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翻经有许多经是会集的,古人的会集叫“合经”
经《勤修坚持品》曰“随顺我教,当孝于佛”,“无得为妄,增减经法”,于此同旨。
跟这个地方的经文,念老的注解,宗旨完全相同。我们学佛就看能不能坚持,随顺佛陀教诲。“当孝于佛”,“孝”,世出世间一切善法的大根大本。儒家讲孝,以父母做代表;佛家讲孝,以阿弥陀佛为代表,孝于佛。经教给我们,我们要认真努力把它做到。
“净业三福”,最高的指导原则;不仅仅是净宗,无论是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统统都要遵守。我们“净宗学会”在美国成立的时候,我只选了五段,简单明了,必须要修的。第一科就是“净业三福”。
第一幅,真正的福报。第一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对老师的教训要遵守,跟父母一样;“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只要是学佛,就必须要遵守,它是所有戒律的大根大本。什么是“福”?这四句就是福。有没有人做到?别人做到、做不到与我不相干,最重要的,我自己要反省我有没有做到。
前面第一个“孝道”,第二个也是“孝道”,对老师。古时候师徒如父子,老师的儿女跟自己的关系跟亲兄弟一样,没有两样,换句话说,一生当中都要互相照顾。所以老师教认真,为什么?他自己的儿女不争气,他有好学生,将来他的儿女老了他的学生会照顾他,他放心。知道感恩,知道报恩。现在没有了,我们要努力提倡。怎么提倡法?从自己做起,要做出榜样来给大家看,这个不能不重要。
“修十善业。”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想到这十句?“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有没有想到?远离这三个恶,身清净。口业是最容易造的,所以有四条。不妄语:绝对不欺骗人;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恶口是说话难听;绮语是花言巧语,骗人。“口”要离这四种过失。后面是“意”,起心动念不贪、不嗔、不痴,这叫三善根。一切善法都是从不贪、不嗔、不痴出生的。
第一大福,福报,佛教给我们。我们没有得第一大福,那是自己不肯做;自己真肯做就真得到。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在年轻的时候,生活非常清苦也没福报,遇到章嘉大师,章嘉大师教我修布施。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在家人求,出家人也需要,为什么?弘法利生离不开这三样,只是用途不一样。出家人用在弘法利生,在家他用在享受,生活享受。
第二福。第一福是对一般人,世间的。第二福是出家,出家要具足什么条件?三个条件,第一个“受持三皈”;第二个“具足众戒”;第三个“不犯威仪”。这三句都是属于戒律,佛法“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学习的目标是开智慧。智慧从哪里开?从持戒下手,持戒就是“放下”。
你看前面“十善业”,“十善业道”是戒律的根本,特别提出来“身口意”三业。三业里头最后又特别提出来意业的“贪嗔痴”,“贪”要放下,“嗔”要放下,“愚痴”要放下。怎样放下“贪嗔痴”?持戒,决定坚持、绝不违犯,佛教导我们的不能违犯。
“威仪。”“威仪”是规矩、礼貌,无论是什么地方,要讲礼、要守礼。现在由于交通便捷、资讯发达,我们的活动空间延伸了。过去老死不相往来,到最近这个世纪,交通还不是很方便,现在方便。换句话说,我们生活的空间大了,对于每个国家地区族群,他们的风俗习惯都要了解、都要尊重、都要遵守,往来愈密切,将来才能团结在一起,共同创造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净业三福”最后一条是大乘,“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后面这条四句,“发菩提心”重要!“菩提”是梵语,翻成中文是觉悟。人最可怕的是无知,“菩提”反面就是愚痴,愚痴会做出很多错事,对社会影响很大,对你的家庭、社会都会造成很多很严重的破坏。
“菩提心”佛经里面讲得很多,但是不好懂,通常我们看到的是“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是“菩提心”的体,“菩提心”从哪里发的?从“直心”。“直心”是真心,不是妄心;妄心里头没有“菩提”,我们起心动念不是“菩提”。“真心”,真心好!什么是“真心”?离开妄心就是“真心”,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就是“菩提心”。
底下一句“深心因果。”这个“因果”是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因果,不是普通的,普通的因果相信的人很多。大家都知道这是对菩萨说的,菩萨希望成佛,那你要深信因果。什么是因?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个很多菩萨不相信,所以很多人不相信,你就别怪他。菩萨都不信,人怎么会相信?!
