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五戒中没提到烟,抽烟就没关系了吗?


许多人不知道烟的由来,认为佛陀五戒中没有烟戒,所以抽烟应该没什么关系。其实吸烟的危害不差于杀、盗、淫诸罪。

释迦牟尼佛转法轮时,有个诽谤佛法三宝、破戒的弟子,她心生忿恨,就发愿:将来一定要在人间留下恶种子,让众生无法修学佛法!由于她发的是毒愿,所以力量特别大。她魔心不歇,死后就成了魔,企图再次阻挠释迦牟尼佛转法轮度众生,她准备把魔与魔女所生的蛋带到人间佛法最兴盛的地方——印度。

当她快到印度的时候,因为释迦牟尼佛光普照,无法进去。五百年间正法兴盛,她一直没有机会。释迦牟尼佛涅槃五百年以后,她又想出来兴风作浪,但当她刚从地里出来时,就遇到西南方向莲花生的佛光,又无法进来。可她并未就此罢休,就把魔蛋捏碎,磨成粉后洒在虚空中,随风吹到了与印度毗邻的城市。第二年,那儿就长出一种非常奇异的草——这就是烟草。

后来一个五百多岁的婆罗门老人发现了烟草,她心想,自己活了五百多年,从未见过这样的异草,觉得很稀奇,所以就把草拔回,拿到印度一个城市里贩卖。这城市有个魔所化现的妓女,她一见到这种草,马上生起强烈的贪恋之心,花高价买下了。随后她把这种草点燃、熏吸,觉得浑身舒服,接着便开始引种烟草。

由于她的魔力,第二年就获得了丰收。此后便一传十、十传百地种植、吸食开来。那时还没有制成现在的香烟,只是研成细粉,用鼻子吸,或者搅着吃,也有人点燃熏身。藏族人抽烟是用鼻子吸,许多人便由此不得解脱。以上主要是根据莲花生大师专论“烟的由来”的开示而谈。

为什么吸了烟就无法解脱呢?因为烟专门熏染人的中脉。按密续所说:人死的时候,明点要从中脉的顶端出去才能解脱。抽烟会闭塞顶轮的脉结,临终时明点无法从顶门走。所以莲花生大师一再说:“吸烟者无法解脱,而且必堕恶道无疑。”再者,抽烟的人令诸佛菩萨皆不欢喜,一切护法也都远离他。现在末法时代的众生,不知道它的危害,对烟就是恋恋不舍。有人甚至说:“让我戒烟还不如戒饭。”为什么有烟瘾?它与毒瘾有点相似,我劝你们戒烟也是为你们好。抽烟有百害而无一利!究竟有什么好贪恋的呢?!

从现实角度来说:第一,对自己身体不好。现代医学也反复证明抽烟就是慢性自杀;特别是我们密乘行者,一旦抽烟,不管你有多精进,修行也不可能进步。刚刚这边气脉有一点点进步,烟一进去就都没了。

第二,伤害其他的众生。大家也知道抽二手烟的危害比抽一手烟还大。所以抽烟不仅伤害自己,还伤害其他的众生,特别是自己的家人;同时也是毫无意义的虚掷钱财。你看,抽烟连一点点好处都没有。今天上师刚给你加持,回头你马上又抽烟,就把上师所赐的加持都熏没了。

由于烟是魔的愿力所化,所以烟瘾的魔力很大,很难戒除。它会不断地找你、诱惑你。所以要想戒烟,非得下大决心不可。希望在座有抽烟的人要真正戒掉它,在上师诸佛面前,虔诚忏悔、发愿戒烟。就跟受戒一样,因为在上师诸佛面前受持烟戒,有功德,也有护持

莲花生大师预言:“一旦在任何一位善知识面前发誓,并真正把烟戒了,我会象你的影子一样护持你!”莲花生大士对烟的由来和吸烟的危害作了明确的开示。今天只是很概括地给大家讲讲,以后有因缘再翻译。总之,我希望我的弟子中没有烟民,不受烟魔的侵害。大家能做得到吗?

任何时间戒烟都不算迟,而且最好在出现严重健康损害之前戒烟。英国医生的队列研究表明:吸烟者如能在35岁以前戒烟,则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的危险性明显下降,几乎与不吸烟者相近。

我很高兴,说明大家对我还是有信心的。今天既然在上师和诸佛面前受了戒,就不能再抽了,否则,那等于欺骗诸佛上师,这是有很大罪过的。如果烟瘾再来的时候,要懂得对治,多想想烟的坏处、多祈请上师三宝、多念佛、念百字明咒。而且要远离那些吸烟的人,切不可再随着习气而转!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关于入门

入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入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入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入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