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才能够实现社会和谐、个人幸福?


第二百零一条: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谓大同。
这段话出自《群书治要》卷七《礼记》。


为众所熟悉的《礼运大同篇》、孔子描绘的大同世界就是这一段,不过在《群书治要》选篇之中,对这段话有所删减。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大家所共有、是大家所共同享有的。这个“公”就是“共”的意思。

也就是说,在当时,享有权力、拥有权力的人,其存心不是拿着这个权位来自己享受,而是借着这个权位去爱护、照顾人民,他是以公心来行使权力,天子是这样的存心,他手下的官员也是这样的存心,整个社会都以怀有私心而感到羞耻、以怀有公心而感到合乎道德,这样的治理自然就会使天下太平。

实际上,在这里,孔子并不是构想所谓的理想社会,而是描述了上古尧舜时期社会治理的真实状况,那时的圣君贤臣时刻以天下福祉为念,不以天下为私物。

在《群书治要·六韬》中就有一段话体现了圣贤之人的公心,它说:“贤君之治国,其政平,吏不苛,其赋敛节,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赏赐不加于无功,刑罚不施于无罪,不因喜以赏,不因怒以诛,害民者有罪,进贤者有赏……官无腐蠹之藏,国无流饿之民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贤明的君主治理国家,政治公平合理,官吏不苛虐,赋税有节制,君主自己的俸禄、用度都非常地微薄,不会因为自私自利而损害国家的法律。赏赐不加于无功之人,刑罚不施于无罪之人。不会因为自己高兴就给别人以封赏,也不会因为自己不高兴、发怒就滥杀无辜。

对危害百姓的人,一定会判以刑罚、给以定罪;能够为国家推荐贤良的人,一定会给予封赏。这样,官员之中就没有腐败蛀虫之类的人藏身,国家之中也没有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吃不饱饭的百姓。这就是圣贤政治的特征,也是圣人治理国家所达到的效果。

为什么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就是因为为君者认为天下是大众共有的天下,他处在天子之位,是为了爱护照顾天下的百姓,而不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正是出于这份存心,他才能够处事公正,量刑公平,提拔官员没有私心。可以看出,如果将这种“天下为公”的态度用在治国上,确实会起到大治的效果。

古圣先贤的教诲,都是教导我们要有公心,不要有自私自利之心。譬如《了凡四训》中讲,一个人应该“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人就应该存这样的心。习近平主席曾说过,“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什么样的书?什么样的书是好书?怎样才是善于读书?古圣先贤告诉我们,和我们自己纯净纯善的本性相应的,才叫好书,读这样的书有助于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回归纯净纯善的本性,善于读书就是要善于把经典中的教诲落实到生活中去,知行合一才叫善于读书。

《了凡四训》就是这样一部好书,因为它教我们起心动念要“远思扬祖宗之德”,要把祖先的德风、道统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近思盖父母之愆”,如果父母犯了过失,为人子女者就要想办法帮助弥补,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不仅我们、我们的父母没有学习传统文化,甚至祖父母、曾祖父母可能也没有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已经断了好几代,所以犯过失也情有可原,关键要想着怎样弥补;“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没有国,哪有家,这就教导我们首先要有爱国的情感,知道了自己国家的历史,就要懂得去报答国家的培育之恩。

此外,我们整个家族的延续、历史也要懂得,要把家族的道统、家风都给振兴起来;“外思济人之急”,帮助别人要对症下药、帮到点子上,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现在人最急需什么?物质财富?需要但并不迫切,就目前而言,人们的生活状况已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但是与此相对照,精神上的空虚、道德上的不足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我们要济人之急,就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能够给人们带来幸福生活的思想、理论、方法宣讲出来,帮助开启大众的智慧,让人们知道怎么样才能获得幸福的人生。

内思闲己之邪”,要时刻懂得反躬自省,克制自己自私自利的念头,保持一种为他人着想、为团队着想、为国家着想、为人民着想的仁爱之心,时时处处表现出温良恭俭让,这才是“天下为公”的公心。

选贤与能”,这个“与”字,通举荐的“举”,意思是,要选拔贤德之人为天下人服务,也就是要做到孟子所说的“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样,人就能不仅仅亲爱自己的父母双亲、不仅仅慈爱自己的子女,还能够亲爱别人的父母、慈爱别人的子女,这就是孝慈之道的推广延伸。

当然,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他的核心、基础、原点还是在于孝敬自己的父母、慈爱自己的儿女,进而才能把这种孝亲慈爱之心推而广之,才能够做到“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父母双亲,却对领导者很恭敬、对领导者的父母很恭敬,那一定是虚假的、有所图谋的,因为这不符合人的本性,正如《孝经》中所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所以,人一定是从孝敬自己的父母、慈爱自己的儿女做起,然后推而广之,才能做到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使老年人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赡养,安度晚年,临终时能够得到关怀,使所有的孩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鳏”是老而无妻的人,“寡”是老而无夫的人,“孤”是幼而无父的人,“独”是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是身体或精神有残缺而不能做事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些人都属于弱势群体,要使所有的鳏夫、寡妇、孤儿、无后嗣的老人、以及身残和有病的人,都能够得到照顾和赡养。

我们现在倡导构建福利社会,关心弱势群体,其实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如此,都以推行仁政作为治理国家的上善之法,而推行仁政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能够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使这些弱势群体生活能够得到基本保障。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谓大同”。这样一来,奸邪之谋就会杜绝,盗窃作乱、危害社会的事情也不会发生,这就是所谓的大同社会,也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和谐社会应有的状态。

如此美好的社会究竟怎样才能实现呢?这就需要依靠教育的力量、是推行道德教化自然而然产生的结果。《孟子》中记载,舜王在位的时候,就非常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他使契做司徒,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教导民众以五伦之道,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那舜王是从哪里学来的?他也只不过是沿袭了古圣先贤的治国之道而已。

也就是说,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中,从上至下,每个人都能身体力行圣贤教诲、都能够明理,都在追求过一种有德行的生活,而只有这种生活才能够使人生获得幸福美满。


怎样才能够获得幸福?圣贤经典告诉我们,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都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即使得到,也都是虚假的、暂时的、不踏实的,而只有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为民族着想,使自身价值在奉献和付出中得以展现和升华,才能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中国人历来讲究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让人明理,理得心安,这才是获得幸福的真正方法。

所以,“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人们如果不学习古圣先贤留传下来的这些道理,想要成功追求幸福,那是不可能的,甚至还可能把自己带上不归之路。所以学习传统文化特别地重要,因为它告诉我们怎样做才能够实现社会和谐、个人幸福。







欢迎转发点赞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刘余莉

刘余莉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刘余莉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刘余莉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刘余莉。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