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寺_舟山_浙江
普济禅寺又叫前寺,坐落在梅岑山东麓灵鹫峰下,是供奉观音的主刹。全寺建筑总面积22795平方米,占地37019平方米。寺内有大圆通殿、天王殿、藏经楼等,殿、堂、楼、轩共计357间。大圆通殿是全寺主殿,人称“活大殿”,供奉着高8.8米的毗卢观音。
普济禅寺是宋神宗元丰三年,即公元1080年,在原“不肯去观音院”基础上改建,朝廷赐名“宝陀观音寺”。明、清两朝,普济禅寺经过三次兴废,至康熙三十八年即公元1699年,朝廷赐金重建,并赐额“普济群灵”。从此,该寺始叫“普济禅寺”,一直沿用至今。经雍正九年即公元1731年扩建,寺院规模宏大,遂成现在的普济寺。寺前有石牌坊、御碑亭、海印池、湖心亭等。
石牌坊,是一座四柱三门的牌坊,高近20米,柱上横楣雕刻的云纹与石葫芦非常精致。傍边有一石碑,上面写着“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到此下马”。据说,这是皇帝立下的圣旨,过去官吏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对观音大士的崇敬。显现佛国的庄严氛围。
走过石牌坊就是御碑亭,上盖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它位于普济寺正山门前,建于雍正9年,即公元1731年。内竖汉白玉玉碑,高3米,宽1.5米,碑顶刻蟠龙,这是普陀山现存碑石中制作规格最高,石质最好的一块。此碑刻于雍正12年,即公元1734年,碑文详载当年本山兴修情况。书法精妙,石刻完美,可谓“双绝”。
前面便是莲花池。普陀山十二景之一“莲池夜月”。该池古时称“海印池”,建于明朝,原来是僧众放生处,后因种植莲花又得名“莲花池”。
莲花池中,有亭榭卓立,构建精巧,八角上翘名“八角亭”,又名“湖心亭”。
往前就是普济禅寺的山门。山门有三门并立,中为正山门,较高大,东为东山门,西为西山门。三门即“三解脱门”,意为“空解脱,无相解脱,无愿解脱。”三门分别叫“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又因为寺院多建于山林之中,也称“山门”。它是佛界和俗界的分界线。
进入普济禅寺。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圆通宝殿、法堂;东轴线上为伽蓝殿、罗汉殿;西轴线上为罗汉殿,其间还有普门、文殊、普贤、地藏四个配殿。堪称“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整个布局具有清朝宫殿式的风格。如此这般排列有序,左右对称的院落群,可使信徒有秩序地、有层次地观赏全部寺院,以达到信仰的高潮。
天王殿,正面可以看到殿中塑着一尊大腹便便、开口常笑、身穿金色袈裟的弥勒像。有楹联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殿两侧,分别有四尊气宇昂然、形体魁梧、神态威武的四大天王。后面是形象高大,威武严肃的韦驮菩萨,为护法神。
大圆通宝殿,即观音菩萨正殿。观世音菩萨,悲智双圆。从悲,观世音;从智,观自在。圆通无比,智慧无障。是故,观音又叫圆通。
圆通宝殿人称“天下圆通殿之祖”,以“活大殿”著称于世,百人共入不觉宽,千人齐登不觉挤。大殿高21米,宽47米,进深29米,建筑面积1961平方米。圆通宝殿的外观,是单层重檐歇山顶的木结构建筑,顶盖黄色琉璃瓦,上檐为七踩斗拱,下檐为五踩斗拱,飞檐翘角,装饰庄严典雅。整个大殿历时二年才完工,具有典型的清初建筑风格,而且结合了海岛地形和抗风需要,在建筑上有新的发展。
殿前“圆通宝殿”匾额,这是宋宁宗嘉定七年,即公元1214年皇帝所赐。从此,普陀山就被指定为世专供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殿中主佛毗卢观音。她头戴毗卢天冠,天冠上有阿弥陀佛像,慈眉善目,脸呈微笑,在莲花座上结跏蚨坐,右手擎一枝平开莲花,左手以横臂挡胸,拇指尖顶在食指尖上,中空成圆形,其余三指而微微分开,结大悲施无畏印。这种形象,就是“圣观音”,又称“正观音”。善财童子和童女恻立两旁。
殿两侧是观音32化身,展示了观音在“十方世界”以不同身份出现的各种形象,包括神佛天王、文官武将、僧俗男女和龙、蛇、大鹏鸟等动物和拟人塑像,以显示普度众生的“法力广大”。这些像是1980年重塑的,是出自中国美院雕塑系的师生和72岁高龄的民间老艺人,詹振辉等之手,造型优美,雕刻精细,姿态庄严逼真,表情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再往上,是法堂,也叫讲堂,是演法皈戒集会的地方,建筑规格仅次于主殿,内供三如来佛。以释迦居中,东、西方教主各居左右,共供一殿,为“横三世佛”,表示佛教中以东方为日出之处,象征朝气升腾,万物生长,即为生之乐园;而西方则为日落之地,象征万物归宿,以西方谢世后之净土。整个氛围肃穆端庄,呈示吉祥、顺缘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