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需要拜师和实修吗


佛陀,已经破除了所有一切烦恼,包括任何细小的习气也不复存在,烦恼障及所知障全部消除。烦恼障,从贪嗔痴忌妒傲慢疑心病邪见等思想中来,根源就是我执无明,带给人们无尽的痛苦。

所知障,经常有人搞错,有人说他是博士,懂得多,所知障很重,他学佛很多年了,所知障很重。这些都是错误的认知,这些充其量是知识慢而已,因由知识多了产生了一些傲慢。所知障是很细微的,比如一杯茶喝完了,可是杯子里还是能闻到一点点茶的味道,这就叫做所知障。

不要认为听懂了,就觉得自己能够做到了,这完全是两码事。我的一位朋友是四川工业学院的教授,他跟我讲,早期没有实习生的概念,他们在大学里教学生们怎么运用机械,大学四年教得非常好,毕业送到工厂后没有一个学生懂怎么去操作。这其实很正常,纸上谈兵怎么可能出实践经验呢?

恰恰是很多有学问的人,认为《金刚经》、《地藏经》等佛经一看就能懂。《大圆满前行》,多看几次,文字表面的意思都能懂。文字表面是什么概念?那不是真实的感受,就像我现在告诉你巧克力很好吃,咖啡很好喝一样,你听起来也就只是一个概念,跟你真实去喝咖啡吃巧克力是两码事。由概念到真实,必须自己亲口尝了才知道它的味道。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学佛可以完全通过自己看书学会,听磁带听会,不要以为学佛可以自学自修成材,这离真正的修行,还差得很远。有很多人觉得佛在心中,不需要拜师,也不需要实修,不要搞那么多形式,自己学就行了。就算是佛陀的十大弟子,所有的罗汉们,也要跟随佛陀学习几十年的时间,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要想无师自通非常困难。

早在佛陀成就之前已经是菩萨的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在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都追随佛陀,在他身边继续学习佛法。形式真的不重要吗?那吃饭前为什么要洗菜炒菜淘米蒸饭?直接抓把米拿把菜放到嘴里不就行了?有了必要的形式,才能带来你所需要的结果。

拥有所谓世俗上的知识和拥有智慧有很大差距,有了一定的知识,依然会有烦恼与痛苦,离解脱还很远。所以我们必须依赖具德上师,通过上师的引领和指导,才不会走偏,才能逐渐明白闻思修的真谛,真正走在通往解脱的路上。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关于基础

基础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基础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基础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基础。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