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感应道交的重点在哪里呢
比方说你念阿弥陀佛圣号,你创造一个音声:念从心起,声从口出,然后再把自己的声音听回去,音从耳入,这就叫做感应道交。它是创造音声:自念、自听。你把它创造一个音声再听回来,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感应道交的重点在哪里呢?你要相信你所创造的音声,就是阿弥陀佛全部的功德!
只要修他力法门的人,你的信仰必须要够,谁适合去修净土?只有一种人适合:信心具足的人才有办法修!你有一点疑惑就没了,一念方动乌云遮,一旦起疑根,阿弥陀佛的功德就全部消失掉了。
所以在大乘法里面,一旦讲到不思议境,包括真如的法界观─正念真如,相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相信妄想的心,全体即是真如,这个东西是一种仰信。大乘法门有很多基础,像方等、般若等等,但是大乘只要入最顶端的圆顿止观:本尊相应止观,你的信仰的心要够,这个勉强不来,你没有这种信心就没办法。
你说,唉,你说我勉强,没办法勉强,这个是宿世的栽培,有些人本身善根很强,他对真如佛性一听就深信不疑,一下子就契入,但是你契不进去,那契不进去你就找其他法门修了,只好这样。
本尊相应法也是这样,净土宗,但当忆想,令心眼见。就是说当你心中出现光明时,你要深信你心中的光明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所有功德。凭什么说我心中的光明就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呢?凭什么呢?凭的是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阿弥陀佛有无量的自在力,你不管现他什么相状,他就是有办法进去。但是你的心态、你对阿弥陀佛皈依的心很重要,你一旦起疑心,阿弥陀佛的功德就消失了,这个地方很重要!但当忆想,令心眼见。
当我们具足了广大的信心,然后契入到弥陀的光明以后,有什么好处呢?见此事者,见到佛的光明也好、相好也好,你见一尊佛就等同见十方诸佛,因为佛佛道同、佛陀的功德互含互摄,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这个就不是华开见佛悟无生了,我们一般说是来生,这个地方是讲今生,如果你真的有修行功力的话,那今生就见佛了。
见佛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往下看: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我们刚开始是以佛的相状,观他的相好,或者简单的观他的光明相来契入。但是你从相状进入以后,最后的结果是你跟佛陀的大慈悲心相应,因为佛陀的身心世界是互含互摄。佛陀不像我们凡夫,你看凡夫,你外表长得庄严,内心不一定庄严,不一定!
凡夫的身、心是两回事,在《唯识学》上说:名言种子管思想这一块,业种子管身相这一块。所以我们的种子,有的人重视思想,他思想好但是他的善业不足,所以他身相比较丑陋;有些人是一天到晚修福报,但是他也不修内心的思想,业种子好,名言种子不好,也是有。
所以凡夫的身心世界是独立的,佛陀不是,佛陀身心世界是一体的。所以当我们从佛身契入以后,最后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