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族谱中存在的这六个问题,一定要注意!
家谱的真实性是自古以来一直讨论的一个话题,珍藏了几百年的家谱,传承了几世的家族历史如果是假的,族人分不清自己的先祖是谁,寻根就会遇到很大问题,所以,要学会判断族谱的真假还得先清楚族谱具体有哪些问题!
家谱既然是家族文献,免不了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官修则可假他手粉饰家族,自修则更可自我方便作伪。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则自觉不自觉地按照儒家礼制来重塑祖先形象,规范祖先言行,掩盖祖先劣迹,抹去不良影响以获得主流文化的认同,所以中国家谱最大的流弊就是作伪,尤以宋代以后,明清两代为烈。
《中国的家谱》一书中总结了中国家谱作伪的六方面表现,可谓切中其弊:
第一,在姓氏朔源上攀龙附凤,以上古和汉唐以来的帝王将相、贵胄名臣为本氏族始祖或远祖,乱人他人做祖先,这连谱学大师欧阳修、苏殉等人都不能免俗。以明清两代为例,通常林姓上朔至比干,陈姓上朔至南朝陈武帝陈霸先,李姓为李耳、黄帝,萧姓为萧何,赵姓为宋代帝室等,不一而足;
第二,为提高家族地位,乱标地望。所以王姓必琅铘,李必陇西,张必清河,刘必彭城,周必汝南,顾必武陵,朱必沛国,钟必颖川,应已成为通例;
第三,世系虽远,却不可靠。名清以来的家谱,通常将家族远祖或始祖上溯至远古,然而历代世系又十分清晰,甚至数十代、上百代代代不乱。一个家族十代八代延续完全有可能,十代以上就应该存疑义,而上百代的连续记录又怎么能够靠得住呢?这是因为后代续修家谱,大多来源于记忆,附会或抄录史书、志书和其他图书,这些资料的来源本身就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
第四,在一些迁入异地发展的家族中,大多在始迁祖身上大做文章。最典型的例子,宋朝以前的家谱中记录家族中的功名、官爵且显赫的特别的多,而到了明清以后则十分稀少,这是因为明清以前的资料稀少,可尽情作伪,明清以后对科举和官员履历可证明的资料太多,作伪则容易暴露;
第五,书善不书恶。在几乎所有的家谱凡例中,都有家谱写法的“不书”条目,即不让入谱的标准,大多是“不道、乱伦、乱宗、绝义、辱先”等,这样就使得所有的家谱中就只有好人、正义君子而见不到坏人,“我在坟前愧姓秦”大约就是如此。历史上的大奸大恶之徒,如李林甫、秦烩都是既没有祖先父母,也没有子孙后人,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
第六,为了炫耀目的,借助有地位名人为族谱增光,比如收入一些皇帝的赐文,如圣旨、敕书、上谕、赐诗,以及一些官方文书,如告示、公文之类,同时宴请历代外姓名臣硕儒写序作跋、书写题词、赞词、颂诗等,其间伪造或篡改,移花接木改头换面的代笔之作屡见不鲜。
族谱的大部分弊端就是这样,知道了问题,我们在探究族谱真实性的时候就更有把握了!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发现更多精彩家族历史
总编:上官福楚
轮值编辑:官秀岩
资料采辑:上官辉
发布:官正琼
审核:熊剑文
有部分文章,我们一时没找到原创读者,或者您申请了原创,但我们推送过程中并没得到提醒,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删除;转发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分享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及对您造成不利影响,同样敬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