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因布施产生道德优越感,说明你的智慧还不足!


智慧的人布施有五种:“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时节施,五者如法求物施。”

第一个,至心施,什么叫至心施?就是没有其他的要求,一心要给人家。当施的时候他没有感觉到 “这个施物是我给你的”,而是你能接受使他感到快慰,感到 “你在帮助我”。不是说 “是我给你吃的,你因为我,你才得到吃的。” 至心施,他就没有这种妄想,他的想法是什么? “谢谢你能接受我的施物,谢谢你给我的机会。”是这样,所以叫至心施。

第二个,自手施。“自手” 就是要亲自用手送到对方手里,这才可以。佛在戒律上,菩萨戒有规定,规定是什么呢?就是国王要施食物给一个穷人的时候,必须下座,要亲手把食物递给被施者,这才是一个受了菩萨戒的国王。

这点我们都很少去做,往往有的就是,来乞食的了:“给他拿点东西吧!”都没有亲手送出去。这样的话,一个是我们的恭敬心不到位,另外不会体会到施者在布施时所产生的那种不可思议的功德

另外,我们的心也达不到真正施者的地步。像我们乞食的时候,经常遇到这么个情况,也可以说是我曾经遇到过的情况。那年乞食啊,他家里有人,正在做饭,跟他说明情况以后,他说:“我那筐里有馒头,你自己去取吧!”

确实他很忙。但是出家人不能自己去取,虽然他有话也不能自己去取。我看到这种情况以后,就没有吱声,在旁边稍站一会儿,叫他做出反应。如果他要再不停手里的活儿,不给亲手拿食物,我们就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他看我们并没有动弹,并没有上筐里去取什么东西,他就把手里的活儿停下来了,亲手把食物给我们放到钵里。他在布施的时候就生起了一种极大的恭敬。

他看出家人一个是有礼节,没有急躁,一个是等待他,是对他的尊重;再一个对食物没有那种贪恋。更主要的是,由于他亲手把食物送到僧人跟前的时候,他生起的那种欢喜是平时所没有的。所以自手施对我们来讲也是很重要的一关,能获得最大的吉祥。

第三个,信心施。施者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说抓紧机会,不要去考虑再三。有的人就是施的时候没有信心,给也可,不给也可,布施也行,不布施也行。他没有真正想把这个东西送给对方,没有看成一种机会,信心不足,所以很容易错过机会。

第四个反复施。比如有要饭的来了,我们给了食物。给他食物以后,他回去告诉其他要饭的,说那边有人布施,其他要饭的就又来了好几个。这时候我们有的就可能生起一种反感:“你看我给你了,你又招来这么多人!”因为我们的布施心只不过是一种应付,没有真正想布施,没有因为人多而生起欢喜,所以说信心不足,这种施也会失去得到最吉祥的机会。应该有信心,不管有多少人来求布施,我们都能够愉快地给他。一定要有信心,这个信心对我们来讲很重要。

有一年,大概是九五年吧,走到北京,北京十渡(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附近,有个村子,想不起来这个村子叫什么名了。那时候去乞食,发现这里的一个村子乞食特别好乞,到谁家都非常客气。一敲门,看到师父,他说:“哎呀,师父,你来有什么事吗?”说:“我乞点食物。”“好好好,你等着啊,你进来。”马上很热情地把食物给你装里面。我当时就想:“这遇到了一个好人,今天遇到一个好人很不容易,可能下一个就不见得是这样。” 没想到这个村子走到哪家,哪家都是如此,我都怀疑是不是这个村子都信佛啊?或者这个村子里有什么特殊的因缘?是不是走到了“西方极乐”?有那种感觉。

就是到谁家,谁家都是这么客气,特别是到最后一家乞食的时候——不能算最后一家吧,有那么一家乞食的时候,他把饭拿出来说:“这盆饭是我中午的饭,我给你一半。” 完了他这一半就给了我。后来我问了一句什么话?记不太清楚了,他误解了。可能是因为给的菜啊,我说:“是不是荤的?” 我记不清楚了。他误解了我其中一句话,他说:“你不够啊?不够我这些都给你吧!” 最后把这些全都布施了,在布施的时候,满脸的笑容,而且那种客气给人感觉就像僧人回到家一样,又好像见到了居士一样,都是诚心诚意地布施。

所以这个村子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到现在我也没忘。给我们一个感觉:他们是真心布施,而且这个村子的素质特别好。为什么对这个村子的印象特别深?因为它也在路旁边,离路不太远。在路旁的村子因为见识多,遇到要饭的人也比较多,假和尚也比较多,看到出家人来了,他有个提防之心,一般拒绝的比较多。像这样满脸笑容地去迎接求施者——出家人,很罕见。而且不仅一家这样,是家家如此。村子倒不大,但家家如此。没有一个说见着面不布施的,或是说一句难听话,都非常客气。甚至你走的时候他都要瞅着你走,送出门外。我说这个才是真正的布施者,我相信他们这种布施必获得大的福报,也就是获得更大的吉祥。

第五个,如法求物施。就是说我们在布施的时候也要如法去做,怎么样如法去做呢?就是说不如法的东西不要给。过去有那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你不要给别人,世间也是这样。你最喜欢的东西要给别人,但你不喜欢的东西就不要给别人。

另外呢,要如法,什么叫如法呢?就是我们能够布施的东西,一定要如法,符合佛法,符合道理。不能偷别人的东西来布施,损他人的利益来利于其他人,这都是不合适的。我们必须如法进行布施。特别是有的人说,你看那要饭的挺困难,我给他什么好吃的呢?他喜欢吃什么?他喜欢吃鸡,那我们明天买两只鸡杀了,给他送去吃了,这都是不如法的。要如法进行布施,所以说选择的物质都要如法,我们的功德就会非常殊胜

像那个王祥卧冰,他的虔诚心最后得到一条鱼,这条鱼如果给他父母吃,又造了杀业。虽然有布施心,但由于物质的不如法,他又造了杀业。换句话说,用前世父母来布施今生的父母,在佛教来讲是不被称赞的。所以说这个问题大家经常有问的,说父母如果要吃肉,我如果不给父母肉,是不是不孝?这个不是不孝。不给父母肉吃是一种孝,而且是一种真孝。你现在满足了父母的要求,他心里是高兴一点,但是你不知道他造下杀生的业力,将来果报成熟的时候,他会恨你的。

佛经里有那么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师父坐在船里,船到海里就怎么也不走了,整个就要翻。这时就听海里有人说话:“让那出家人出来。”那个和尚出来说:“你是谁啊?”他说:“我过去就是你的徒弟,我原先跟你出家修行,由于你错误地指导,令我堕落恶道,所以今生我必然要叫你偿还。如果你要不出来,这一船的人全要翻到大海里,都得死。如果你出来跳进海里,我就只向你一个人报仇,其他人就可以平安。”这和尚一听没办法,跳海里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农历二月十九,恭逢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若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或恭诵《妙法莲华经》一部,或单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是人福慧..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关于基础

基础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基础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基础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基础。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