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神秘的高人:樵夫


佛教新

高能觉醒

《西游记》中,第一回就出场的樵夫只是闪了一个身影,就彻底消失了。他是凡夫过客,还是洞见前缘的神者?

鸿篇巨著《西游记》中,第一回就出场的樵夫只是闪了一个身影,就彻底消失了。他是凡夫过客,还是洞见前缘的神者?在很多人的心中留下了不解的悬念。重新品读原著,方觉字里行间含蕴的又一新意。

故人音杳 谁来指路

吴承恩在《西游记》第八回开篇,以一首深沉且又伤感的词〈苏武慢〉道出下界众生不识真法,难以返回先天的悲苦。

他写道: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

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杳。

400多年前,吴承恩就以这阕词开宗明义地指出:世间很多向道的人,终老一生都在苦苦追寻,山南海北的参求无数,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多少人都在“磨砖作镜,积雪为粮”的迷途中,空自消磨著光阴。

如果一个人能够领悟真法真道,方能以“毛吞大海,芥纳须弥”的气概从轮回中超脱;反之,会凝滞在六道轮回中不停地沉沦。迷途的世人啊,就像踏上了危险的路,迷在了鹫岭深处,找不到归路;就像远游他方的故人,一去不返、音信杳无。

因此,在苦苦挣扎的迷途中若能遇到指路人,自然是很庆幸。那么《西游记》中,最早为悟空指路,使其进入修炼之门的人是谁?

道心生发 寻仙访道

悟空出生后,在花果山逍遥自在,享乐天真地度过了三五百年。一天,猴王与群猴喜宴时,忽然坠下眼泪。

他想到现在虽然不归人王的法律管,也不害怕生禽猛兽。但是将来年老血衰,却逃不过阎君。生老病死的铁律终是猴王难以逾越的关卡。

猴王远虑,道心大开。在通背猿猴的建议下,猴王决意远涉重洋,寻找神佛仙人,向他们求取躲过轮回的方法。猴王凭著简单的装备,驾着简陋的木筏乘风破浪,踏上了寻找长生的路。

他首先在南赡部洲登陆。猴王串长城,游小县,在市井跟着学人礼,学人话。朝餐夜宿,苦苦寻觅了八九年,但是没有任何结果。在他的眼中,南赡部洲的世人都是为名为利之徒,没有一个肯回头安身立命。

八九年的光阴转眼即逝。一天,猴王忽然来了灵感,他明白了要去外洲才可能找到神佛。于是又重新整装下海,再次驾着简陋的木筏飘过大海,来到西牛贺洲。

樵夫指路 悟空入门

在如来的眼中,西牛贺洲没有贪婪杀戮,是个涵养灵气的地方。这里的人虽然没有上等真者,但也是人人都很长寿。

猴王登陆西牛贺洲后,看到此处景致山高秀丽,林麓幽深。但见那山遍地是奇花瑞草,修竹乔松,灵芝兰草秀丽生长。

猴王被这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了。正在凝神间,他忽然听到有人言语的声音,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唱歌。

歌声词意清奇,直入心扉: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猴王满心欢喜地跳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樵夫,正在举著一把斧头砍柴呢。天真的猴王脱口而出,直呼他“老神仙!”

樵夫没有以“神仙”自居。他说,这首歌叫《满庭芳》,是一神仙教给他的。那神仙和他是邻居。为了使他散心、解困,就教他唱歌。

他告诉猴王“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就是悟空寻道的去处。中国古人将“灵台”、“方寸”说成是心,而“斜月三星洞”也是一个心字,言外之意只有向心去修,才能修成。

在樵夫的指引下,猴王进入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从此走上修行的路,引来后续系列精彩故事。悟空降妖除魔的本领,由菩提祖师所赐,在西天取经的路上鼎力相助唐僧,大展神通。

