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只是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愿意面对屏幕上的东西,那你就要删除这个硬盘上的文件,因为这个屏幕上的东西是来自于它,你必须要明白,要把它删除,然后呢,佛菩萨告诉我们以后..
在“六度”里头,非常的强调布施,第一个度就是布施,你布施多了,这个缘自来就会愈好愈多。所以我们佛教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就是不论是金钱、物质、佛法,乃至精神上都..
净宗九祖蕅益大师(公元1599~1655年),明代僧,名智旭,号西有,别号八不道人。蕅益大师七岁即茹素,十二岁读儒书,以传千古圣学为己任,誓灭佛老二教。开荤酒,作《辟佛..
请法功德莫能赞!佛母寺正月二十四上堂大斋法讯在新春即将结束之际,喜逢七日药师宝忏报答父母恩德,为新的一年修积功德,也为子孙后代培植福田,造福人类与社会,人人都能..
念佛首先要有信心、有愿心、还要有三种心。这三种心就是深心、至诚心、回向发愿心,这个深心就不是浅的心,是你深深的心。由心的深处发出心,那至诚心呢?至心坚定,至心就..
什么是“心”已经困扰我们几千万年。譬如我们讲八识,整个八识包括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第六意识、前五识。本体心同现象的能所、这个所起的心,两样的;可是一个名词..
佛教四圣谛的内容苦谛的内容无常变坏的依正二报,使众生造业受苦。世间法就是无常的,不断在变化,中国的《易经》称它为「生生不已」,在佛法则是「生灭不已」。因为在生的..
经咒之法力是无形的,持诵久之,可以清除本身罪孽。若为他人持诵,久之亦可消除他人之罪孽,使他人获福。经咒之力,可以化解一切横祸凶灾,亦能消除疾厄痛苦,更能转化坎坷..
舍利子是什么?舍利是梵语?arīra的音译,是印度人死后身体的总称。在佛教中,僧人死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均称为舍利;在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则称为舍利子或..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心地非常恶劣,不择手段地到处造业,但是没有得到恶报。有的人心地善良,竭尽全力地行善积德,但是没有得到好报。于是很多人都怀疑因果。很多人认为因果..
佛塔原来是指为了安置佛陀舍利等物,而以砖等构造的建筑物,但是到了后代,多于“支提”混同,而泛指于佛陀生处、成道处、转法轮处、般涅槃处、过去佛陀经行处、有关佛陀本身谭..
福报,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福报基本释义【1】福利果报。如六趣...
佛堂很多人喜欢供大悲水,怎么做才能有感应,效果好呢?这个其实不存在至诚不至诚的问题,只要虔诚地把水供在佛前,求佛力加持就可以了。净土宗呢,念佛,念阿弥陀佛,求阿...
一、佛经告诉我们,学佛可以做到【一切所愿任意满足】一般来说,学佛必有所求,从大的方面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从小的或世间角度来说,总有一些愿望想达成,无论是健..
不要有争论心,不要用佛见来支持自己的争论一、争论容易引起傲慢心,以及互相嗤笑或轻蔑对方小品般若波罗蜜经----[魔事品]须菩提!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时,傲慢自大,菩萨当..
佛教的宗旨虽在解脱生死,出家虽是解脱生死的最佳途径,但是,出了家的如不实修或修不得法,未必能够解脱生死,不出家的,如能修持,也未必不能解脱生死。小乘佛教是以解脱..
《大悲心陀罗尼经》:诵持大悲神咒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我所说呪即是虚妄。不得名为大悲心陀罗尼。唯除不善除不至诚。有人认为只是诵大悲咒才要做到“唯除不..
人有两条命,一条是生命,一条是慧命。凡是人都有生命,但是慧命却是很难得的。如何能寻找到慧命?那就要放下世俗,只有放下了对世俗的执着才可以活得洒脱自在。出家人可以..
“阿弥陀佛”称为万德洪名,具足无量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清净、无量庄严、无量智慧,乃至无量的无量。名号含摄一切法,虚空法界无有一法不包括其中,它超胜了无量无边..
皈依三宝之后,就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任何人发心学佛都可以皈依。如果不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当然也能学佛,但皈依后,在心态、生活、习惯各方面,都有善知识乃至诸佛菩萨..
大方便佛报恩经问曰。若不受三归得五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八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十戒不。若不白四羯磨得具戒不。答曰。一切不得。若受五戒。先受三归。三归既竟乃得五戒。皈依..
有人问,我们为什么在感谢别人、劝解别人,或在一件事情很圆满的时候要说“阿弥陀佛”?佛经里有哪些爱语呢?在寺院里,“阿弥陀佛”就是非常好的爱语。比如你第一次来寺院..
现在我用最简单的语言给大家讲一下往生的保证。我们希求的就是临终生到极乐世界,怎么来达到往生呢?需要信愿行三种资粮。这三种资粮够了,我们去净土的路就会走得非常顺利..
修一个是不是专?修多个是不是杂?这是一个问题,而且是很多佛子经常在思考的问题。一天有24小时,如果你“专修某一项”,比如要花30分钟,另外的其它时间你在干什么呢?也..
注:八字算命历史悠久,好者颇多,笔者也是其中之一。自考入大学,受一知名教授的影响,10年的时间里迷恋于此,逢书必购,逢事必占,花去了大量的精力。也恰是10年前的一天..
