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修行,要趁早
NEW BOOK
2019
发了菩提心以后,我们的所作所为,都必须为众生着想。
真正的菩提心生起以后,不需要提醒,我们一定会主动、积极、自然而然地利益众生。但如果是勉强发的菩提心,可能在自己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有所冲突的时候,我们还是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去应对。
还有一个毛病,是从不责怪自己,喜欢责怪别人,总是推卸责任。一旦发现同门师兄有一点点自私自利的行为,就四处张扬别人的错误,从不揭露自己的短处。
我们都是走在菩提道上的同伴,都有自己的不足,虽然精神上愿意接受众生的痛苦,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就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的修行力度还不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不能对别人求全责备,对自己宽容开放。
当然,这并不是说,从发菩提心的第一天开始,就一定要把菩提心落实到所有的生活、工作等实际行动当中,这有一定的难度。但至少要往这个方向努力。譬如,放生做功德的时候,除了想到自己和家人,同时也要想到天下所有的众生,这样回向也有一定的功德。经过精神上的长期训练,就能逐步落实到生活当中。如果坚持不懈地努力,所有人都有机会在今生成为菩萨。
学习密法以后,要把自己的身口意与佛的身语意坛城融为一体而修行。
密法认为,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世界本来不是这样的,只是因为我们的阿赖耶识上面有着罄竹难书的罪业或业障,所以深度地污染了我们的视觉、听觉等五种感官,才让我们看不到世界的真实面貌,而只能看到一种幻觉。
世界的真正面貌,在显宗《维摩诘经》的《佛国品》中讲得很清楚。其实,显宗讲到八地菩萨境界的时候,已经与密宗的见解完全一致了。只是普通显宗认为,是在修到八地的时候,世界才变成了清净的世界,而不是本来清净的。
但《维摩诘经》这样的显宗经典,却与普通显宗的观点有所区别,认为并不是通过修行把世界转化为清净,而是它本来就是清净的,只是因为众生的业力而不能看见。当业障清净以后,就能看到世界的真相,所以,八地以上叫作清净地。
这个观点,就与密宗无二无别了。在达到甚深高妙的境界以后,佛的八万四千法门已经融为一体,无二无别。我们不要以为显密是水火不容的,持此观点的人,一定是既不了解密法,也不了解显宗。
密法不需要等到八地以后,只要灌了顶,修完前行以后,就会让我们去修生起次第,也即把世界观想为像极乐世界一样清净的世界,把自己观想为像阿弥陀佛或金刚萨埵一样的佛。
念本尊咒语或观想咒轮的目的,也是把我们的语言转换为佛的清净语言。实际上我们就是佛,现在让我们观想佛不但与实情不矛盾,而且更符合本来面目,所以能快速摧毁不清净的执著,现见本来真相。当我们证悟空性的时候会发现,贪嗔痴疑慢五种根本烦恼的本质,是佛的五种智慧。修生起次第的目的,是让我们快速成就八地菩萨的智慧,快速拥有八地菩萨的见解。
现实生活是无明的幻觉,在无明的幻觉中,我们当然不是佛,而是众生。通过学佛突破了幻觉以后的境界,就是究竟的真实面目,这叫作胜义谛。在这个境界中,我们不是众生而是佛。
在我们心里,佛永远都是伟大圣洁的,众生永远都是龌蹉肮脏的。西方极乐世界永远都是清净庄严的,娑婆世界永远都是乌七八糟的。密法的五肉五甘露等等,是印度最肮脏的东西。为什么学密的人要去接受呢?就是为了以强制性的方式,让我们放下清净与不清净的执著。用现代的语言来讲,这叫作魔鬼式的训练。
但像我们这种刚刚灌了顶,连密法基本常识都一窍不通的人,就不但不能接受五肉五甘露,而且应严格禁止,我们只需知道它们的本质是清净的就可以了。就像素食者只需将苍蝇腿般大小的肉放在自己嘴里,以表示接受会供里的肉一样,这只是一种接受一切都是佛的坛城,一切都是清净的表态,但不需要真正接受,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接受的能力。
作为修行人,即使是在可以接受五肉五甘露以后,平时还是要坚持吃素,这是密法最赞叹的行为。我们不要以为密法行者可以随意吃肉、喝酒,现在有些人就是借这些由头故意攻击密法,这可以理解。就像很多小乘行人攻击大乘佛教,认为唯有小乘佛教才是佛法,没有超越小乘的佛法,小乘之外也没有佛法,这都是因为见解层次不一样,一旦发现号称比它高级的佛法横空出世,就会群起而攻之,这种心态是屡见不鲜的。同样,密法受到某些显宗行人的攻击,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因为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故意找茬,吹毛求疵地找出某些密法修行人的错误来大肆攻击密法。如果发心不良,不但自己会堕地狱,而且还会让更多的人产生邪见,从而让他们深堕地狱。
密法的要求非常客观,但有很多人不理解密法里的五肉、五甘露、双修等等,还有一些人把密法的双身佛像与世俗生活中的色情混在一起,这是更大的误解。
在初步开悟一段时间以后,心里一产生烦恼,立即可以化解。那时可以初步发现,众生的烦恼实际上是佛的智慧。正因为“众生本来是佛”的说法非常给力,再加上密宗的修法也很大胆猛厉,所以密法成就的速度比较迅捷。
当年玛尔巴大师调伏米拉日巴的方式看起来与修行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对米拉日巴来说,却是最有用的方法。六祖惠能大师目不识丁,五祖弘忍也没有教他太多的佛法,机缘成熟的时候,一句《金刚经》,就让他恍然大悟。
如果今生能够证悟,就解决了生生世世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不断努力,就能彻底断除贪嗔痴,从而解脱成佛。
我们不要以为藏传佛教都是密宗,藏传佛教并不等同于密宗,它包罗万象、横跨显密。藏传佛教的经典大部分是显宗,我们过去学习的论典,也大部分属于显宗。
依照显宗的见解,成佛真的是遥不可及,至少需要三个无数大劫。但密法却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成佛不需要这么麻烦。真正的上等根机,可以即身成佛;中等根机,中阴身成佛;即使中阴身没有成佛,则在十六世之内,也可以实现成佛的目标。只要清除了最关键的愚昧,成佛指日可待。
青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如果把年轻时的大好光阴都用来赚钱与玩耍,企图等到老了以后再修行,简直是大错特错。
试想,心力不足、体力不支的老年人往往连生活自理都成问题,又如何能担当起闻思修行、度化众生的重任?所以,趁着年轻的时候,首先要依止一位好上师,然后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闻思修,这才是佛教徒的本分。当然,如果是到处参学的云游僧,那另当别论。如果不是为了参学,只是为了朝山、拜佛,还是收敛节制一点为妙。
现在学佛的人越来越年轻化,这是好现象。早点学佛,具有正知正见,懂得遵循因果规律,就可以避免造很多罪业。若能努力用功,虔诚精进,有可能很快证悟。
依止上师之前,一定要观察。藏传佛教有不计其数的卓越上师,尤其很多年纪比较大的老上师,虽然表面看似普通人,没有什么名气与财产,但其内心的境界,却高深莫测。
判定上师的好坏,不是以外表、名气来判断,更不是以财产和社会地位来判断,而是要看对方是否具备出离心、菩提心与证悟空性的智慧。最低的限度,是要有标准的世俗菩提心。在没有确定之前,不要随便依止,以免遗患无穷。
To Be Continue
青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如果把年轻时的大好光阴都用来赚钱与玩耍,企图等到老了以后再修行,简直是大错特错。
|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