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为何还要常行供养
【原文】
问曰:华者事也,理在何焉?信之与毁,交报在何?
对曰:华即理也,色即空也。信之报者,《悲华经》云,昔有王子,名无所畏。手持莲华,上宝藏佛。佛言:汝以莲华,印于虚空,今与汝号名虚空印。当来成佛,世界名莲华。佛号莲华尊,汝是也。
国土及佛,皆约昔日所献莲华而为号者,欲令明识行因感果之义也。何乃沮檀度之献华,而欲别遵之无相哉?毁之报者,《大方广总持经》说,昔有一比丘,名净命,住于正见,持华供养。又一比丘,名法行,住于邪见。坐得四禅,常说空宗般若最胜。
谤净命法师云:净命所受诸华,不持供养,而自受用。坐此一言,于六万世常无舌根,乃至成佛,犹居五浊。彼何人耶?即释迦是也。
佛言:少闻之人,于我法中,作二说者,命终之后,随于地狱,多百千劫。若以恶眼,视发菩提心人,得无眼报;以恶口谤发菩提心人,得无舌报。若唯修一般若波罗蜜得菩萨者,往昔迦尸迦王行菩萨行,时舍所爱身,头目髓脑。
尔时此王,岂无智慧哉?则知六波罗蜜,应具足修。执一非余,是为魔业。安得弃献华之檀波罗蜜,而以恶取空僭易于般若真无相哉?无舌之报,自贻伊咎。如来所以自引昔非,欲令众生不覆车于前辙耳。一华若此,一切土木形像,竹帛诸经,剃发僧尼,住持三宝,戒定慧学,无论福田及非福田,悉可敬之,一切皆入真实三业供法界海中。有何不可,而欲略之哉?《法华偈》云:
若人于塔庙,宝像及画像。
以华香幡盖,敬心而供养。
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念佛三昧宝王论白话浅译》
【译文】
问:所谓香华供养,这只是事相,其理何在呢?对此事相的供养,信受与毁弃,彼此之间的果报又是如何?
答:香华供养虽是事相,也即是理,因为色即是空啊。信受的果报,如《悲华经》上说,昔有王子名无所畏,手持莲华奉上宝藏佛。佛对王子说:你把莲华举起来印于虚空,我今给你取号名虚空印。将来你成佛时,世界名莲华。佛号莲华尊,就是你啊。
这位无所畏王子将来成佛时的国土以及佛名,都是依照昔日所献莲华而为号的。其实这也正是为了使人们明白,懂得行如是因必感如是果的意义。怎么可以既阻止人们行布施度的献华,而又要让人另外遵循无相呢?
毁弃的果报,如《大方广总持经》中说,昔有一比丘名净命,住于正见,持华供养于佛。又一比丘名法行,心存邪见。由静坐得入四禅,常说空宗般若最胜。这位法行比丘对人毁谤净命法师,指责净命法师所受诸华,不持供养而自受用。法行比丘就因为这一句话,于六万世常无舌根。乃至成佛,犹居五浊恶世。往昔这位法行比丘是谁呢?即是我释迦本人也。佛又告诫说:少闻之人,于我法中作二说者(谓以空理为第一,以实事为第二。重空理轻实事,是为二说),命终之后,堕于地狱,多过百千劫。若以恶眼视发菩提心人,得无眼报。以恶口谤发菩提心人,得无舌报。
如果唯独修一般若波罗蜜就可以得证菩萨,那么往昔迦尸迦王行菩萨行时,舍自己所爱身以及头目髓脑,难道能说这位迦尸迦王是个没有智慧的人吗?由此可知,六度波罗蜜应具足修。执着一法而批评其他诸法,是为魔业。怎么可以舍弃献华之布施波罗蜜,而以恶取空来冒充般若真无相呢?无舌的果报,都是咎由自取。
释迦如来之所以自引往昔的过错,是希望众生不要重蹈覆辙啊。一华的果报尚且如此,那么一切土木所作的佛菩萨形像,竹帛所书的诸经,所有剃发的僧尼,凡住持三宝,戒定慧三学,无论福田僧及非福田僧,全都应该恭敬,一切皆入真实三业供养法界海中,这又有何不可,怎能随意略去呢?《法华经》偈云:
若人于塔庙,宝像及画像。
以花香幡盖,敬心而供养。
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