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善而教
表彰贤德的人,是圣明的帝王所重视的;推举善人,使大家见贤思齐,是孔子所称道的。古代的圣王、开明的君主治理天下特别重视表彰贤德的人,推举善人,从而使大家都愿意为善。“举善而教”,举用善者,将品德好的人举用出来,让百姓看到能够效法。“举善而教”,教哪些人?《论语》中说,“举善而教不能”,教的是不善者,对于不善的人,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教导他,人们也会相观而善。一方面举用善人,一方面教导不善之人,人们也会劝勉为善。
所以对于不善之人,不能抛弃他。很多大学,学生出现问题,就将他开除。《礼记·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校教育要起到长善救失的作用,学生有过失就将其开除,当他走上社会,谁会来教导他呢?所以教,是教不够好的人,不能嫌弃他们、放弃他们,要耐心教导。“举善而教”,举用善人是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举善”,首先要知道善的标准是什么。很多人认为自己是好人,这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评定的。善的标准是《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和《十善业道经》,如果打开经典对照自己,就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满足善人的标准。这些经典就像一面镜子,能够把自己的善恶照得清清楚楚。“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如果把正直的人举荐出来,放置在邪曲不正的人之上,就能够使邪曲不正的人也变得正直。在舜拥有天下之时,从众人之中选取了皋陶为士,掌管司法,因为皋陶公正无私,所以不仁之人都远离了恶行。在汤拥有天下之时,从众人之中选拔伊尹为相,他做宰相后,不仁之人也远离了恶行。这说明,举善人为官有很好的教育效果,能够起到教不能的作用。第二就是举善人为师,把有德有能的、能够言传身教的人举荐出来作为国师。因为他们能够教导百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道理,能够起到长善救失的作用。《尸子》中做了一个比喻,道出举善人为师的重要性:假设一户人家着火了,有人过来把房屋的火扑灭,他一定会对救火的人感恩戴德。但是上了年纪的人、有经验的人很早就提醒他,要把墙的缝隙涂好,把烟囱做好,这样终身没有失火之患,但是他却把这些提醒当做耳旁风,觉得对方很唠叨,很烦,没有把它们放在心上,不知道感恩戴德。同样的道理,假设有人被关进监狱,他的亲戚走后门、托关系,想方设法地将他救出来,使他免于牢狱之灾,他们全家人会对于这个使他免于牢狱之灾的人感恩戴德,因为他出来可以孝敬父母、教育儿女、照顾妻子。然而对于教导人们仁义慈悌的道理,使人们终身都不会被关进监狱的那个人,人们却不懂得感恩戴德。这个故事说明,现在人伦关系紊乱、社会风气败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对那些能够言传身教、教导人仁义慈悌道理的人予以尊重。还有举善人为范,即举善人作为模范、榜样,把普通百姓中做得好的人举荐出来作为道德模范,给以特别地尊重和奖励。使人们看到,有道德的人会受到鼓励,而不是有钱人会受到尊重,就能够起到教化的作用。古时候都有“命民”、“命妇”,一个人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重长辈,而且谦恭有礼、好让,有德行,皇帝就下诏书将这个人封为“命民”。当他得到“命民”的称号,可以坐着两匹马并排拉着,并且装饰得很好的车子出行,人们看到这个场景,就知道他是受皇帝诏封的“命民”,就知道他有德行,会对他表示尊敬。其他的人即使再富有,如果没有“命民”的封号,也不可以乘坐这样的车子出行。如此就会使人们尊重德行,而非尊重金钱,使有德的人受到社会大众的尊敬,而不是使有钱的人受到尊敬。“举善而教”,是教谁呢?孔子说“教不能”,对不能之人要教导、要有耐心,而不是舍弃。《格言联璧》中说:“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没有不可教化的人,只是担心自己的诚心没有达到,如果自己的心达到至诚,就会感通。
舜王的后母、弟弟三番五次要置舜于死地,他都没有怀恨在心,没有想要打击报复,仍是一心反省自己的孝道没有做好,最后感化了他的后母,感化了他的兄弟,也感化了天下的百姓。这个故事,让人们深刻反省,自己的身边没有像大舜的后母那样三番五次地置自己于死地的人,但是自己对他们仍然不能感化,原因很简单,就是“德未修,感未至”,自己的德行修养不够,所以没有能够至诚感通。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一定要相信圣贤教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既然在人之初,都有本性本善的明德,通过教育也能够恢复明德,关键是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