我们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特别是对于贤德之人,更应该用而不疑。如果产生了疑虑之心,那么就会使得这些贤德之人的才华不能够得以完全施展,办事也就很难办成。

《刘廙政论》中说到:“自古人君,莫不愿得忠贤而用之也。既得之,莫不访之于众人也。忠于君者,岂能必利于人?苟无利于人,又何能保誉于人哉?”自古以来,当君主、当领导的人,没有不想得到忠贤之士而任用他们的。有了忠贤之士的辅佐,自己治理国家、治理天下也就会容易得多。

然而,得到这些忠贤之士以后,却又对他们产生疑心,不免向众人去调查,问问这些忠贤之士到底如何。但是,忠于君主的人哪里能够做到事事都有利于他人?譬如他要奉公守法,可能就会触及某些人的私利,得罪某些人,如果有一件事得罪了人,没有给人带来利益,这些人可能就会怀恨在心,四处诋毁,那又怎么能让众人都称赞他、使他在众人中有好的名声呢?

所以,为人君主、为人领导者,如果自己不够贤明,不能够辨别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忠贤之士,那么即使得到了忠贤之士,忠贤之士已经来到身边辅佐,也仍然会怀着猜疑之心,向众人去调查。

而被访问的这些人又不一定都是贤德的人,不一定都没有嫉贤妒能之心,如果被访问者看到这个贤德的人有德行、有能力、才华出众而心生嫉妒的话,不免就会对这个贤德之士有一些偏颇的言语和评论。再如果君主缺乏辨别能力,听信了这种偏颇的言语,那就可能会加重对忠贤之士的怀疑,从而最终可能不予重用或弃之不用。所以,君主贤明与否,用人是否得当,能否做到用人不疑,对于事情的成败至关重要。

在《群书治要·新序》中也讲到,贤明的人之所以不被重用,是有原因的,即是因为“不肖嫉贤,愚者妒智,是贤者之所以隔蔽也,所以千岁不合者也”。这句话言简意赅,一针见血地把贤德之人不被重用的原因指了出来,那就是:不贤德的人会嫉妒贤德的人,愚钝的人会嫉妒有智慧的人,这样,贤明的人就会被阻隔,不能够被君主所用,以至于君主千载也难以碰到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有的是不肯用贤德之士;有的是用了贤德之士,但不能够持久;有的是用了很久,但不能够善始善终;还有的是不肖的继任者把父亲的贤明忠臣给废弃了,所有这些现象不一而足,因此所导致的灾祸和败亡难以一一记录。

其实追根溯源,关键还是在于君主自己不够明智,不能分清贤德与不肖,所以只能人云亦云,一味听从众人的评议。群臣认为一个人好,他就认为这个人好;群臣如果对一个人毁谤,他就认为这个人不行。

所以这句话后面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故谮诉不行,斯为明矣。”“谮”就是诬陷的话,“诉”就是诽谤的话。如果诬陷、诽谤的话都不能够通行、都能不起作用,君主能够自己判断什么样的人在说什么样的话,这才叫真正的明智。

由此可见,古人把贤德之人不被重用的原因分析得一清二楚,确实值得现在人参考。






欢迎转发点赞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刘余莉

刘余莉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刘余莉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刘余莉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刘余莉。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