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进法师:学佛与工作的关系


昨晚与好友在聊天时,好友告诉有位先生为了学佛,竟然放弃现有的工作。听后,我为这位为了学佛而放弃工作的人感到十分高兴之余,不免再反思一下,这位先生仍然没有能正确处理好学佛与工作的关系,将两者脱节,实在有不妥当之处。

对于在家居士来讲,工作占去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了解自己在公司、单位里如何待人处事,起心动念对于学佛非常重要,从工作的表现中就可看出自己的修行功夫如何,贪嗔痴去掉多少,财色名食睡五欲是否减少?

工作就是修福,工作就是修行,工作正是历事练心的好机会!什么是工作呢?狭义上就是职业,如上班上学;广义上,凡是必须要做的事情,都可看作工作,如家庭主妇的工作是做家务,照顾好家人,退休后也有要做的事情,也是工作。学佛必须工作,为什么呢?

首先,如我们觉得工作障碍了学佛和修行,而想放弃工作是错误的!放弃工作而专门在家修行,烦恼也未必少,而且可能根本承受不住那种寂寞,修行反成了懒散的逃避。如果现在有烦恼,换个地方也同样会有烦恼。莲池大师说过:“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神处处同。”就是说,冬天寒冷时,希望夏天赶快来,到了夏天,我们受着炎热的苦,又希望是冬天,就这样反反复复的苦恼着,如果真正消灭了心中的妄想,身在任何环境都是清静安详的。我以前也常常想不工作该多好?我会专心修行,很精进的,其实我错了,我是以修行为借口而逃避现实!心不安,要先安心,挑环境的毛病又有什么用呢?环境不可能因我而改变。工作当中,碰到逆境时,最能检验我们的修行。大乘佛法要自利利他,积极入世助人,不能纵容我们享受舒适安乐而助长自己的懒惰心和懈怠心!

其次,工作就是修福,消业障。我们都是业障深重的凡夫,不工作就失去了修福的好机会,如果把烦杂的工作转变为修福消业障的实际行动,念念想着利益别人,就会越作越快活,越作越轻松。也可把日常工作当作修苦行、做义工。广钦老和尚尤其重视修苦行,他说:“我们修苦行是在藉各种事境,磨练我们不起无名烦恼,洗除习气,锻炼做人做事的各种能耐,并不是要做什么‘劳力士’,才叫修苦行。”所以,要把所有大工作,小工作都当作修苦行而努力去做,不用分别好坏,不能争名夺利。修苦行,可以帮助我们消业障,开智慧!尤其现代人的工作压力都很大,如何战胜压力而不为压力所累,就需要智慧了,压力其实就是烦恼,我们要把烦恼要彻底放下,完全放下,放下后怎么办?还要再提起来,自自然然的,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决定不放在心上,更不能把工作的烦恼带回家里,向家人发脾气,甚至做梦都会梦到单位里的事,这都是修得不好的表现。我们真放下了,对工作态度从容,工作自然能做好。

学佛与工作并不矛盾,初学佛的人很容易把二者对立起来,学佛的人更要掌握好过生活、服务众生的本领,做好本职工作,以便更好地应事利人!

工作中还有几点要注意:

第一,要去掉计较心和得失心。

现在的时代,是斗争坚固的时代,公司内部、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与客户都是在对利益的争执,什么事都要分个你我对错,大家都很小心,怕承担责任,好事揽到自己身上,坏事推给别人,做任何事都要回报,否则就算吃亏!多处是自赞毁他,到处是诱惑和陷阱。我说的一点也不夸张,这正是我们很多人的工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熏习八小时之后,满脑子都是妄想分别,非常痛苦!那么如何对治计较心呢?方法就是布施,不想自己得失,只问是否利益他人就行了!要常常吃亏,刚开始不容易做到,因从小我们就习惯了自私自利,马上改过来不容易,但只要我们坚持每天做一点,做错了发觉并忏悔,久而久之,我们就能恢复本有的清静心。

第二,不被名闻利养所骗,不贪好名声。工作中,不要希求别人的认同,不要希望别人赞赏自己、尊重自己,这些都属于贪名。贪名的人听不得不好听的话,别人说自己不对,就认为是别人总在找自己的麻烦,总是看自己不顺眼,对别人的评价耿耿于怀!其实,能说我们过失的人,都是我们的善知识,说我们好、恭维我们的人反而要警惕、远离!真修行人,不见世间过,就算别人侮辱我们,冤枉我们,也要忍辱,不挂碍在心上,当看到别人过失时,马上提醒自己错了,提起正念,看别人的优点好处,反观自己的过失。把看别人过失的习惯改过来,改为看别人的优点,经常赞叹鼓励别人,你会发现同事关系融洽了,人人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无论在多忙碌的工作当中,都不忘学佛。一切待人处事,工作应酬都是围绕着学佛这个中心展开,将工作和学佛完全融合起来,把佛教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去,工作是“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真正把工作做好了,学佛也就学好了,即学佛先做人,真正达到现在所提倡的“人间佛教”的思想。

善谦书于3月16日

分享此文章《积功德》,带更多师兄每天学习:

分享方法:点击此文右下角“分享”按钮;

下载敬佛APP:手机应用商店下载“敬佛”;

求助微信:jingfojingfo

关注敬佛公众号:jingfo2016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初识佛法

初识佛法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初识佛法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初识佛法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初识佛法。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