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的感恩的民族!来聊聊中国古代的祠堂文化
俗话说,中国人最懂的饮水思源,咱们的历史传统就是不忘本。这个本,指的是我们的祖辈,我们的先人。
怎么才能算作不忘本呢?世界各国都有祭祀亲人的情况,比如墨西哥的亡灵节、日本的盂兰盆节。但是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里,祭祀宗族祖先都只是在每年的一个节日里做的事情。我们中国传统的祠堂祭祀却不是这样。
一、祠堂的作用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平时各房后辈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务时,经常也便利用这些祠堂作为活动之场所。可以说,有祠堂的家族,那大多都是人丁兴旺,从数代以前就绵延血脉,子子孙孙被祠堂联系在一起,共同感恩先祖,因此才能够得到祖辈的庇护,团结一致,齐心向上,共同对敌。
我们一般把一个宗族的家庙,叫作祠堂。祠堂,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大多建立在风水宝地,背后必须靠山,更是有引来福源,福泽后生的意图。
二、祠堂的历史
祠堂的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后来,中华文化古代的大哲学家、思想家朱熹写了《家礼》,从此才正式设立了祠堂制度,接下来,人们就把自己家族祭祀的祖庙叫做祠堂。到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 — 1566年),老百姓都可以立祠,当时的儒家文化让人们知道祠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的古诗文有很多关于祠堂的记载,比如“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水源同流万派”,这些诗句凝聚着老祖宗的智慧:有祠堂的家族,对祖辈知恩图报,教养后人就有了依据,后人既享受祖先庇护的福气,也在宗祠族长的帮扶下争气。
三、祠堂独一无二的“感恩”文化
古人说:百善孝为先。供养族祠,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孝顺,属于大孝。这种孝顺的在社会上也是收到尊重和欢迎的,这种人常常素质更高,因为祠堂文化传承我们老祖宗的文化,中华文化处处是精华,在耳濡目染之下祠堂的族亲也会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
懂得孝顺的人也懂得感恩,知恩图报,在社会上,有这种可贵品质的人在困难面前能更容易去克服。以前有个报道,说外国人听说中国的孝道之后特别羡慕,直称“恨不得当中国人”。我们孝道的传承,就是从祖宗祭祀的传统中一辈一辈传下来的。
四、祠堂文化的价值
祠堂文化在现代的情况怎么样呢?南方,如福建、广东、安徽、浙江、江西、广西、湖南等,较为重视传统的地区,有较多的祠堂,但是在北方,没有听说过祠堂的人比比皆是,不由得让人痛惜。我们国家如今也在鼓励推广祠堂文化,对于南方各地的祠堂都进行了保护。
由于祠堂大多历史悠久,又涉及到许多著名人物,祠堂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对社会来讲就是有很多一辈辈传下来的文物,而祠堂本身保存的古代建筑也属于文物的一种,这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流传好几千年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现代在再高超的高科技技术也无法还原,你说,国家能不重视吗?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祠堂传承的精神。现在的社会想要立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宗族祠堂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做到的是学会感恩。感恩的人,活的都不会差,一个人如果从传统文化里学到了感恩两字,他的一辈子都会受益匪浅。
中华的祠堂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人一辈子都参不透尊族祭祖里的传统文化。我们中国人最不能忘本,祖祀绵长,才有子孙无忧。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
——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发现更多精彩家族历史
总编:上官福楚
轮值编辑:官秀岩
资料采辑:上官辉
发布:官正琼
审核:熊剑文
有部分文章,我们一时没找到原创读者,或者您申请了原创,但我们推送过程中并没得到提醒,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删除;转发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此图文仅出于分享之目的。如有侵权或违规及对您造成不利影响,同样敬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