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要钱干什么”?少林寺遇上了打劫的


“和尚要钱干什么?”就是强盗逻辑(图片来源:资料图)

自古以来,佛弟子以“道心之中有衣食,衣食之中无道心”为立身之本,寺院以“道”为自养之基。而今,寺院立起了票房,僧人卖起了门票,亘古未有的怪象搅得佛门内外一片不安。

寺院门票本是权力和欲望绑架宗教打造的产物,本非佛教所愿。但如果寺院在长期的困缚中甘于卷入漩涡,或者半推半就、暗生依赖,那么把柄落入他人之手也在所难免。更何况有不少寺院早已实现独立自养,若还放不下区区一张门票,恐迟早会被人拿捏在手里。

陷入门票纠纷多年的少林寺便以屡遭诽谤、质疑和指责的代价现身说法——在门票经济面前,佛教界千万不可心存侥幸。

寺院遇上打劫的,强盗小人需“刑治”

近日,少林寺将拖欠门票分成款的嵩山景区管委会告上法庭。管委会的一位官员颇有牢骚:“少林寺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少林寺都是出家人,能花多少钱?”

“和尚要钱干什么?”少林寺显然是遇上了打劫的。此言的荒谬如同抢走了马云的积蓄后狡辩:“马云赚那么多钱干什么?马云充其量只是个凡人,能花多少钱?”潜台词是:因为花不完钱,抢夺瓜分就成了天经地义。

强词夺理当然不会得到理性大众的认可。寺院财物的多少,与他人并不相关,更不该成为掠夺的理由。更何况在门票收入之外,寺院财物多来源于合理合法的十方供养,《宗教事务条例》明文规定“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按照宗教习惯接受公民的捐献”。哪怕少林寺的法师们真花不了这么多钱,其他人也无权巧取豪夺。

管不住自己,却要管别人——这是一种根植于民间的小人心态,更是“打土豪,分田地”的强盗心理:一旦发现你有钱,就要把你的钱占为己有,一切瓜分掠夺都是合理的。少林寺天天被这样一圈“强盗”包围,自家之门一旦有所松动,就会被强行圈入,落于被动而难以翻身。强盗心情好,把抢走的财物分你一些,心情不好,一句“和尚要钱干什么”就把寺院打发了。或许只有在最初就坚持抵挡这重枷锁,少林寺才有可能免于纠葛,保全自身。

这是一个盛行旁观与幸灾乐祸的社会,不仅冷漠,而且失去道德和责任感。对贪财者而言,从来就没有你我财物之分,“你的就是我的,你的我一定要抢来”是他们一以贯之的强盗逻辑。

为什么强盗逻辑、流氓意识泛滥?因为雅文化、俗文化已经脱节。强盗意识是晚期的舶来品,而中华传统的文化从不教人舍君子成小人。但现代教育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打压、流失,俗文化大行其道,雅文化无法提升。在此情况下,少林寺怀着金子般的心,希望通过适应现代社会的各种方式弘法利生。可偏偏秀才遇到兵,强盗围上门,任何高雅的诉求都无法得到低俗者的理解。比如,少林寺在公益慈善上投放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这根本阻止不了掠夺者的嚣张,甚至公益的投入越多,觊觎抢夺的人也越多。这是当代佛教高尚文化推崇与周边低俗文化裹挟之间的矛盾,也是雅俗文化脱节后,雅文化不得不孤芳自赏之因。

古人言“觉照君子,刑治小人”。少林寺行君子之道,若无“刑治小人”,掠夺就会源源不断,汹涌而来。从这场官司的表面意义来看,最佳的处理是法律的有效介入。这将使少林寺和管委会之间的权益界限清晰明了,给“僧人要钱干什么”的无赖口吻和流氓意识以沉重打击,使其掠夺的习性得到收敛,以“刑治小人”让少林寺所推行的雅文化不再受到各种恶势力的蚕食。

壮士断腕本色立身,以道自养千古无争

官员的强词夺理同时也提醒法师们:佛教界正面临着怎样恶劣的社会环境,寺院应该以何种姿态去应对。换句话说,少林寺之所以遇到胡搅蛮缠者,原因还在于彼此的往来涉及了商业利益。一旦有利益把柄在他人之手,寺院难免会受人制约,否则根本就不会遇此纠纷。

门票存在一天,祸害就存在一天。以买卖获取利养,这是给强梁之人以可乘之机。鲸吞佛教财物当然错在他人,但弘法重心偏离佛教本位,触发了众生的盗心妄念,寺院也难逃其咎。因此,从法律和道义上说,管委会首先应该偿还欠款。未来更重要的是,少林寺应把佛法和道业提到议事的核心,这才是免于争议的千秋之计。

过去高僧大德处理类似问题,一定简单果敢,在短期内以超凡的大勇和手眼快刀斩乱麻,为的是不令留下长远祸患。弘一法师出家前为人师表,面对偷盗的学生,肃然以自杀的决绝相对待,令学生震惊而惭愧,惭愧而顿醒,从此痛改前非。若无壮士断腕的决断智慧,门票问题将如乱藤缠木,令少林寺被缠缚于“商业梁山”而永无终结。

壮士断腕,果断放弃门票是第一步,及时调整对外形象应紧随其后。问题是:僧团到底以何种形象立足,才能受到尊重?

少林寺以长期惨痛的教训换来经验:即便用心去做公益慈善,可一旦家大业大,显露在外,就自然招人算计。强盗逻辑里从无通情达理,只要家大,就认为其内在必定富裕,必定定要一抢而后快。因此,少林寺不适合再度展示“大家庭”的形象。如果展现的是本分的修行架构,就只能是清苦的乞士形象,而非施主形象,是比丘形象,而非慈善家形象。福利社会的事业固然美好,但向外铺陈的同时必须向内设防,以防高调的言行激发他人的盗心。以道为尊,才是千古明智的大道,是最为安全、最可长久之道。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斜。虽遇到叫嚣“和尚要钱干什么”,虽是收钱的遇上打劫的,但如果少林寺能回归到最为传统的修行本位上,以道自养,他人便无机可乘,贪财者再来掠夺少林财物,恐怕再无今日之“方便”。

正本清源,本立而道生。唯有本色立身,少林寺的历史文化传承才能得到真正保障,少林寺十方常住物的利益才能得到妥善护持,少林寺所代表的佛教声誉才能逐渐回归清正。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关于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新闻资讯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新闻资讯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新闻资讯。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