要是能深心因果的人,这个人很了不起,这个人就像佛经上说的过去无量劫中他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这一生得人身遇到佛法又得诸佛如来的加持,他才肯相信。
我们今天如果对于念佛往生半信半疑,自己就知道过去生中未曾供养那么多诸佛,没有那么大的福报,所以才半信半疑;那“真心”就太可贵了!“真”心是什么?你这一生成佛的机缘就到了。
这里头还有一句,“无得为妄,增减经法。”这在末法里头这个现象出来了,现在很多,为什么?把佛经改了,随着他自己意思改了,也印出来出版,对佛法没有相当深基础的人就会被骗了。这种宣传小册子由于现在印刷术太发达,成本太低,流通的这些东西我们打开一看,里面有真的、有假的,在经书里面抄来的经文偈颂是真的,后面他自己写的是假的。你看看,“增减经法”,添枝添叶,他增的。减的什么?他把它删掉的。这个都是大错特错,这个造的罪业重,将来的果报在无间地狱,地藏菩萨在慈悲也救不了他。
历代翻经有有许多经是会集的,古人的会集叫“合经”
所以过去,我们在“增减经法”里面,你去看会集本,王龙舒的会集本有没有?有,少,不多!只有几句;魏默深的本子也有。夏莲老这个本子里头就找不到了。他这个本子里头,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五种原译本的原文,把它重新组合,变成会集本,一字一句不敢改动,这真正做到了。所以夏老会集本值得人尊敬在此地,确实是负责任,为会集本做一个标准的本子,为《无量寿经》标准本子。所以这本子出来之后,魏默深的本子,王龙舒的本子,学习的人就很少了。非常可惜这个本子印光法师没看到,如果印祖看到给我们作证,我们对这个本子就没有疑惑,也不敢毁谤。
印祖虽然没见到,非常难得,在现在的社会,二0一三年之前,南阳海贤老和尚给我作证,他这个作证也是过去没有的例子,也很时髦,拿着一本书——《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这套书就尊重会集本,为会集本辨别。
宏琳法师他的这篇文章很长,在这里面,你读了他这个,你才懂得会集本有,从翻经那一天就是会集本。《四十二章经》是摩腾竺法兰到中国翻的第一部经。佛有没有说《四十二章经》?没有。这里头四十二段都是他从佛经里头选出来的,选了四十二段,每一段确实都是佛说的,这就是会集。为什么?佛法初到中国来介绍给中国人,要用简单明了,一说他就懂,听的人才欢喜。历代翻经有,有许多经是会集,会集古人叫“合经”。两种合在一起、三种合在一起、四种合在一起叫“合经”,不叫“会集”,叫“合经”,就是我们现在的会集本。
所以这底下一句也是佛经上常提醒我们的。
【解】盖“离经一字,便同魔说”。世之行人,唯当以圣言量为依止也。
这个话大家要记住,你们听我讲经,我讲的跟经文讲的要是有不妥当地方,以经为主,不能以我说的为主,这个大家要知道。
别人敢说我不敢说,我学经教跟李老师,我不敢学(讲经),为什么?自己没有这程度、没有这个能力。老师说,经没人讲,怎么办?鼓励我们发心。我们怎么讲法?讲注解,照古人的注解讲,这是最好的。古人都是有修有证,靠得住。今人指定哪几个?老师指的,印光大师的可以听,没有问题;谛闲老和尚的没问题,这个举出,好像举出六个,六个还是七个人,有圆瑛法师、有谛闲法师这几个老法师。谛闲法师的学生真正有成就的也有一二个,不是每个人都可靠。
所以让我们做学生学经教,古人东西看不懂,看现在的,老师为我们介绍;不是老师介绍的可以看看,要很用心的去斟酌可不可以引用,千万不要让听众产生误会,这个重要!就是此地念老说的“要以圣言量为依止”,“圣言量”是经典。经是佛说的,可以;不是佛说的不能依靠。
现在世界动乱灾难很多,伪造的经典多,全世界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美国也有、欧洲也有、非洲也有,我们都要非常小心谨慎。
早课念《无量寿经》第六品;晚课念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
最可靠的、最简单的那要真有信心;最大福报的人就一句阿弥陀佛、一部《无量寿经》,一句阿弥陀佛保证你往生极乐世界,你相不相信?
《无量寿经》太长了,我没有时间读,我们编了一个课诵本,早课念《无量寿经》第六品,是四十八愿;晚上念《无量寿经》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这个六品经就够了,这个好!三十二品从这品读起,到三十三是不是“劝谕策进”。从第三十二,我记得一共是六品,到三十七品,这六品经里面偏重在戒律,因果,非常重要,我们把它当做戒律来看,多半是我们末法时期,这些学人所产生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