在别解脱戒中,我们主要讲居士五戒。什么叫别解脱戒?“别”是分别,“解脱”是脱离六道轮回而获得永久的解脱。谁受持别解脱戒,谁就能从六道轮回中得到解脱。比如说有两个..
随喜所有护持正法的功德,但我们首先要保证不要去谤法,但实际有没有谤法自己不一定知道,等业报现前恐怕悔之晚矣!以下几个方面,有些我们应尽量避免:1、人云亦云2、一知..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劝人学佛的时候,该怎么学,不该怎么学,光口头上很难说的清楚,故有此文。小编匆忙整理,必有疏漏,望请诸位师兄斧正。尤其是有不如法的地方,必定迅..
很多同修学佛少不了找个师傅,或者是受戒、皈依时的授戒师。我们怎样对待师傅,同学佛很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现在形形色色的人很多,比如有人讲学佛只能相信自己的师傅,只能..
所以我們拜佛的時候,必須要恭恭敬敬,不可以東看看、西看看、前望望、後望望,不可以這樣。你這樣,那就是沒有誠心,沒有專一。你拜佛就一心拜佛,持咒就一心持咒。好像我..
所谓修行,不只是诵经,拜佛,念佛,放生,打坐等等才是修行。修行更重要是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比如有些居士,诵华严经时倒背如流,又有些居士拜万佛忏却面不..
情的意义,在于念情。一个节日存在的意义,更多是让我们知道珍惜所拥有的,感恩所得到的,知足看待所没有的。情人节对于大家来说,是要更好的善待自己的家人,为自己所付出..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是人今世恶业成就,或因贪欲瞋恚愚痴,是业必应地狱受报。是人直以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现世轻受,不堕地狱。云何是业能得现报?忏悔发露所有诸恶,既悔之..
最初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寿命也长(活八万四千岁)身量也高(八百四十丈高)福报也大,地面上都是七宝,没有高低不平,饮食衣服卧具等都是自然而至,一点力不用费。后来因..
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胜鬘夫人地位尊贵,但面貌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只园精舍的时候,她来..
一切行为都要看发心动机。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佛在经中讲过,如果一棵树的树根是毒,长出来的树枝和树叶也是毒;如果树根是药,长出来的树枝和树叶也是药。同理,若是...
有人问:上师能不能给点智慧?我无法给你智慧。但你可以像照镜子一样,用佛法对照自己,发现了自己的毛病,这叫觉悟;用佛法改变心态,心态改变了,看人看事就不一样了,这叫..
随着“人间佛教”的风起云涌,现在举世的佛教徒增加了。平时经常听到有人统计说台湾的佛教徒有多少,世界的佛教徒有多少,但是总说虽然都是佛教徒,其中却有“信佛”、“求..
首先我们必须赞叹抄经的功德,抄经是修行的基本,一定要会抄经、念经、背经、印经典,抄经是修禅定、消业最好的方式。在中国里面有一个典故,有一个女人,生前很喜欢吃螃蟹..
贵要怎么修?要修忍辱、谦虚、破娇慢,不凸显自己的优点,各位,很重要。你很会唱歌,然后你一直想要凸显你很会唱歌的优点,然后让人为你鼓掌,下辈子你就很可怜,在菜市场...
我们在生活修行中会遇到种种障缘和阻挠,十件事中不如意事常有八九。达摩祖师说:“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
《杂宝藏经》以善光公主为例:浅释“旺夫、旺妻,克夫、克妻”之因果缘起。波斯匿王有一个公主,名叫善光。她长得不但端正,而且聪明伶俐,所以皇宫里每一个人都非常敬爱她..
佛法无比,妙不可言!你想发财、你想升官、你想长寿,能不能做到?能!“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谁给你的?自己,不是佛菩萨。佛菩萨把佛法教给你,你自己依这个方法去做,就能..
世界上许多宗教都认为:人死后必然会先受审判。例如:民间的道教,相信人死后要受十殿阎罗的审判;天主教和基督教也说人死后,万民匍匐在上帝座前,像一群羊般静候上帝的审...
释星云(1927年8月19日-),俗名李国深,法号悟彻,其信徒常称之为星云大师。江苏扬州(江都)人,十二岁于南京栖霞寺礼志开上人出家。为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45年入栖霞...
佛当年在世没有采取素食,托钵,斋主给什么就吃什么,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为什么?便利于斋主供养。如果一定要做素食,替斋主招来麻烦,这是佛“恒顺众生”。佛法到中国,...
《华严经》说:人一出生,就有两个神相随,一名同生,一名同名,一个记善,一个记恶。佛经说,受过五戒的人,能认真守好一条戒,便有5位护戒善神守护;能守好五戒,便有25...
说老实话,修净土的人多,会念这句佛号的人不多,为什么?他没有把他的妄想分别执着念掉,他没有把他自私自利念掉,他没有把名闻利养念掉,他没有把贪瞋痴慢念掉,就不会念...
“如说修行”,你所听的,所理解的,要把它落实在生活上,这叫修行,修正我们身语意的过失。这个学问叫实学,真正实在的学问,学了之后能做到。念念是菩萨,你就出生菩萨;...
有人说了,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因中有果,果中有因,但是你做恶了,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所以在《四十二章经》里说了,“恶还本身”啊。这里头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