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虚舟悟的氛围 1001 序言(二)



1001 序言(二)


那现在回到“悟”为什么如此之难?那我怎么“悟”?悟刚才说了是个假问题。但是这句话问得是没有错,问的是对的,是正问。而且是非常好的问题。那么它这儿为什么难,我们都知道,“悟”很难。那么“悟的氛围”也好,那到底,先说“悟”是啥?我再奔着那去啊!那我们说,为什么这一问就错了?是这样的,我还是先铺垫另外一个,回来再讲,要不一会就衔接不上了。

 

实际上我们从“语”开始说,刚才借着《楞伽经》,一方面切穿。另一方面,就是说我为什么从语开始讲?因为身体大家是大致相同的,就是它有巨大的共性。我们说医方明为核心,展开身体,比如气脉明点,包括我们能量,就是五轮塔,地水火风空,这个相对好办。因为我们越往硬件讲,是越趋同的。


而语言的复杂和丰富,尤其我们栖息在语言的大树下。我们是用语言思维思考的。所以核心的“悟”,是最核心最核心其实是在语上。

 

“身”其实相对好办。因为只要知道清楚,其实它是一套工程,去按照去做,它是一套生命工程。但是光有这个工程,是不会证悟的。否则搞一个疗养院我们就证悟了。就是光是身,不足以去证悟。


还有“意”。那么“意”又是依于“语”。因为没有语怎么会有意呢?你那个思维从哪来?所以它还是依于语。所以语是核心,甚至语决定了我们身是什么?因为除了肉身,还有文身,句身,名身。这个文化的身,这个社会的身,这个时代的身。那这都是依于语。我们每个时代语是不一样的。所以你看发现这三个身、语、意,凝结在语上,那么语是重中之重。


我们说“悟”的氛围。首先第一个难点,依照我们日常的语言。实际上语言来自于我们的身。既然来自于我们的身,它是基于颠倒幻相,才生成的语言。当然它有效,我们日常当中这么说,这么用。大家能完成生活就够了,它和真实关系不大。就像说公鸡能打鸣,公鸡叫太阳能升起,这一千年就这么过了,到底是它升起和公鸡有什么关系,这个不清楚没关系。反正鸡叫我起来干活儿,这个没错儿。



在这儿讲,为什么要闻思修?为什么我们要正修佛法?为什么要正闻熏习?就是因为我们这门课,也是一个巨大的特点,基于这点是什么呢?它不是一个词条,或者一个道理,它是一个语义场。语义场当中,我说什么是东?东相对的是西,这叫西,西相对的是东。你不是罗圈话吗,但实际上在一个“悟”的氛围当中,或者在人类社会当中,它是通过罗圈话和语义场相互来完成的。


因为如果你这个东西没有感知,你生命中没有办法去表达和沟通的,你语言表达不了。你就想象不出来,你没有办法沟通。所以在刘姥姥的社会,就不说佛法了,她都无法去想象出贾府去怎么样的生活。我们就是以前想象的,现代化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因为我们的身决定了这个,我们学包括互联网,实际上学的是一个语义场。


我们是这个时代的人,我们有这个语义场。它是诸多语言相互之间的解释,相互印证。这点从哪来的呢?


就前两天就9月1号开学,就讲《新华字典》。这本《新华字典》为什么这么重要?它完成了非常重要的历史的过程,就是给中国人扫盲。所以它不是一个大百科全书。而是因为你认字,每个字是单独的。你说东,相对的是西。你说西,相对的是东。左,相对的右。一本字典,实际上是一个语义场,你是靠字的相互之间,你才能知道、理解。所以这个字典,其实是一个语义场。


那么说“悟”的氛围为什么难讲?或者说佛法为什么难学?


其实佛法他要形成的不是一堆的词条或者道理,它是一个语义场。我们必须进入这个语义场,才会生起那个心,就是那个意。


我们进入这个语义场之后,才会理解“身”,才会和身体有一个“正”交流。


所以我们讲五轮塔。你看中间都是语言,而语言是什么呢?是“无”。每一句话好像是一个词,“但用名言无实性”。所以“五八六七果因转”,这些都是为了让我们明白。为什么这么讲呢?是为形成语义场。


它就包括有不同的坛城,因为一件儿事儿,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维度。每个坛城,它就是一个语义场。你进入这个坛城,其实就是个世界。它就靠整个的语义场,来使这个“意义”显现的。你不可能把它拿出来,就像都讲一个药师佛,讲阿弥陀佛,你要看在哪个系统讲。它也可能讲的是报身佛,也可能是法身佛。那你要看它在什么语义场里面。

 

那在这儿就是正闻熏习,实际上就是通过课,是熏习起整个语义场。那么这就回到了我师父给我的一个法宝。就是从一开始,他就说“你不允许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佛经,你只能用佛经来印证佛经”。那我到现在明白了,实际上佛经印佛经就是语义场,这不会出错。如果我理解实际上是把它降维了,用我的语义场。我世间的语义场去理解佛法,是不是指定是错的。我必须用这个语义场的内部去循环去理解,什么叫“旷野沙碛中有大树王”。《阿弥陀佛经》里讲的七宝行树、乐音树,那你这样的互参。你参完之后,原来佛法的是一个语义系统,就是你懂得这个符号学。


你就知道“慈”对的是弥勒,弥勒对的是“不忍”。就像带小孩一样,你得恒顺他。他今天要这样,明天要那样,你知道他现在都三岁四岁,你必须恒顺他。你也知道将来他要上大学。从现在幼儿园,你就得考虑,他上大学的学费怎么办啊?上常青藤学校怎么办啊?这就是慈。


回到第三个,就是广泛的链接,所以我们对任何一个众生、一个生命,对一个事件的时候,是用一个语义场的背景面对这个点,来处理。跟一般人处理事情完全不同。这是解释我的行为,大家觉得我跟好多人处理事情不太一样,就是实际上从这来的。(待续)

“月映虚舟”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中国佛教网

中国佛教网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中国佛教网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中国佛教网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中国佛教网。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