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孝子就得埋儿子”是什么鬼


点击上面祖源文化传播关注我们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平民百姓十分重视,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孝”这个观念早在西周就有了,在那个时候,尊敬祖宗是“孝”的主要含义,因为周朝的人们认为自己是祖先生命的延续。他们对祖宗尽孝的主要方式是祭祀,就是在宗庙通过献上贡品祭祀祖先。那个时候,尽孝对象还是死去的人。

善事父母为孝

之后,孝的对象进一步发展,不仅仅是对死去的人,活着的人也得到了重视。《尔雅》有:“善事父母为孝”,这时候孝敬父母是无比重要的,古人说“父母大于天”就是这种思想观念的反映。

现在的我们看来,子女需要对父母尽孝道,是很明白的道理,可以理解。但是,杀儿子尽孝这种事,是怎么也理解不了的。

郭巨埋儿/埋儿奉母

在中国民间,有个“郭巨埋儿”或者说“埋儿奉母”的典故,说的就是这个奇葩的故事,并且这个故事还被广为传颂。

话说有个叫郭巨的人,是晋代隆虑人,出生很好,家境殷实。在他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而他自己没有要任何财产,只希望亲自供养母亲。

郭巨对母亲自然是万般孝顺。可惜到了后来,他家逐渐贫困,他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家里的花销自然变大了,粮食也不够一家人吃的。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所以总是舍不得吃饭,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看见母亲这样就感觉很不安,觉得如果继续留这个孩子,母亲肯定不够吃的,于是他就和妻子商议说:“儿子可以再有,但是母亲死了却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来供养母亲。”

于是郭巨到郊外,找了个好地方就动手了,挖了小半个钟头的才有了个坑样儿。他想到自己的宝贝儿子马上就要赴死,心有不忍。但是想到母亲,还是继续下去。他哼哧哼哧在地下挖着,挖了有快两尺。

忽然,郭巨感到自己挥下锄头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他就扔开锄头,上手扒土。在扒干净上面的泥土之后,郭巨发现这是一个漆黑的的坛子,里面装着金灿灿的黄金,一直堆到了坛口,黄金上面有个纸条,上面写着: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郭巨就明白了这是老天爷给自己的黄金,高兴万分,坑也不挖了,捧着装着黄金的坛子就往家跑。心想着有了这些黄金,自己既能孝敬母亲又可以兼养孩子,果然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之后,他们把这笔意外之财告诉了妻子。妻子得知儿子不用死了,并且有了一大笔钱万分高兴。邻居们见了都来询问,郭巨就告诉了它们。之后邻居又告诉他们的邻居,然后这个故事就这样传开了。大家都觉得是因为郭巨孝顺,才会得到上天的怜爱,让他能够尽孝道却不用牺牲自己的孩子。所以,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也传遍了天下。

这个故事在《二十四孝》、《搜神记》、《彰德府质》等中都有记载,作为宣扬孝道的范本,可见影响力成有多广泛。

愚孝不值得推崇,孝道也要与时俱进

郭巨这样的人,在古代是宣扬美德的模范教化人物,而在现代,就只能是批判的对象,他践行的是愚孝,是封建糟粕的代表,不值得推崇。

在现代社会,子女父母之间如何相处,也是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一个环节。尽孝道就是处理这种关系的一个好方法。这里的孝道,指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单单指的是子女对于父母的责任。

虽然都说父母对于子女有生育之恩,但是对于父母的人来说,养育孩子也是一种极大的喜悦获得。所以说,生育、养育之恩,究其根本,并不是单方面的子女欠父母的。基于相互感激感情才能维持长久。所谓母慈子孝,其实是一种通俗的因果关系,讲述了一种理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所以关系才能稳固。

因此,孝道的实践,并不是意味着一味地付出,而是有条件的,依靠生存的智慧维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平衡状态,让双方都能有收获,如此关系才能长久稳定。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发现更多精彩家族历史

总编:上官福楚

轮值编辑:官秀岩

资料采辑:上官辉

发布:官正琼

审核:熊剑文

有部分文章,我们一时没找到原创读者,或者您申请了原创,但我们推送过程中并没得到提醒,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删除;转发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分享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及对您造成不利影响,同样敬请联系我们删除。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祖源文化传播

祖源文化传播网为您提供最新的祖源文化传播信息,让您快速了解祖源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祖源文化传播。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