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寺_合肥_安徽
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公元626——649年)以前已建有开福寺,距今有1400年左右,相传慧满法师在此大演《法华经》,为百姓祈雨救生,超度渊济龙神,留下弘法利生、世代称颂之佳话。抗战中古开福寺被日军飞机炸毁。
大蜀山“山形单椒,秀泽不连,岭以自高”,与东西三十里外的浮槎、鸡鸣两山相睥睨,独居其中,历来都是合肥的一个重要景点。宋代诗人郭祥正在《郡城眺望》中写下了:“蜀山回出千螺秀,淝水长萦一带回”诗句。
明代诗人龚志益在《游大蜀山》中赞叹道:“十年前此问岩阿,醉卧南窗共放歌”。清朝末年“蜀山雪霁”被评为庐阳八景第一景,今人的“蜀山春晓”亦列为合肥十景前茅。
如今的大蜀山不光春晓迷人,而且四季咸宜,唯独不见了当年的开福寺、吴王宫和传说中的渊济龙王庙。在这政通人和、国运昌盛、经济繁荣、市建兴旺的新时代,已是耄耋之年的安徽省佛协会长、明教寺方丈妙安大和尚立下宏图大愿,决心在自己有生之年亲率两序大众重建开福寺,要把开福寺建成江淮第一流的丛林寺院,人间净土,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重建开福寺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和社会大众的关注与支持。合肥市政府在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无偿划拨了约154亩土地作为重建用地,开福寺工程也已在合肥市计委批准立项。已竣工的开福禅寺,不仅要满足十方丛林之布局要求,而且要建成一个园林式寺院,园中有寺,寺中有园,处处亭、廊、小桥流水、飞瀑流泉、曲径通幽。
开福寺主体建筑有山门、山门殿、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报恩塔、祖师殿、伽蓝殿、罗汉堂、念佛堂、斋堂、观音殿、地藏殿、华藏殿、法堂、库房、方丈室、上客堂、佛学院、僧寮、退居寮、云水楼以及各类寮房等,总建筑面积约3万2千平方米,可容纳常住僧人百人以上,满足各界信众礼佛、朝拜、听经闻法需求,也可供广大香客、游人参拜观光。
新开福寺整体规划设计为明清故宫皇家园林风格为主的仿古建筑群,属典型的汉传佛教丛林寺院布局,前后共五进,依山就势,规模宏大,做到园中有寺,寺中有园,是南、北派完美结合的古建群落。主体建筑之间以长廊相连,便于上殿出堂,不受风雨之苦,寺院两侧是生活和教学区;东侧为园林区,累土叠石、石阶步道,息心小亭,供香客游人赏玩。寺院整体布局内的每个独立院落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全寺可容纳常住僧众百人以上,满足举办各类大型法会及各界信众朝拜礼佛、听经闻法以及进行文化交流的需求,也是广大市民旅游观光的首先景区。
重建的开福寺以宏大的建筑规模、精美的佛像雕塑、精堪的佛教壁画及建筑彩绘、浓厚的宗教氛围、闲雅的园林艺术、完备的教学设施,成为皖中首刹,是安徽省佛教寺院形像代表和弘法中心,是领导大众熏修的十方道场。
大唐盛世慧满祖师以法华经化世济俗,开福寺经堂今朝再闻圆顿妙音,法华经缘起天台大教,开福寺文教中心今朝又讲教观纲宗,“学在天台,行依戒律,修归净土”,已成为开福寺四众弟子修学的宗旨。
春月斋天大法会、中秋传灯法会、每年三次传授八关斋戒、三次居士培训班、出家僧众的教育与讲经交流会、冬季精进念佛七、腊八节施粥、般若书屋周未佛缘沙龙、读书会、书画院的翰墨丹青、旅游团体的佛寺导游讲解、文化团体多元文化主题的交流……,都市红尘里的开福寺,具有多重功能,承担着更多的时代使命与责任,宴坐水月道场,大做梦中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