世外高人 亦凡亦圣

相对于小说漫长的一百章回,樵夫出场的片段极为短暂,也容易被读者忽略。如果仔细阅读,会有不少令人惊讶的地方,使读者对樵夫的身份产生疑问。

悟空在苦苦寻道的过程中遇到樵夫。樵夫自称是菩提祖师的邻居。菩提祖师乃是“全气全神万万慈”的大觉金仙,是西方拥有不生不灭、空寂真如,能与天同寿的庄严大法师,他的能力和道行不亚于佛陀。樵夫能和这样的神仙做邻居,一定是在神界,而非人世。

樵夫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樵夫出场,曾经唱过一首诗词,这首诗词出自《满庭芳》,而这个词牌名是宋朝的苏轼所立!更多内容,请关注高能觉醒公众号,而此时,唐僧还是如来佛祖的徒弟,八戒还是天界的天蓬元帅,沙僧还没有打破流沙灯!这是唐以前的故事,而樵夫却轻松哼出后代的歌词!莫非是穿越?

每一句代表一个生活态度,一首词下来,则代表对生活的态度,无欲无求,恬静无争,怡然自得,这是高人一等的人生境界!

美猴王出世以来,出现的第一个神秘人便是给美猴王指引神仙所在地的樵夫。单从字面看吴承恩对他的描述,人们多会认为他是一个孝养母亲,不愿出家的红尘俗子。樵夫是神秘的,他是孝子。

原著道:“猴王道:你家既与神仙相邻,何不从他修行?学得个不老之方?却不是好?樵夫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再无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没奈何,早晚侍奉。

如今母老,一发不敢抛离。却又田园荒芜,衣食不足,只得砍两束柴薪,挑向市尘之间,货几文钱,籴几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饭,供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

这个樵夫的来历最为神秘,甚至轻而易举地能找到菩提老祖的洞府,这岂是一般的人!

一般人看到悟空的面相多半被吓得够呛,那是一副七高八低的孤拐脸,长长的獠牙长到了嘴外,就像属螃蟹的一样,肉在里面,骨在外面。很多人看到他的相貌吓得骨软筋麻,躲在门后床下不敢出来。樵夫看到猴子说人话一点也不害怕,他笑着跟悟空对谈。

高手往往低调,既然整部西游记都找不出他的来历,那么真相就只能有一个:他已经超出三界之外了,因为西游记的承载范围就只能是三界。

据他自述,他是因为要照顾老母亲才不找菩提祖师做师傅,但是,如果他拜菩提祖师为师傅的话,他母亲早长生不老了。实质上,老母亲只是一个托词!菩提祖师是特别爱收徒弟的,但是却不敢收他于门下,因为菩提祖师隐隐感觉到:这个人比自己还厉害,自己不可能为师。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孙悟空作为天生地长的灵物,第一眼看到他口声就不自学地称呼了声:老神仙!这是最原始的直觉。

悟空出生在花果山,来头已经不小了,但他寻仙访道还是历经了一番波折。他苦苦寻找的解脱之路,樵夫轻而易举地就告诉了他菩提祖师的洞府。倘若一介凡人,如何能够洞晓神仙所待的世界?更关键的是,他敢在灵台五寸山砍柴,菩提祖师却是一点意见也没有,足见他的实力。

此时的悟空还没有走上修行的路,而樵夫已经不需要修行,就已自在地做着神仙的邻居了。这样的樵夫又岂是等闲之辈?从歌词来看“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也隐约地透露出樵夫的境界。

表面看樵夫和凡夫俗子一样,做着砍柴买米,烧火煮饭孝养亲恩的伦常之事,但为人行事又极其谦和低调,礼义周全。樵夫虽已超脱荣辱,恬淡永生,也没有以神仙自居。

既然菩提祖师都是西游记中的巅峰人物了,那么,这个樵夫够资格排上西游记第一高手的宝座。因为,他可能根本就不是三界的人,只是从更高位下来历炼的。

并且,从他拿斧子这一点来看,很有可能是……盘古。

盘古,又称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关于高能觉醒

高能觉醒网为您提供最新的高能觉醒信息,让您快速了解高能觉醒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高能觉醒。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